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跌腳舞

跌腳舞”是祿勸、武定民間十分流行的自娛性集體舞,以竹笛音樂為伴奏,舞蹈以腳的動作為主要動律,即以腳跺地和舞者相互鬥腳,故此得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跌腳舞
  • 外文名:Drop foot dance
  • 類目:娛樂活動
  • 民族:彝族
“跌腳舞”是羅婺祿勸、武定討親嫁娶、逢年過節等喜慶場合必不可少的主要娛樂活動。在民間,只要笛子一響,無須召喚,人們就會隨之起舞,舞者不限,少則十幾人,多則幾十、幾百、甚至上千人。在民族村寨,不管誰家操辦喜事,本村以及鄰近村寨的人,到了晚上就會不請自來,匯聚到一起,放歌起舞,為之助興。當笛子師傅吹奏跌腳舞曲時,人們毫不拘束地上場舞起來。參舞者有小至七八歲的兒童,老到年逾花甲的長者,有的年輕父母甚至背著小孩上場,到了這種場合,真可謂“笛子響,腳板癢”。幾遍音樂之後,好客的主人會將自製米白酒和小鍋酒斟來敬客人,酒過幾巡,人們隨著清脆的竹笛聲,在朦朧的酒意中狂歌醉舞,猛烈地跺腳起舞,有震撼大地之氣勢,整個山寨沉浸在歡樂之中,一直跳到次日天明。
“跌腳舞”主要是一至八腳的集體舞和模擬動物舞兩大類。一至八腳是主體部分,模擬動物舞穿插於其中,一至八腳就是以腳跺地的次數定它為幾腳,“一腳”,其動作是腳跺地一次,“二腳”是跺地兩次,以此類推,“八腳”就是八次。跳跌腳舞時,一般是從一腳跌至八腳順著跌完,而每一腳都要重複數遍。由於“跌腳舞”動作力度大,幅度大,將一至八腳跌完,中間必須要有休息時間,否則舞者體力難以支撐。模擬動物舞就是在休息的間隙,由幾個人模仿動物的動作手舞足蹈取樂的舞蹈,它也是有規律的動作和音樂,並非亂舞亂跳。模擬動物舞很多,現收集到的有“公雞鬥腳(啄架)”、“斑鳩吃水”、“石蚌跳”、“猴子沖碓”、“老鴰跌腳”等。除了以上兩類外,還有一些介於這兩者之間的舞蹈,如“卷蓆子”、“兩腳半”、“姑娘腳”、“一邊跺兩腳”等等,它既不屬於一至八腳的範圍,也不屬模擬動物舞,但它均為集體舞,其中的“卷蓆子”是跌腳舞的開場舞,不管在什麼場合都得先跳,它實際是邀約和組織隊伍的舞蹈,隨著舞者的逐漸增多,就開始從一腳跌至八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