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匈

彭匈

彭匈,祖籍江西吉安,生於廣西平樂,畢業於廣西師大中文系。歷任中共恭城縣委宣傳部部長、灕江出版社社長、廣西人民出版社總編輯,現任廣西出版總社出版部主任、編審,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西散文創研會副會長、廣西有突出貢獻專家。出版有隨筆集《嚮往和諧》、《雲捲雲舒》、《會心一笑》等,其作品入選多種版本的“中國年度散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彭匈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廣西平樂
  • 出生日期:1946年
  • 逝世日期:2019年2月23日 
  • 職業:作家
  • 畢業院校:廣西師大中文系
  • 信仰:共產主義
  • 代表作品:《嚮往和諧》、《雲捲雲舒》、《會心一笑》等
  • 性別:男
人物經歷,代表著作,人物事跡,與汪曾祺,講解讀書,人物影響,個人評價,

人物經歷

彭匈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西有突出貢獻專家。1946年生於廣西平樂縣。1969年畢業於廣西師範大學中文系。1970年參加工作,歷任廣西恭城縣文化局創作組組長,中共恭城縣委宣傳部部長,灕江出版社社長,廣西人民出版社總編輯,編審,廣西新聞出版局圖書處處長,2006年退休後返聘為廣西出版工作者協會副會長。是廣西作家協會第三、四、五屆理事,廣西散文創研會副會長,廣西師範大學客座教授、碩士生導師、廣西民族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廣西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綜合素質評審。1976年開始發表作品。著有中短篇小說集《新廟祝傳奇》,專著《毛澤東詩詞注釋》,散文集《嚮往和諧——彭匈隨筆》等。短篇小說《淨地》獲廣西人民政府首屆銅鼓獎,《新廟祝傳奇》獲1984年廣西文學優秀作品獎,隨筆《從“荷西是假的”說開去》獲1997年全國報紙副刊優秀作品獎。散文集《嚮往和諧》獲廣西第四屆銅鼓獎。出版有隨筆集《嚮往和諧》、《雲捲雲舒》、《會心一笑》、《極品男人》、《一事能狂》等,近年來在廣西電視台“讀書時分”欄目開講三國、水滸等名典名著,在《南國早報》文化版設有相關創作專欄,結集為散文集《三國那些人兒》、《水滸這些男女》,在廣西高校及各地文化部門舉行“行萬里路,讀萬卷書”講座,讀者反響強烈。其作品入選多種版本的“中國年度散文”。

代表著作

《新廟祝傳奇》彭匈著作
彭匈彭匈
《毛澤東詩詞注釋》
《嚮往和諧——彭匈隨筆》
淨地
《從“荷西是假的”說開去》
《嚮往和諧》
《雲捲雲舒》
會心一笑》人物性情
《閒話桂林人》
彭匈俯拾鄉村土語,點石成金,既凸顯桂北特色,又透著親切與情趣。練肌肉,桂林話講作“練嘎嘎”;打鼾,講作“扯鼻爐”;涼快,講作“涼沁沁的”……活靈活現,實在貼切。在《閒話桂林人》中,講到桂林舊時陋巷小人物死愛面子又喜張揚的陋習時,記述了兩公婆的經典對話:老婆抱怨說:“沒 有柴火了!”老公從容答道:“砍筲箕。”隔壁聽起來就是“砍燒雞”;老婆又說“鍋蓋不見了”,老公便大聲說“砧板壓”,隔壁聽起來自然又成了“蒸板鴨”。音形兼備。 “人離故土愈遠,思念之情愈熾。”讀過彭匈的城東舊事,好多人都講想家了。依稀別夢,家鄉美若人間仙境,鄉間風土人情入畫來。和我們大多數人的家鄉差不多,彭匈老家門前有條河。這條河裡承載著兒時的記憶:有扯人下水的“萬人鍋”,有水流湍急的“韭菜灘”,有專吸小把爺血的“水猴子”。這條河邊,五方雜居,五行八作,“廣東水客的精緻有派,江西老表的勤儉忍耐,湖南碼子的吃苦知足,福建佬倌的穩紮穩打,以及桂林闊子的虛榮,荔浦仔的狡獪,恭城人的土俗……”市井萬象,耳濡目染,有誰不像彭匈一樣,在自己的身上,留下一點家鄉的水印子?
人物性情
彭匈或域外漫步,或縱情山水,到過很多地方。最讓他動情,也最讓我們情動的,莫過於鄉情。春節前夕,他到龍脊梯田“送溫暖”,夜宿壯家吊腳樓,交杯換盞農家酒。主家殷勤相勸,“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讓人情不自禁地在淳樸氛圍之中沉醉。次日歸程,慰問過的幾位老嫗,手拿紅薯芋頭辣椒等土產,一大早候在路口。辭謝不收,她們便一直站著不走。非得收下東西,才笑容滿面,蹣跚而去。“有來有回”,銀髮滿頭、巍巍顫抖的“奶老”口中吶吶——大地母親的形象啊!彭匈一行,咽喉哽哽。

人物事跡

與汪曾祺

1986年灕江旅遊文學筆會。汪先生已是文學大家,被稱“中國最後的士大夫”;彭匈是灕江出版社文藝編輯室副主任,力邀汪老出席。兩人第一次見面。汪老在筆會上,文學才情占盡風流,留下傳頌佳話。過兩天眾人赴邕,說文桄榔下,夜夜聚緣情。
彭匈彭匈
彭匈
1987年9月北京書展期間,彭匈赴京訪汪老並請他簽名售書。作家與編輯之間的友誼與信賴,在不動聲色的情形下建立。此後十餘年間書信往還,書畫酬酢。二人聊文章修為,如飲甘醪;談文壇現狀,悲欣交集。彭由汪老親自撰寫推薦意見,介紹成為中國作協會員。
1997年4月北京汪老住處。彭匈調任廣西人民出版社總編輯,當年的桂北文學青年,也要出一本隨筆集了,請汪先生為其寫一篇序。汪老欣然允諾,待四川筆會回來馬上就寫。誰知汪先生從四川回來不久,食道血管破裂,搶救無效,與世長辭,享年78歲。彭發悼念文章,寫到:“汪先生沒能為我寫序,也沒能如他在自選集重印後記中所說‘再寫作十年’。前者是我個人的遺憾,後者是中國文壇的遺憾。”
2007年5月。由江蘇省作家協會、人民文學出版社《中華文學選刊》雜誌社、高郵市委、市政府聯合舉辦的“第三屆汪曾祺文學獎”,在汪曾祺的故鄉高郵揭曉。彭匈獲得銀獎第一名。此時,汪老去世整整十周年,而彭匈已出版了4本散文隨筆集,準備於今年年底前出版第五本書《屐痕蒼涼》。20年來,汪老的為人、為文,對彭匈影響深遠,他稱將以汪先生為楷模,堅持筆耕,寫到最後。這些梗概看似平常,並無跌宕。但是,對彭匈來說,卻是一生里最為珍貴的回憶。

講解讀書

閱讀從心態來說,分為苦讀和快樂閱讀。我們祖宗的苦讀是出了名的,懸樑刺股、鑿壁偷光、囊螢映雪,這些故事是真是假都很難說。囊螢映雪是拿螢火蟲用白布包起來做燈,後來康熙皇帝作了試驗,在承德避暑山莊時叫太監去捉了500隻螢火蟲,裝在很薄的絹裡面,根本都看不見任何東西,很大的字都看不見。這說明古人造出這個故事來鼓勵大家學習。魯迅也講,鑿壁偷光,這種事情可能嗎?你要是哪個小孩子鑿了一個洞,偷了光,最後的結果就是家長帶著他到隔壁去賠禮道歉。
彭匈彭匈
我們講一下快樂閱讀,讀書是人生業餘生活中最自由、最快樂的事情,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沒有任何人能夠指揮你業餘的時候應該讀點什麼。一般的讀書只要把它念過去就可以了,獲取知識,有利心智成長有利於人格的完善。《論語》里說,學而時習之,不宜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說的都是精神上的愉悅。
世界上最成功的連鎖超市沃爾瑪,我不知道它的經營理念是不是受了孔夫子的話的影響。我在沃爾瑪的店裡看到這樣的話:複雜的事情簡單做,簡單的事情快樂做,快樂的事情天天做。你說它怎么不發達呢?我們讀書也一樣。梁啓超說,唯有讀書可以忘記打麻將,這話說得多功利啊,但是他不該又補充了一句,唯有打麻將可以忘記讀書。我看了之後覺得,人不能一輩子老是讀書,有麻將湊夠四個人該打也可以打一打。我覺得梁啓超先生的業餘生活一是讀書,二是打麻將,很好。一個禮拜七天,我覺得拿3天來打麻將不為過,那4天來讀書很好。
時代是隨著物質生活的發展而發展的,大學生也成了當今就業競爭大軍中的一個龐大群體,怎樣認定人才確實需要一個全新的認知觀念。文化作為中國的軟實力,有它不可疏忽的一面,真正把握對不同文化的汲取,才會使自己成為一個具備較高文化素養的人。而讀書正好是提高自身文化素質的一種有效途徑。彭匈舉了一些名人的警句,如作家楊絳所言“讀書就是和有精神層面的學者交流”。考試、學習為目的的閱讀是功利閱讀,為了達到某種使自己的欲望得到滿足的目的而讀書;而諸如自然、社會科學等類的課堂之外的書籍則是真正啟迪人精神智慧的食糧。彭匈為此總結了十個字:“讀好課外書,定能成大才”。
彭匈彭匈
余秋雨講,讀書的最大理由是想擺脫平庸。楊絳先生說,讀書就是和品德高尚的智者面對面的交流,無需預約,無需客套,無需說再見。對於現在的教育體制來說,中小學生在閱讀時應該遵循這樣的理念:讀好課內書,考個好分數,讀好課外書,方能成大才。

人物影響

和當代著名散文大家余秋雨一樣,彭匈是個愛週遊世界的作家,在飽覽異國風情的同時,也在進行著中外文化的一種比較和反思。這讓人很容易聯想到許多在中國的外國人或在外國的中國人的故事,各種人在不同的地方,因為各自思想和文化的天壤之別,也造成了許多令人忍俊不禁的笑話。彭匈同時還就領導外出辦事的一種普遍現象編成了一句有趣的順口溜:上車睡覺,下車撒尿,景點拍照,別人問什麼不知道。
彭匈彭匈
彭匈說,寫作重在內容,編輯所選用的優質稿件不僅是數量多,而且立意新穎,言前人所不言,書今人之真知。若是這篇作品的作者對作品的痴迷達到了在廁所也愛不釋手的程度,那么這個作者寫作水平就真的提高了。
彭匈在學校宣傳隊從“匪兵甲乙”榮任男主角之一,偏偏又不夠“三突出”的要求,於是發奮練“嘎嘎”,結果,塊頭起來了,肩膀上那條斜方肌練過了頭,搞得死活掛不住挎包;14歲就敢砍柴在大河裡放漂,結果,捆在上面的衣物和柴刀都跌到河裡去了,幸得小夥伴光著屁股輪番“打溺子”撈上來;街上修路,就在沙子堆上挖陷阱,結果,弄得彈棉花的周老師傅跌斷了大腿骨,儘管抵死不認,總還是害得每當看到“坑害”一詞,便要在自己挖的陷阱里掙扎一番,為荒唐少年時的“作孽”懺悔了一輩子;他“六十學做吹鼓手”,電腦輸入竟像練二胡
彭匈在為書迷簽字
那樣講究指法,居然可以盲打。想當初,拉二胡,也是鋸木頭,只是他拉的《紅軍哥哥回來了》終於感動了與自己終身相伴的戀人。
結論只能是,傻人有傻福。因為,傻人比較有韌勁,耐得孤寂。這就叫人不得不服。先是時間,再是榜樣,決定性的因素是定力。國務院安排的雙休日和那么多節假日,他就枯坐在電腦前,默默地敲打鍵盤,或者斜靠在沙發上,默讀一本書,直至入夢。動力之一來自九十高齡的于光遠,這些年,每年年終他均接於老一信,2005年底的那封信,給他觸動極大。於老寫到:“七月份我滿了九十歲。……在九十歲以前已經出版的七十五本書以外,這一年又出版了《周揚和我》等五本書。”彭匈慨然而嘆:“在他面前,我輩何敢偷懶?”於是,他就自我囚禁,自我放逐,享受孤獨。“文王拘而演《周易》……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所以,“冷也安得,熱也處得,風裡也來得,雨里也去得”(孫犁先生語),我行我素,況味孤獨。
愛,憎,勤,痴——多姿多彩的彭匈,讓我們無法比肩,難以望其項背。看他時就好像總要仰起頭來——他爬到一座蠻高的山峰上去了。

個人評價

賈平凹說:“我讀了他的文稿,突出的印象有二:一,他的文章沒有造作,一任率真,質樸可愛,但貌似樸素之中充滿靈動。二,他是一位飽學之人,世事又洞明,寫來就極從容,能深入淺出,舉重若輕。可以說,眼高手也
彭匈彭匈
高,使他成為一個好的編輯家和散文家。”
隨彭匈的走筆,味道蠻好:雲捲雲舒,會心一笑,輕鬆,愉悅,拓寬視野。讀多了,漸入意境。同時,也有些莫名的惆悵:爾漸行漸遠,吾自慚形穢。針砭時弊,入木三分。彭匈的朋友梁教授,對當選地級市市長的兒子,告戒冠以“千萬別乾”的蠢事一共十種。《貪官與狗性》寫到,一大款同哥們打賭,稱他一個電話就能讓某某官員在十分鐘趕到。果不其然。但見某某儘管架子十足,骨子裡卻透出來一股搖尾獻媚的哈巴味。概嘆:大款雖無級別,但手中有一塊帶肉的骨頭!
一事能狂,一任率真。彭匈是個性情中人。他很喜歡王國維“四時可愛唯春日,一事能狂便少年”的句子,拿來做了自己的一本書名。他特別欣賞九十高齡齊白石的童趣,大師賞玩自己七十歲畫作時說,“看,我年輕的時候畫得多好”;同樣,九十高齡的于光遠老先生,給他三歲小孫女非非印的名片:“家中小寵物、迷你教授”。彭匈覺得,一個人不管他年齡有多大,若能對一件事情由執著到痴醉進而達到迷狂的程度,那么他的言行舉止、精神狀態,就會像個少年模樣,富有童真童味了,他也才可能時不時地“顯出嬰兒的表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