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陽市西南數十公里的龍安區馬投澗鄉大屯村,有一座迄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的石拱橋——彰善橋。今年6月,彰善橋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座藏身於鄉下沉寂了千年的石拱橋,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精美的石刻藝術,再次引起了世人的關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彰善橋
- 地理位置:安陽市西南
- 歷史意義:距今1000多年歷史
- 建築類型:石拱橋
地理位置,外觀形狀,傳說,
地理位置
離開安陽市區,向西南方驅車30分鐘左右,就是龍安區馬投澗鄉大屯村。這是個有著2000多人口的大村莊,也是古彰德府至鶴壁官道的必經之地。彰善橋就位於村邊的新惠河上。從車上記者遠遠的就看到兩排白色石獅雕像佇立在路邊。隨同前來的馬投澗鄉文化站站長袁小軍說那就是已經有千餘年歷史的彰善橋,但除了白色的石欄桿,實在看不出有一點橋的模樣。
彰善橋位於龍安區馬投澗鄉大屯村,橫臥古防水(今稱新惠河),橋欄板尚存欄桿題記圖案,據考證其建築年代不晚於宋代,明代萬曆三十九年曾經修補過,整個彰善橋建築風格獨特,石刻藝術精湛,是豫北地區迄今保存完好、非常罕見的單孔石拱橋。
外觀形狀
彰善橋呈南北走向, 橋體通長48米,寬6.7米,高7米,橋上兩側各有望柱12根,裝欄板18塊,石欄桿至今保存完好,兩側望柱頂端各有10個形態各異的石獅,左側北起第二根望柱頂端的石獅就是現存僅有的宋代石獅。兩塊抱鼓石矗立在橋的兩端,以增加橋樑的穩固。
記者看到原先的石板橋面已經被泥土完全埋住,只有兩側的望柱和欄板還保持原貌,袁小軍說這樣對橋面也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歷經千餘年的歷史,僅存的石獅已經沒有了腿和嘴,被後人用水泥進行了簡單的修補。當地村民介紹說,其餘的19個石獅是1989年當地政府出資才補上去的。但現代的雕刻工藝顯然與1000年前的工藝無法相提並論,從這尊殘缺的石獅上依然可以看到那時高超的雕刻工藝。
傳說
關於彰善橋上被損毀的石獅還有一個傳說:離彰善橋數里地有個油坊,夜裡經常出現油被偷的情況,卻找不出偷油的人。油坊的夥計有一天早上從彰善橋上路過,突然發現欄桿上的石獅嘴上沾滿了油,他立即告訴了油坊老闆。於是油坊老闆隱藏在暗處進行觀察,果然到了半夜,20隻獅子排著隊前來偷油喝。為了避免以後油被獅子偷喝,油坊老闆第二天帶人把橋上的石獅全都砸爛,僅剩的一隻也被砸掉了嘴和腿。
雖然這只是個傳說,但橋上精湛的雕刻工藝讓前來考察的省文物局專家也大開眼界。為了驗證這個說法,當地村民領著記者繞到橋下,讓記者近距離觀察橋拱兩側的石刻。龍門石上一個石雕的蛟頭鎮水,拱橋圈面以蛟頭為中心,兩側雕刻著日月星辰、水獸行龍文飾,雕刻刀法古雅、奔放、粗獷,顯示了古人高超的雕刻技藝。
據傳兩側的蛟頭口中含著避水珠與喝水珠,遇到汛期大水時,洪水會被蛟龍喝進肚裡,枯水時它會把喝進肚裡的水重新吐出來。 村民何玉忠告訴記者,這裡解放前曾是彰德府(安陽舊稱)通往鶴壁的官道,是方圓十餘公里內,新惠河上唯一的橋樑,作為交通要衝,那時的大屯村車水馬龍,異常繁華。他小時候,新惠河里還可以行船,數丈長的大木船在橋下暢通無阻。在橋的下面有一個面積數倍於橋的石板地基,據說長兩三米,重量超過千斤的大石條在橋下整整有18層,這些石條交錯擺放,並通過碗口粗的柏木樁穿在一起,村里不少上了年紀的村民都曾經在石板上玩耍過。
如今的新惠河已經看不到滔滔洪水,乾涸的河道里甚至被村民們開闢成了菜園,種上了各種應時的蔬菜。以前的古官道早已難覓蹤跡,唯有這座就地取材而建的石拱橋依然矗立在新惠河上,見證著歷史的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