《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是由北京世園局發起拍攝、李成才執導創作的中國第一部植物類紀錄片。
該紀錄片共分植物天堂、茶樹、桑樹、水稻、大豆 、本草、竹子、水果、園林、花卉等十集,每集50分鐘。該片用震撼而溫暖的鏡頭語言,呈現了21科28種植物的生命旅程,並講述它們如何影響世界的故事。
2019年7月,歷時近三年拍攝的植物類紀錄片《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已製作完成,即將與公眾見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
- 外文名稱:The Journey of Chinese Plants
- 國家/地區:中國
- 類型:自然類紀錄片
- 導演:李成才 周葉
- 製作公司:北京木子合成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 播出頻道:中央電視台
- 線上播放平台:愛奇藝、咪咕視頻
- 每集長度:50分鐘
- 播出狀態:待播出
- 出品方: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事務協調局
劇情簡介,分集劇情,幕後製作,作品評價,
劇情簡介
中國已知的植物有三萬五千種,占世界植物的十分之一,這裡是植物的天堂、文明的搖籃。衣食住行、美的歷程,傳播萬里、綿延不絕。從雅魯藏布江峽谷的原始森林到中國茶樹最古老的源頭,再到非洲中部高原地區的青蒿素,該紀錄片用震撼而溫暖的鏡頭語言,呈現了21科28種植物的生命旅程,並講述它們如何影響世界的故事。
如果跨越時空在中國山川河流之間遨遊一次,
我們能看到什麼?
跟隨《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腳步,
她逆流時間而上到達35億年前的中國區域,看植物從海洋細胞開始爬上陸地,從匍匐在地到站立起來,進化出種子,綻放開花朵,打造一個鬱鬱蔥蔥的植物天堂;
她去到森林之中,看一棵茶苗經歷百年長成參天茶樹,看一棵竹子在地下攻城略地長出一片竹林,看林中野果被人摘下成為盤中之餐,看秘境野草被塗在傷口之上被人珍惜;
她去到廣闊平原間,看一株大豆被人發掘出她的種子,看一種雜草演化擴張到處處稻田,看遍地花朵被人捧起裝點成家;
她去到城市之中,看一片葉子被蠶咀嚼織出華麗篇章,看園林之中植物帶人重返自然;
她去到高山之巔,荒漠深處,沉入水底……
看到人類一直被植物環繞,
植物的身影無所不在。
中國以三萬多種植物的數量位居世界第三,《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選取其中21科28種植物,匯聚200多位主創三年製作,走遍國內27省和世界7個國家,描繪中國植物的模樣。
她們從中國而來,
到影響世界而去。
我們能看到什麼?
跟隨《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腳步,
她逆流時間而上到達35億年前的中國區域,看植物從海洋細胞開始爬上陸地,從匍匐在地到站立起來,進化出種子,綻放開花朵,打造一個鬱鬱蔥蔥的植物天堂;
她去到森林之中,看一棵茶苗經歷百年長成參天茶樹,看一棵竹子在地下攻城略地長出一片竹林,看林中野果被人摘下成為盤中之餐,看秘境野草被塗在傷口之上被人珍惜;
她去到廣闊平原間,看一株大豆被人發掘出她的種子,看一種雜草演化擴張到處處稻田,看遍地花朵被人捧起裝點成家;
她去到城市之中,看一片葉子被蠶咀嚼織出華麗篇章,看園林之中植物帶人重返自然;
她去到高山之巔,荒漠深處,沉入水底……
看到人類一直被植物環繞,
植物的身影無所不在。
中國以三萬多種植物的數量位居世界第三,《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選取其中21科28種植物,匯聚200多位主創三年製作,走遍國內27省和世界7個國家,描繪中國植物的模樣。
她們從中國而來,
到影響世界而去。
分集劇情
第1集 植物天堂
陽光、水分、土壤、溫度是植物生長不可或缺的條件,不同的地質和地貌決定著植物的分布。中國疆域遼闊,跨越22個經度和20個緯度,北以乾旱的蒙古戈壁沙漠為界,西面由終年積雪的大山與西藏高原隔離,南部臨近熱帶,年降水量從東南到西北逐漸遞減,全境分布著陡峭的山地、肥沃的谷底和衝擊平原,這些特殊的地理條件造就了植物的天堂,中國也成為全球最豐富的溫帶植物區。這些是自然的饋贈,也是自然的傳承。
本集呈現了中國植物分布的多樣性。在中國,複雜的地形和氣候條件,使得大多古老植被在這裡生存下來。在植物演化過程中,它們的遺留成為了整個植物史上珍稀而寶貴的存在,同時造就了地球上獨一無二的中國植物天堂,這裡也成為了植物獵人重點探索的區域。中國為什麼能被稱為植物天堂,它如何被世界發現?中國植物在世界範圍內如何完成遷徙,在異域的它們又有著怎樣的命運?
本集呈現了中國植物分布的多樣性。在中國,複雜的地形和氣候條件,使得大多古老植被在這裡生存下來。在植物演化過程中,它們的遺留成為了整個植物史上珍稀而寶貴的存在,同時造就了地球上獨一無二的中國植物天堂,這裡也成為了植物獵人重點探索的區域。中國為什麼能被稱為植物天堂,它如何被世界發現?中國植物在世界範圍內如何完成遷徙,在異域的它們又有著怎樣的命運?
第2集 水稻
“西南黑水之間,有都廣之野,爰有膏菽、膏稻、膏黍、膏稷,百穀自生,冬夏播琴”這是在《山海經》中的記載,也是中國文獻記載糧食作物中最早出現稻字的典籍。
本集追溯了水稻的起源與傳播路徑,展現了水稻植物在人類手中從野生到馴化的歷史進程。作為世界三大穀物之一,水稻至今養育著世界將近一半的人口。回望水稻的馴化與改良,我們能看到人類互通協作,精益求精的人文精神。稻田妝點了我們的壯美河山,稻米滿足了我們的轆轆飢腸,稻文明塑造了我們的精神世界,稻市場影響了我們的經濟形態……前後一萬年,人類的遷徙、融合、繁榮、發展,都凝結在這原本只是一株雜草的水稻上。
本集追溯了水稻的起源與傳播路徑,展現了水稻植物在人類手中從野生到馴化的歷史進程。作為世界三大穀物之一,水稻至今養育著世界將近一半的人口。回望水稻的馴化與改良,我們能看到人類互通協作,精益求精的人文精神。稻田妝點了我們的壯美河山,稻米滿足了我們的轆轆飢腸,稻文明塑造了我們的精神世界,稻市場影響了我們的經濟形態……前後一萬年,人類的遷徙、融合、繁榮、發展,都凝結在這原本只是一株雜草的水稻上。
第3集 茶樹
托馬斯.傑斐遜曾說:“對於任何一個國家而言,能夠被接納的最偉大的貢獻就是給它的文化帶來一種有用的植物”。
茶樹就是這樣的一種植物,它是中國繼火藥、造紙、印刷、指南針四大發明之後對人類的第五個貢獻。茶樹如今在五大洲均有分布,一方面依靠的是茶葉對人類的征服,另一方面也是茶樹自身頑強進化的努力。
人類將茶這種樹葉囊括進自己的飲食之後,這個植物葉片就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在人類歷史進程中,茶葉貿易給我們帶來了繁盛的經濟,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紛爭。在商業價值之外,茶葉貿易還給越來越大範圍內的人帶去了自己的文化價值。這一集的故事深入探討茶樹的起源與進化,茶葉征服中華民族背後的科學原理,茶樹從中國到世界的歷程與有關茶文明的發展。
茶樹就是這樣的一種植物,它是中國繼火藥、造紙、印刷、指南針四大發明之後對人類的第五個貢獻。茶樹如今在五大洲均有分布,一方面依靠的是茶葉對人類的征服,另一方面也是茶樹自身頑強進化的努力。
人類將茶這種樹葉囊括進自己的飲食之後,這個植物葉片就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在人類歷史進程中,茶葉貿易給我們帶來了繁盛的經濟,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紛爭。在商業價值之外,茶葉貿易還給越來越大範圍內的人帶去了自己的文化價值。這一集的故事深入探討茶樹的起源與進化,茶葉征服中華民族背後的科學原理,茶樹從中國到世界的歷程與有關茶文明的發展。
第4集 竹子
在中國歷史上,竹子和稻米堪稱地位最崇高的兩大植物。竹子對中國人的影響,甚至讓十九世紀維多利亞時代的評論家們都驚嘆不已:“竹子比礦物更珍貴,僅次於米和絲綢,是天朝最大的收入來源。”
一稈竹子,一片竹林,可以激發怎樣的聯想?它是人們飯桌上的菜餚,是尋常百姓的生活用具,是承載文字的竹簡竹紙,是文人筆下寄託情思的詩畫……一稈竹子,一片竹林,又有著怎樣的超乎想像?它歷經5000多萬年的風霜,漸變為今天的模樣;大約200萬年前,它成為大熊貓的主食;今天,它是綠色環保的新材料。自然的饋贈始終無私,人類的創造力又將賦予它怎樣的生命?竹子,曾造就“竹子文明的國度”,也蘊藏著影響世界的無限可能。
一稈竹子,一片竹林,可以激發怎樣的聯想?它是人們飯桌上的菜餚,是尋常百姓的生活用具,是承載文字的竹簡竹紙,是文人筆下寄託情思的詩畫……一稈竹子,一片竹林,又有著怎樣的超乎想像?它歷經5000多萬年的風霜,漸變為今天的模樣;大約200萬年前,它成為大熊貓的主食;今天,它是綠色環保的新材料。自然的饋贈始終無私,人類的創造力又將賦予它怎樣的生命?竹子,曾造就“竹子文明的國度”,也蘊藏著影響世界的無限可能。
第5集 桑樹
“絲路”是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綿長8000公里,也是一條橫跨亞歐大陸的貿易路線。而中國的絲綢產品則是提供絲路貿易的重要原動力,通過絲綢之路,中國的絲綢產品深入羅馬帝國的中心,羅馬人對待絲綢製品如同珠寶一般。
本集從中國出發,探討一種植物桑樹、一種昆蟲蠶、一個民族中華文明之間,因為一種特殊的成份蛋白質而產生的種種化學反應,而這種化學反應最後得到的絲綢又如何影響了整個世界。
本集從中國出發,探討一種植物桑樹、一種昆蟲蠶、一個民族中華文明之間,因為一種特殊的成份蛋白質而產生的種種化學反應,而這種化學反應最後得到的絲綢又如何影響了整個世界。
繼續看6-10集
選集
幕後製作
該部紀錄片參與創作人員達200多人,其中133位攝影師遍訪了國內27個省區市的93個地區以及英國、紐西蘭、印度、馬達加斯加等7個國家的30多個地區,使用4K超高清攝影機、大型航拍無人機等設備,採用延時攝影、定格動畫、顯微攝影等多種拍攝方式,為大家記錄和呈現出一副完整的中國植物版圖。
在雲南騰衝的高黎貢山,攝製組成員背負重達百斤的飛貓索道設備,趟過70多道溪流溝塹,在森林中爬行5個多小時,才能接近拍攝目標——大樹杜鵑。 在非洲馬達加斯加中部高原地區。攝製組冒著被瘧疾病情傳染的危險,記錄了青蒿素,這一中國植物與科學家一起給世界的禮物,如何延續人們的生命。為了記錄只有一粒米大小的稻花,攝製組將水稻搬進室內,嘗試在無風環境中拍攝稻花開放的過程。在室內拍到了抽穗,也就是稻穗從莖幹中生長出來的過程。
在影片製作過程中,230多位植物界專家深度參與了創作。同時,影片也受到了各界文化名人的支持:80多歲的中科院昆明植物所教授級畫家曾孝濂先生,為這一紀錄片創作了同名畫作《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該畫作歷時180天,呈現了37種中國植物。北京世園會形象大使董卿、北京世園會植物館榮譽館長王石都為影片錄製了配音宣傳片。
作品評價
這部紀錄片是北京世園會重要的展陳內容,通過對植物世界的探索,引導觀眾體會中華文明對自然的謙遜和感恩。當植物和自然的狀態被攝像機捕捉,被文字所記載,北京世園會也就成為一屆永不落幕的世園會。(北京世園局常務副局長周劍平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