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西岸
"He has a lusty spring, when fancy clear Takes in all beauty within an easy span.”
——Keats
這裡是一道河,一道大河,
寬無邊,深無底;
四季里風姨巡遍世界,
便回到河上來休息;
滿天糊著無涯的苦霧,
壓著滿河無期的死睡。
河岸下酣睡著,河岸上
反起了不斷的波瀾,
啊!捲走了多少的痛苦!
淘盡了多少的欣歡!
多少心被羞愧才鞭馴,
一轉眼被虛榮又煽癲!
鞭下去,煽起來,
又莫非是金錢底買賣。
黑夜哄著聾瞎的人馬,
前潮刷走,後潮又挾回。
沒有真,沒有美,沒有善,
更那裡去找光明來!
但不怕那大澤里,
風波怎樣凶,水獸怎樣猛,
總難驚破那淺水蘆花里
那些山草的幽夢,──
一樣的,有個人也逃脫了
河岸上那紛糾的樊籠。
他見了這寬深的大河,
便私心喚醒了些疑義:
分明是一道河,有東岸,
豈有沒個西岸底道理?
啊!這東岸底黑暗恰是那
西岸底光明底影子。
但是滿河無期的死睡,
撐著滿天無涯的霧膜;
西岸也許有,但是誰看見?
哎……這話也不錯。
“惡霧遮不住我,”心講道,
“見不著,那是目底過!”
有時他忽見濃霧變得
緋樣薄,在風翅上蕩漾;
霧縫裡又篩出些
絲絲的金光灑在河身上。
看!那裡!可不是個大黿背?
毛髮又長得那樣長。
不是的!倒是一座小島
戴著一頭的花草:
看!燦爛的魚龍都出來
曬甲冑,理須橈;
鴛鴦洗刷完了,喙子
插在翅膀里,睡著覺了。
鴛鴦睡了,百鱗退了──
滿河一片淒涼;
太陽也沒興,捲起了金練,
讓霧簾重往下放:
惡霧瞪著死水,一切的
於是又同從前一樣。
“啊!我懂了,我何曾見著
那美人底容儀?
但猜著蠕動的繡裳下,
定有副美人底肢體。
同一理:見著的是小島,
猜著的是岸西。”
“一道河中一座島,河西
一盞燈光被島遮斷了。”
這語聲到處,是有些人
鸚哥樣,聽熟了,也會叫;
但是那多數的人,
不笑他發狂,便罵他造謠。
也有人相信他,但還講道:
“西岸地豈是為東岸人?
若不然,為什麼要劃開
一道河,這樣寬又這樣深?”
有人講:“河太寬,霧正密。
找條陸道過去多么穩!”
還有人明曉得道兒
只這一條,單恨生來錯──
難學那些鳥兒飛著渡,
難學那些魚兒劃著名過,
卻總都怕說得:“搭個橋,
穿過島,走著過!”為什麼?
創作背景
《西岸》是聞一多新詩的處女作,寫於1920年7月,最早發表於1920年9月24日《清華周刊》第191期,初發表時,詩題下無濟慈的引詩,不分行。後收入1923年泰東書局出版的詩集《紅燭》,作者作了刪改。
文學賞析
這首敘事成分很重的長詩是寓意性的。詩人通過寫此詩,講述一個近乎於神話的故事,表達其對現實的懷疑之心和對美好世界的嚮往。
首先,可以認為,這就是詩人學子生涯人生感受的寫照。聞一多當年在清華學校時,絕大多數的同窗沉淪於功利主義的人生追求中,幾乎無人去思考人生、探尋人生的真理。沉溺於唯美主義人生理想的聞一多是孤獨的,因為他所認為的人生光芒在他人看來毫無價值;但他同樣也是幸運的:一位偉大的詩人就從這獨一無二的思維方式中出發了。
其次,可以說這是對人類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某種生存方式的揭示。如果東岸總是“滿天糊著無涯的苦霧,壓著滿河無期的死睡。”“黑夜哄著聾瞎的人馬。”自然有人會在求生欲望的驅使下去遠方尋找希望。其實西岸究竟存不存在,是否就肯定是陽光明媚,這完全沒有關係,重要的是,這裡衝出樊籠的人們需要“西岸”,他們完全可以構想著屬於自己的“西岸”。
詩的文體特徵注定了其長於抒情,敘事不大可能過分寬泛的特徵,所以在整箇中國現代詩歌史上,類似於《西岸》式的“寓言”長詩實在難得一見。青年聞一多在中國新詩誕生髮展的初期就衝破困難,大膽探索,其精神相當可貴。在藝術探索中,《西岸》也是一次嚮往“西岸”的嘗試。
名家點評
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教授呂俊華:《西岸》以
濟慈的兩句詩為題辭,詩句大意說:他有一個充滿欲望的春天,在此刻,清楚的幻想把所有能吸收的美都吸收進來了。《西岸》表現詩人對光明的渴求。當然這種對光明的嚮往是複雜的。聞一多的長詩受濟慈影響是很深的。(《中外文學名著精品賞析 (下冊)》)
江蘇省中華詩學研究會副會長
許霆:《西岸》也是早期之作,“這裡是一道河,一道大河,寬無邊,深無底”,把世界分隔成東西兩岸。“這東岸底黑暗恰是那西岸底光明底影子”,這樣,“東岸”和“西岸”就是一對矛盾,代表著詩人的兩種價值選擇:現實與唯美、古老的東方與想像的西方世界、現實的人生與虛構的人生。不僅如此,當詩人試圖把希望投向看不見的西岸時,西岸的影像在東岸引起了不同的反響,少數人奔走相告,而大多數人嗤之以鼻,即使姑且相信,也會找出各種理由否定西岸的實際意義,這又是高層次的矛盾。詩就在這種矛盾結構中展示詩人對唯美、對西方的嚮往,對中國傳統社會面向世界、邁向現代化的呼喚。可以這樣說,《李白之死》和《西岸》的藝術成功和內涵豐富,都依靠著詩的現代矛盾結構。(《聞一多新詩藝術》)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商金林:聞一多的詩歌創作大體可分為三個時期,即去美留學之前的創作為第一期;《紅燭》為第二期;《死水》為第三期。第一期的詩,“由於清華學校的高牆,隔斷了他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所抒寫的題材來自主觀的多,來自現實的少,加受唯美主義思潮的影響,內容比較蒼白”,除了《西岸》《
初夏一夜底印象》等少量作品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其餘的作品大多表現為詩人對藝術和人生理想的“虛幻的追求”,“詩中瀰漫著唯美的、感傷的、神秘的色彩”,“詩行也較散漫,缺乏一種節制的能力。(《聞一多研究述評》)
作者簡介
聞一多(1899—1946),原名聞家驊,號友三,湖北水人,1912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1916年發表《二月廬漫記》。五四運動中積極參加學生運動,被選為清華學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開的全國學生聯合會。1920年,發表第一篇白話文《旅客式的學生》。新詩集《
紅燭》《死水》是現代詩壇的經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