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神樁

形神樁是氣功大師龐明(龐鶴鳴)創立的一種站樁功法,對強身建體有很大的幫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形神樁
  • 特點:式子單純,難度較大
  • 功效:抻筋拔骨,強身狀力,健美身形;
  • 創立者:龐明
簡介,鶴首龍頭氣沖天,寒肩縮項通臂肩,立掌分指暢經脈,氣意鼓盪臂肋堅,

簡介

行神樁特點是:
①式子單純,難度較大,其中多數式子均可作為莊法單獨練習;
②著重運動韌帶、小關節和平時很少運動的關節,發動內氣較快,可運氣達發、膚、指端,是本功法的難點所在;
形神樁
③神與形合,以形引氣,形松意充,勻緩和柔,外方內圓,蛇形蛹動,周身一家,動中求靜。
本功法的功效是:
①抻筋拔骨,強身狀力,健美身形;
②放鬆形體,和暢經脈,啟動真氣,以利於開關通竅;
③更易形神,增益智慧,是深究氣功之階梯。

鶴首龍頭氣沖天

鶴首、龍頭取意鶴首之前後運動和龍頭的左右搖動。它是這套動功的第一節,體現了整套功法的神韻。鶴稟陰陽中和之性(居於陸地而喜涉水),意態嫻靜,又善高空飛翔。練本功法要體現鶴的這些特性,故應做到神恬意靜,動作優柔自在,沉穩深厚,不事張狂。又古人認為龍主神意。練本功法神要恬靜,氣要靈動,一舉一動在沉穩自在之中,又寓有矯健。
姿勢要求
(一)預備姿勢
1.兩腳併攏,周身中正,兩手自然下垂,如立正姿勢,目視前方天地交界處,兩眼輕輕閉合,目光回收(見捧氣貫頂法)。小指帶動,指掌慢慢上翹,成手心向下,指尖向前,與臂成直角。以肩為軸,兩手做前後拉氣三次。向前手臂與身體的夾角約為15度,向後拉至體側。
2.以小指帶動,松腕,轉掌心相對,虎口向上,臂放鬆,與肩等寬從體前向上捧氣,至手與臍平、掌心微含,回照肚臍。同時轉掌心向下,兩臂(與肚臍同高)向兩側外展至背後,小臂微收,轉掌心向內,掌心微含,回照腰部命門穴(對臍處)。而後小臂上提,順勢內收掌腕至兩肋旁,掌心向上,用中指端向大包穴(屬脾經,在第六、七肋間)貫氣。
3.隨後兩臂向前伸出與肩平,掌臂微收,掌心微含,中指回照兩眉間印堂穴。同時兩腕微微轉動,帶動十指斜相對,而後轉肘外撐,帶動兩臂向兩側展開。至左右與肩平成一字,小指帶動,轉掌心向下,連續轉掌心向上,向上劃弧,至頭頂上方兩掌相合。而後沿頭正前方下降至胸前呈合十手(大臂與身體呈45度角,兩小臂成一線,中指尖向上,拇指根對著膻中穴)。
(二)鶴首
1.接上式兩手分開沿肋弓下落叉腰,拇指按在背部“京門”穴(第十二軟肋端),食指按在“章門”穴上,其餘各指按於胯上邊。
2.下頦回收,頸項後突,上拔。
3.頭後仰,下頦上翹。
4.頸項放鬆,下頦由上向前、向下、向內、沿胸向上劃圓弧。爾後重複如前九次。
5.按上述動作之反方向,即下頦沿胸向下、前伸,由下而上劃弧至下頦上翹、頭後仰,隨即頸項後突、上拔、下頦回收,重複九次。
(三)龍頭
1.以左側頭角(舊稱青龍角,位於左側頂骨結節,耳上約二寸處)向左下方傾斜。隨即向斜上方劃圓至恢復原位。
2.同樣以右側頭角向右傾斜。隨即向斜上方劃圓至恢復原位。每側各做十八次。
二、動作要領
鶴首動作不要做成頭的簡單的前後運動,而是由後向前劃一圓圈。初練功時,以項後大椎穴(第七頸椎下)為固定點,以頸的伸曲配合頭做好這一動作。待熟練後,可將大椎放鬆,以兩肩的開合,配合胸背的吞 (含胸)、吐(挺胸),引動整個脊柱做前後的蛇形運動。
龍頭不是頭的簡單左右搖擺,而是略呈∞形。並在意念里要呈S形上升。做此動作時,著眼在兩側青龍角,但不要劃成平面∞,同時要注意肩與肋部的放鬆以配合。待熟練後,就要全身放鬆,在頭的帶動下,脊柱及至下肢作左右的蛇形運動。
三、功用
本式以兩手叉腰開始,這一動作是本功的特點。由於拇指按於京門穴(屬膽經,是腎之募穴),其餘四指與手掌按著章門穴(屬肝經,是脾之募穴),帶脈穴(帶脈經之所生),故可起到四重作用。
1.點按京門穴、章門穴,可啟動脾(後天)、腎(先天)之氣。
2.按著肝膽兩經,可使肝膽(同屬少陽)之氣交合,使少陽升發之氣加強。
3.按帶脈穴可增強帶脈功能,使之約束諸經之功能改善。
4.由於按住脾這募穴章門,可引膽氣人脾,起甲己(膽屬甲木,脾屬己土)合而化土之效,收“土得木而達”之功。脾之升運動能得以加強。正因為這樣,此套動功多以兩手叉腰為基本姿勢。
鶴首、龍頭的作用,主要是引導氣機上行。初練功時,即可運動頸椎,對大椎穴氣機流通有直接促進作用。大椎穴是督脈、手足三陽經的會穴,故可導引清陽上升。練此功不僅對頸椎病、腦部疾病(尤其腦血管病)療效顯著,而且可引氣上沖天門(頭頂)。練此式還可使脊柱靈活,暢通督脈。又是練輕功的基礎。
另外注意預備動作不可忽視,起勢動作調動全身少陽之清氣,繼而轉臂掏肋,從少陽之氣轉而發動五臟之氣,上舉合掌,下落胸前不僅起到收攝心神之功,而且兩大指對膻中又可使氣血互濟,其中內景變化,熟練後自知其妙。

寒肩縮項通臂肩

此式取意於仙鶴由靜止到飛翔的姿勢。
一、姿勢要求
1.接上式,鬆開叉腰兩手,轉成手心向上,手指向前,兩肘向後,小臂前伸,兩肘下垂,貼兩肋旁,小臂與大臂成90度角。而後兩大臂前舉與肩平(保持大、小臂的原角度),小臂向上,兩手指天。
2.兩大臂外展成一字,轉掌心向外,大臂不動,小臂向外下落與大臂平。爾後,以肘部為圓心,中指帶動小臂向上劃弧,待小臂與大臂成直角時再向下落成一字,重複三次。此式為展臂。
3.接上式,兩臂左右平伸成一字,手心向下,手指伸直,以腕為定點,中指帶動,指掌劃圓,正反各三次。
4.寒肩縮項:接上式,軀幹不動,頭向後仰、收下頦為縮項,同時兩肩胛骨向脊柱合攏為寒肩,同時尾閭向後、上微微翹動,四點同時向第四胸椎處集中(此動作取意於鶴止而欲飛之勢。人受寒後,亦可現此狀)。
5.頭恢復原姿勢,同時兩手外伸,將兩肩胛拽開。爾後再做動作4,反覆三~五次。
6.左右通臂:兩臂作左縮右伸,左伸右縮的蛇形運動。反覆七~九次。
二、動作要領
此式之寒肩縮項與拽開肩時都要連貫一致,不得趕前錯後,否則不易起到按摩背部之效。在作通臂動作時,兩個鄰近關節作相反的屈伸運動,即可出現蛇形動作。比如右肩胛骨向脊柱移動時,左肩胛骨向左外方移動,同時左肱骨自肩關節向內拽動,肘微下沉,腕亦自然彎曲,指關節也隨之運動。這個動作一開始不易做好,要慢慢細心體會。練久了自背、肩、臂、肘、腕、各節手指都會象一個整體那樣自然蛹動。
三、功用
兩肩胛骨中間的部位,平時最不易得到運動。此式之寒肩縮項與拽開肩胛配合,正好運動這一部分,不僅可以使之放鬆,還可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這裡有風門、肺俞、心俞、膏肓等重要穴位,這一動作可加強這些穴位的功能,從而加強心肺的功能。左右通臂可以使肩、肘、腕、掌、指及關節放鬆。使肌肉、肌腱得以相對的放鬆運動,從而保證上肢的氣機靈活。這在武功中是很重要的鍛鍊內容。在醫療上,對上肢肩胛部以及心肺虛弱者,都有良好效果,展臂對防治心血管疾患效果顯著。

立掌分指暢經脈

一、姿勢要求
1.兩臂平開成一字、身體中正,在中指帶動下,將掌立起,掌心用力外推,手背與指根部用力回收、使掌與臂成一直角。姿勢合度後,以肩胛帶動,臂回縮,肘不要彎曲,兩臂保持平伸,掌臂保持原角度,而後外撐。反覆做三—五次。
2.掌與臂成一直角,五指分開,先分大指、小指,次分二指、四指。而後五指併攏,併合時,先合二指、四指,而後台大指、小指。反覆作五—七次(多多益善)。
3.將立掌放鬆,爾後指掌逐節下抓,內收,五指捲曲如鉤,大指捏於其餘四指端,五指呈梅花狀,向掌心上提。整手呈半握式。隨後指掌上翻,立掌後,將指逐節伸直,反覆數次。
4.在中指帶動下,將掌放平與臂成一直線。爾後做左右通臂三—五次。
二、動作要領
> 練此式時,兩臂必須平伸,但又不許用眼去看。兩臂平與不平的品查方法是肩臂放鬆,若手覺沉,肩覺松,是手偏低;若手覺輕,肩覺沉,是手偏高。如此調整,自能維持平伸。本式之分指、合指動作,要有次序,有節律,不可同時分合。又曲腕、曲指、伸腕、伸指,主要是手指的中節與稍節。注意每個小關節的運動。練熟後,逐步要求做蛹動式的動作。
三、功用
手指端有手三陰經、手三陽經六條經脈的“井穴”。“井穴”是經絡之氣與經絡之外的氣內外出入的重要穴道。本式鍛鍊的著眼點在此,故能加強“井穴”的功能,從而促進經脈氣血的暢通。其中分節動作2主要運動手三陰經,故氣機在臂的下面(該處有酸脹感)。分節動作3的曲腕、曲指動作,主要運動手三陽經,故氣機在臂的上面 (該處有酸脹指端,故得氣迅速。認真練習對點穴、按摩大有裨益,可用於上肢疾病的治療。

氣意鼓盪臂肋堅

一、姿勢要求
1.兩臂向體側下落,兩手胸前合十。而後,十指胸前交叉,兩臂上舉至前額,逐漸向上翻轉手心,同時兩臂向前額斜上方圓撐,使兩臂呈長圓形。兩手背對向前額。
2.上半身向左轉,面向左方,與前方成90度角,兩手在額前,兩臂圍成圓弧,左大臂與左肩平,右大臂與右耳平,手背距前額約一拳。兩手、兩臂間要保持一定的圓撐力。
3.右肋鼓盪,同時上半身向右轉,用右肋帶動右肩、右肘,將交叉的雙手拉向正前方 (發動力在右側)。兩臂呈長圓形,兩手呈右高左低的斜面,拇指高與眼相平,身體呈正面站立。
4.上半身向右轉,交叉之雙手向右劃弧到體右側,面向右方,與正前方成90度角。
5.左肋鼓盪,同時上半身向左轉,用左肋帶動左肩、左肘,將交叉之雙手拉向正前方。兩手至正前方,兩臂呈長圓形,兩手呈左高右低的斜面。保持拇指高與眼相平,上半身復原,面向前方。左右反覆十八次。
二、動作要領
此式動作均用弧形運動,故練時要避免直線動作。且軀幹的轉動不是硬性規定,而是靈活運用。初練時,注意兩臂圈成的圓弧拉長與回縮,主要是依形而動。熟練後,要以意帶氣,以氣帶形。注意從丹田前面鼓盪至脅肋,連及肘臂,此時是臂隨身動。
三、功用
身體兩側為少陽經脈經過之處,其氣弱,故脅肋部的抗禦力量較身體別處為弱,此式專練意氣鼓盪,使之充實兩肋,進而達於兩臂,故可使脅肋、兩臂堅實。其功用與鐵鞭捶肋相仿佛。此式又可用於肝膽、胸肋等疾病的治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