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傳播中的傳承變遷與融合》是 齊魯書社出版的一本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影像傳播中的傳承變遷與融合
- ISBN:9787533322991
- 頁數:328頁
- 出版社: 齊魯書社
- 出版時間:第1版 (2009年11月1日)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編輯推薦,作者簡介,目錄,後記,文摘,
基本信息
出版社: 齊魯書社; 第1版 (2009年11月1日) 平裝: 328頁 正文語種: 漢語 開本: 32 ISBN: 9787533322991
內容簡介
《影像傳播中的傳承變遷與融合》內容簡介:電影東來中國,與百餘年來前所未有的政治、民族、社會、技術的頻繁變遷相結合,摻雜著歷史的記憶、理想、自尊、彷徨和失落。香港和台灣地區,由於歷史政治的原因,經歷了與家國母體的分離,在經濟文化上,它們都較早地進入世界大市場,因此,外來文化也更早地侵蝕了這兩個地區。港台的電影,又均未脫中華傳統文化的籠罩,與各自的地域特色相結合,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本地電影,一方面承襲舊戲傳統,熱愛老套催淚的故事;一方面背負著文以載道的責任,在藝術和商業之間搖擺不定:對倫常世界的關切、對宇宙自然的包容、傳奇深沉的歷史、嘈雜庸常的草根人生、社會政治夾縫間的生存。
編輯推薦
《影像傳播中的傳承變遷與融合》:昔年的光與影散盡浮華,清晰生動地呈現了曾經的社會、歷史和個人; 人性的光芒與魅力,透過定格的膠片,歷久彌新。
作者簡介
張承宇,1975年生,江蘇啟東人。2004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獲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近年來致力於傳媒、文學等學術領域的研究,在《讀書》、《文藝理論與批評》、《新聞界》、《中國圖書評論》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並曾在《光明日報》、《中華讀書報》、《中國考試》等報刊雜誌發表相關文章多篇;參與數項省部級、校級課題,2008年曾獲第一屆江蘇省廣播電影電視研究獎二等獎。
目錄
引言
第一章 歷史家國
第一節 影以載道
第二節 南來傳統
第三節 家國難忘
第二章 浮城我城
第一節 本土凸顯
第二節 驕傲與焦慮
第三節 懷舊與堅持
第三章 通俗潮流
第一節 通俗劇
第二節 潮流迭變
第三節 中產趣味
第四章 藝術商業
第一節 觀眾至上
第二節 新浪潮與新電影
第三節 衰退中變遷
第五章 動靜
第一節 拳腳、傳統與現實
第二節 東方鏡像
第三節 台灣電影的人文氣質
第六章 技術域外
第一節 技術衝擊
第二節 歐風美雨
第三節 亞洲力量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後記
本書的形成,源於我五年來所授的一門課和個人的興趣。
蘇珊·桑塔格在1995年的《百年電影回眸》一文中嘆息電影不可逆轉的頹勢:製片成本高漲到災難性的程度,為了保證資本回收墨守成規過往的成功經驗,無所顧忌地組合或再組合,以圖再現昨日的輝煌,為了儘可能吸引更多觀眾,無不是某種仿效或重拍。“也許沒落的不是電影,而只是人們的電影迷戀(cine-phila),這個詞特指電影所激發的某種愛。”“被俘虜的前提條件是被電影畫面所征服。而‘看電影’的環境場所為獲得這種體驗提供了保證。在電視上看一部大片算不上是看過這部影片。……在家庭氛圍中看電影無法聚精會神,這種環境是對電影極端的不尊重。”“要被征服,就必須到電影院去,在黑暗中和陌生人坐在一起。”
我們這代人,抓住了電影作為儀式性活動的尾聲。我五歲時,晚上父親帶我穿過他執教的校園,去趕一場最新的電影,因為學校要求夜間備課,我們總是躡手躡腳從燈火通明的窗下潛行。母親那邊則皆是戲迷。在觀影的習慣上,家庭給我最大的影響是:不遲到,不中途離場,關注演職人員表,看完最後一個似與情節無關的鏡頭。
從文化的角度說,沈從文先生借小說《長河》中的人物夭夭說“好看的應該長遠存在”,也是我對中國電影的願望。
文摘
巴金的作品,大多以婚姻戀愛自由為主線,情感濃郁,又有著通俗劇的格局,容易為普通大眾接受。相比起來,中聯、新聯的作品偏於軟性,而內地電影在1949年後,由於意識形態的主導,“五四”作家中除了巴金的《家》在1956年被改編成電影外,被改編更多的是富於“革命”氣息的作品,或者是被賦予戰鬥精神的作品,如魯迅的《祝福》、柔石的《早春二月》。為觀眾計,中聯作品中也改編鴛鴦蝴蝶派的小說,如張恨水的小說,《啼笑因緣》(1957年)、《滿江紅》(1962年)分別被搬上銀幕,但是張恨水的小說,不僅有對個人的肯定、戀愛自由的主題,還有大量揭示軍閥統治的混亂以及對世情的生動描寫,在鴛鴦蝴蝶之外廣泛地涉獵民國的政治與社會,遠非其他情愛小說的脫離現實、蒼白無力能望其項背,“這種改動不但過分簡化,更往往把張恨水原著的社會性和控訴力量完全架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