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歷史詩歌

影像歷史詩歌

《影像歷史詩歌》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法] 喬治·迪迪-于貝爾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影像歷史詩歌
  • 作者:[法] 喬治·迪迪-于貝爾曼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20年8月
  • 頁數:168 頁
  • 定價:49 元
  • 裝幀:平裝
  • ISBN:9787208163348
  • 叢書:OCAT研究中心年度講座叢書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目錄 ,叢書信息,

內容簡介

對電影史經典名作的三重解讀
藝術史家破譯無聲黑白中隱藏的情感密碼
蘇聯導演愛森斯坦是蒙太奇理論的奠基人,黑白默片《戰艦波將金號》敷演了1905年“波將金”號軍艦起義的史實。俄國水兵在烏克蘭的港口敖德薩反抗軍官的虐待,得到了民眾支持,但隨後遭到沙皇軍隊屠殺。影片表現敖德薩港口階梯上民眾奔逃的段落被譽為影史經典,蒙太奇美學的代表作。其中高速剪輯、特寫等技術手段是影視藝術專業學生和文藝愛好者津津樂道的。
著名藝術史家、哲學家迪迪-于貝爾曼不止探討了技術手段,還結合愛森斯坦的成長經歷和知識背景,影片呈現方式的歷史社會淵源,聯繫相關其他藝術作品的影像,解說了“經典之所以經典”,黑白默片如何超越時空限制、表現強烈而深沉的情感,重新闡釋在當下或被理論界摒棄、或被商業簡單消費的“悲愴”和“感性”的意義。
“OCAT研究中心年度講座”是一個致力促進當代藝術史研究的開放性項目,2015年的年度講座的題目為“影像、歷史、詩歌:關於愛森斯坦的三場視覺藝術講座”。迪迪-于貝爾曼圍繞著名導演愛森斯坦的電影《戰艦波將金號》展開,講解影像的視覺結構如何創造出連貫的歷史圖景,又如何通過詩歌式的建構表現出來。
首講從影片的紀實和抒情雙重特質切入,追溯愛森斯坦的理論源頭;第二講關注影片的主要形式技巧,“蒙太奇”與特寫;第三講分析愛森斯坦電影的詩性結構及其營造出的史詩“氛圍”。
講座詳細分析電影中的哀悼場景,以及由這種悲愴的塑造而為影片帶來的心理意義上超乎尋常的強度,重新闡釋在當下或被理論界摒棄、或被商業簡單消費的“悲愴”和“感性”的意義,引導出對影像和時間之間多重關係的思考。

作者簡介

喬治•迪迪-于貝爾曼,藝術史家、哲學家。1953 年生於法國聖艾蒂安,1981 年博士畢業於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並從1990年起於高等研究院任教。他的研究領域涵括文藝復興至當代藝術中的多重圖像理論,撰寫了超過50本關於圖像理論的書籍,關注歷史、記憶、敘事與圖像的關係。代表著作包括《歇斯底里症的發明》(1982)、《直面圖像》(1990)、《弗拉•安傑利科:非像與喻體》(1990)、《遺存的圖像》(2002)、《歷史之眼》系列(2009—2016) 等。迪迪-于貝爾曼在世界各地策劃了多個重要展覽,包括在法國蓬皮杜中心策劃的“印記”(1997)、在法國弗雷努瓦國家當代藝術工作室策劃的“場所傳奇”(2001)、在西班牙馬德里索菲亞皇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策劃的“阿特拉斯: 如何肩負世界?”(2010)。2015年獲阿多諾獎,2017年當選英國社會科學院院士。2015年于貝爾曼以“影像•歷史•詩歌”為題展開三場講座,同年於北京OCAT研究中心策劃展覽“記憶的灼痛”,開啟了OCAT 研究中心年度講座系列。
王名南,譯者、藝術史研究者,畢業於北京大學、巴黎政治學院、羅浮宮學院。譯著包括《當代藝術的危機》《當代藝術之爭》,曾獲2015年傅雷翻譯出版獎“新人獎”。

目錄

總述
第一講 歷史與詩歌
本講問答
第二講 剪下影像與近景眩暈
本講問答
第三講 氛圍影像與遠景眩暈
本講問答
法文講稿

叢書信息

  OCAT研究中心年度講座叢書(共4冊), 這套叢書還有 《“空間”的美術史》《全球轉向下的藝術史》《元圖像》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