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光涵(1918.10~2012.05),原名彭海涵,男,生於1918年10月,廣東陸豐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參與擬定“國旗、國徽、 國歌、首都、紀元”方案, 國旗誕生歷史見證人,原國務院僑辦副主任,全國政協第五、六、七屆委員。
1928年,海陸豐革命失敗時,他才10來歲,因受反動派屠殺的威脅,逃到南洋的馬來西亞。1935年,他參加共青團,1937年參加馬來亞共產黨。1940年回國,並轉為中共黨員。曾任馬來亞華僑救國會、馬來亞各界華僑抗敵後援會常委。1946年調往朝鮮做華僑工作。第二年調回東北哈爾濱工作。1949年,彭光涵調到中央統戰部,參加新政協的籌備事務。
建國後,歷任國家僑委委員、政策研究室副主任、辦公廳副主任、司長,廣東省外辦、僑辦副主任,國務院僑辦秘書長、副主任,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全國僑聯顧問。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一屆政協國旗、國徽、國歌、國都、紀年方案審查委員會秘書,見證新中國第一面國旗的誕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彭光涵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廣東陸豐
- 出生日期:1918年10月
- 逝世日期:2012年5月12日
- 職業: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原副主任
- 畢業院校:延安外國語學校,抗大總校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見證新中國第一面國旗的誕生
- 性別:男
人物生平,解放前,建國初,文革期間,文革後,逝世,參與國旗擬定,
人物生平
作為中國近現代史的親歷者和見證人,九十一歲時的彭光涵自稱“一輩子都在做僑務工作。”他1935年在馬來亞參加領導各界華僑抗日救亡運動,1940年回國後繼續從事相關工作 。1950年,彭光涵在中央華僑事務委員會擔任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78年1月,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成立,彭光涵擔任秘書長職務,後升任副主任兼秘書長。1984年,彭光涵卸任後,擔任中國僑聯顧問。彭光涵同志,因病於2012年5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歲。
解放前
1935年3月在馬來亞參加革命活動,同年6月參加共青團。
1937年1月在新加坡參加馬來亞共產黨,曾任馬共新加坡特別市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1938年冬,滇緬公路運輸急需汽車司機,當時國民政府行政院電請“南僑總會”代募汽車司機、技工,回國參加抗戰運輸。
1939年初,在“南僑總會”的積極號召下,各地僑胞踴躍應募,數月即募集三千多人,分九批先後回國,彭光涵的六哥彭海涌就是南僑機工的第九批回國人員。
1940年6月回國並轉為中共黨員後,到太行抗大總校學習。
1942年,到延安中央海外工委乾訓班、延安外國語學校學習。
1945年10月後在冀熱遼分局救濟分會工作。
1947年7月,赴朝鮮任華僑聯合會宣傳部長。
1948年4月,回國任哈爾濱市南崗區區長。
建國初
1949年,選調到中央統戰部參加全國政協一屆會議籌備工作。
1949年11月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僑委研究室副主任,辦公廳副主任,黨組成員、一司司長。
1959年,被錯劃為“右傾”下放勞動。
1960年後,任中僑委駐廣州辦事處副處長、農場司副司長,廣東省外辦、僑辦副主任。
新中國成立後,作為中僑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彭光涵參與了建國初很多僑務政策的制定。他說,當時主要圍繞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僑區的華僑匯款問題,二是對國外華僑的政策問題。“當時很多人對華僑匯款問題不理解:為什麼他們從國外寄錢回來?能不能收?”彭光涵說,華僑匯款回來養家,牽涉到當時上千萬歸僑僑眷的生活。時任中國政府總理的周恩來指出,“用我的名義保護僑匯政策,僑匯是合法收入,不允許侵占”。
文革期間
“文革”期間,僑務機構被撤銷,許多歸僑僑眷因“海外關係”蒙受冤屈,彭光涵也被下放至興隆華僑農場勞動。回憶起這段經歷,彭光涵說,儘管祖國出現坎坷甚至大的波折,海內外僑胞依然赤心不改,克服困難,迎接光明未來。
文革後
1977年8月,籌組國務院僑辦,後任國僑辦黨組成員、秘書長、副主任,全國僑聯顧問。彭光涵是政協第五屆、六屆、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
1977年秋,彭光涵去探望老領導廖承志,廖對他說:“文化大革命結束了,小平同志指示我們要儘快恢復僑務機構,先把‘廟’建立起來。”彭光涵的記憶中,鄧小平在1977年前後,每年都接待大量的海外華僑華人。鄧小平肯定了海外關係是個好東西,並指出過去中央制定的僑務政策是正確的,要繼續貫徹。
在鄧小平正確的僑務政策指引下,
改革開放初期,在中國引進的外資中,有百分之七、八十是來自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的投資。因為有很多親屬在國外,彭光涵對華僑華人的現狀很了解。他說,華僑華人幫助當地人發展工業、辦學校、辦醫院,在這一點上,華僑華人的民族特性和道德觀念起了很大作用。華僑華人事實上已經是“當地人”了。
1984年7月離休。
1984年至今二十多年,彭光涵老人始終“離而不休”,年過九旬的他與海外華僑華人及國內僑界交流依然頻繁。2009年國慶前夕彭老還將參加慶祝中國政協成立六十周年及僑宴等活動。
逝世
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原副主任、中國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顧問彭光涵同志因病於2012年12日凌晨4時15分在北京醫院去世,享年94歲。
彭光涵同志的遺體告別儀式於2012年5月22日上午10時在八寶山殯儀館東禮堂舉行。
參與國旗擬定
任命為國旗擬定秘書
1949年6月16日,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常委會第一次會議上,彭光涵被任命為常委會第六小組秘書兼會議記錄。該小組組員一共16人,包括馬敘倫、葉劍英、張奚若、田漢、沈雁冰、郭沫若、翦伯贊、錢三強、蔡暢、李立三等。宣布過後,籌備制定,提出制定這個國旗、國徽、國歌,當時是三個任務。
彭光涵拿著政協籌備會的介紹信迅速跑遍了北京圖書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幾乎北京所有的圖書館,全面收集各個國家的國旗資料。經過差不多一個多星期,跑了幾個地方,這些圖案都有了。國歌的、國旗的,各個國家的國旗都搞到了。有個別的國旗沒有搞到的,就是那些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新建立的國家,後來又去找歸僑,向他們各方面了解,那么這個都搞齊了。這個工作搞起來以後,對後來鑑別這個國旗就起了很大作用。
全國徵集國旗方案
徵求啟事發布後,許多高級領導也遞交了自己的設計方案,朱德就提交了兩幅圖案。一個圖案就是,一個大旗子,一個五角星,這是一個圖案,就在旗的上方有個五角星。另外一個方案就是,就是國民黨那個旗子,把這個國民黨那個青天白日把它去掉,然後放上五角星。
依照徵稿要求,第六小組從2993幅國旗圖案中篩選出50多幅作為初選圖案。這時時間已經過去兩個月了。在所有的旗子裡面,都有一條,一個東西,都有一個星。不管它是什麼圖案,都有一個星。這個星是代表中國共產黨,代表共產黨的領導。這一條,包括民主人士或者是大家都比較一致的。
國旗方案的選擇
1949年9月上旬,根據周恩來的指示,第六小組又從50多幅初選圖案精選出38幅作為複選稿,每幅編號,有簡要說明,不寫作者姓名,印刷成冊,準備提交全體委員討論。並挑選出“復字2號”和“復字4號”作為推薦圖案。
第一個方案,第一就是講,一個就是現在的二號,就是上頭一個星, 下頭一個槓槓。這個槓槓就代表黃河,這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就是這么個旗子。這是第一個。第四個方案,就是三分之一的上頭是一個黃的,下頭是三分之二是紅的,上頭一個星星,黃是代表黃種人,代表和平,紅代表革命,是那么解釋的。所以小組就提出來建議,提出建議這兩個旗子。除了“復字2號”和“復字4號”,當時第六小組原打算推薦的還有“復字32號”。“復字32號”的原圖是曾聯松設計的。
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開幕,第二天成立國旗、國徽、國歌、國都、紀年方案審查委員會,彭光涵仍任秘書。1949年9月23日上午,全體會議分組討論國旗方案。出乎意料的是,628位參加討論的委員,贊成兩幅推薦圖案的人數都沒有超過三分之一。
最後方案的決定
這時,離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討論和表決國旗方案的時間只有不到四天了。當晚,彭光涵受委託就當天討論情況向周恩來緊急匯報。彭光涵推薦的是三十二號圖案。 周恩來說“好,那就這樣吧,你給我畫一個這個旗子,比較大一點。第二個給我做一面旗子,做一面最大的旗子,用最好的材料, ”
彭光涵晚上就加班,就搞,一直搞到天亮。1949年9月24日一大早,彭光涵就來到了大柵欄的一家制旗店。制好旗後,彭光涵直奔中南海,在下午4時準時親手把旗交給周恩來。總理看了以後,他說這個很漂亮。
1949年9月25日晚,在中南海豐澤園召開這次協商座談會,專門就國旗、國徽、國歌、國都、紀年問題展開討論。會上,毛主席拿起了彭光涵繪製的那張紅底五星旗。他說我看這個三十二號,這個旗子很好。它代表中國人民大團結,紅底就是代表中國革命。現在要大團結,要革命,將來也要革命,也要團結。
1949年9月27日上午,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當討論和表決國旗方案時,一面五星紅旗展現在主席台前,這面五星紅旗就是彭光涵9月24日在大柵欄趕製出來的。大會一致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象徵中國革命人民大團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