彎道駕駛技巧

由於汽車轉彎時產生離心力,所以彎道駕駛存在一定的危險性,需要一定的駕駛技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彎道駕駛
  • 外文名:Turns driving
  • 生活:彎道駕駛原理和技巧
彎道駕駛,彎道行駛技巧,

彎道駕駛

在轉彎時車會產生離心作用,上坡時車速較慢,離心作用較弱,同時車身重心後移,令轉向不足的程度減小,車頭方向會比較好控制;下坡時,情況正好相反,由於車速快,離心作用強,車身重心前移,轉向不足的程度增加。在這種情況下,汽車如果不能在入彎前有效減速,甩出車道的可能性便較大。
道路過彎時,路線的選擇非常重要。一般選擇外-內-外的過彎路線。過上坡彎路時,一般採用稍松油門,或將變速箱掛入低檔,以保證轉彎加速時的牽引力。汽車下坡時,要做到充分減速,一是頻繁踩制動踏板,二是將檔位置於2檔或3檔,最好是兩種方式同時採用,充分利用發動機制動降低車速。下坡轉彎時,前輪與路面間的附著力的大小非常關鍵。因此,除了不宜猛踩剎車之外,還應避免突然打轉向盤這類危險動作。
正確控制轉向盤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儘量避免反手打轉向盤或雙手交叉的動作,因為這樣不利於修正行車路線。正確的動作是,在轉彎時以一手拉、一手推的交替方式操作轉向盤。

彎道行駛技巧

保持“外—內—外”的轉彎路線
轉彎時既安全又省時的路線是“外—內—外”。在高速行駛時,轉彎前應該先靠外線行車,到中間時靠內線,然後再切回外線。這是因為,在轉彎前要想不減速而又不希望產生太大的離心力便轉過去的話,就要充分利用道路兩邊的路幅,儘量以越趨於直線越好的大弧度來轉彎,所以,在轉彎開始前要靠外線,進入的時候要靠內線,最後再靠外線行駛,即要保持“外—內—外”的轉彎路線。
掌握“慢進快出”的原則
駕車時,轉彎的路線選擇是相當重要的,特別是高速駕車又遇到急轉彎路段的時候。有不少開車人總愛以“快進慢出”的方式轉彎,雖然這些駕駛者都知道進入彎道時應該先減速,但是往往都慢了點,時間沒有抓準,總是在車子已經快進入彎道之後,才開始剎車,而此時方向盤與剎車同時作用,不僅制動不足,方向盤也不容易旋轉,結果可能造成車子越過中心線,威脅到對面的來車。而當車輛要出彎的時候,速度又因受到剎車的作用而開始降低,發動機的轉速也跟著跌下來。在扭矩輸出不足的情況下踩油門,只會讓發動機產生顫抖,無法立即加速,演變成只能緩慢行駛的狀態。一般人都不明白這種現象是因為自己的駕車技術有問題,相反還認為是車子的馬力不足所致。
事實上,轉彎時一定要秉持著“慢進快出”的原則。在還沒有進入彎道,仍然保持直線行駛時,先踩剎車讓車子減速,若是急轉彎,還需先降一擋;當進入彎道之後,立即重踩油門,此時因為車輛加速會使重心後移而讓車頭稍微浮起,方向盤變得較輕,後輪也會出現少許的橫向側滑,車子就可以簡單轉彎;當看到彎道的終點,並確認路況安全之後,將方向盤迴正,加油門就行了。
在這種“慢進快出”的方式之下,車體平穩,很少傾斜,看起來似乎很慢,但實際上卻快得很,只需要極短的時間便能夠安全轉彎。有一點要記住,用力控制車輛轉彎的不是方向盤而是油門,方向盤只是用來選擇轉彎路線及修正路線之用。
利用以上兩原則的轉彎實例
知道了要保持“外—內—外”的轉彎路線和“慢進快出”的轉彎原則,還要會在實際中使用。下面通過介紹四種彎道的轉彎實例來給大家具體說明該如何運用這些技巧。
1.普通90°彎。如圖一所示,在A點之前要先儘量將車子往外靠,並踩剎車充分減速;B點代表著這個彎道的過彎點,從A點到B點之間要儘可能向內靠,並在B點的位置過彎;過了出彎點,並確認前方的路況安全以後,大約在C點的位置加油門出彎。
2.大S形彎道。如圖二所示,這個大S形的彎道,前面是一個較緩的彎道,後面則緊接著一個90°的急彎。在進入彎道前,同樣要先將車子往外靠,在A點之前除了必須充分減速之外,同樣還要事先決定好過這兩個彎道的路線。在前後兩個彎的過彎點,以最接近的方式通過,在這期間千萬記住不可踩剎車,完全靠油門來控制過彎的速度,或以方向盤來修正過彎的路徑。在通過第二個B點時,再切出去靠外線,在C點的位置加速出彎。
3.小S形彎道。如圖三所示,這個小S形彎因為兩個彎的弧度較小,也較接近,所以轉彎的路線應儘量取直線。同樣的,在A點之前先將車子的速度減到適當的範圍內,並向外靠;保持適當的速度通過兩個B點,在過了C點之後,靠到路面外側,並加速離開。
4.U形彎。如圖四所示,過這樣的U形彎與一般的彎不同,在A點之前除了往外靠到路面外側之外,仍然要充分減速,而這些動作都要在A點之前完成,記住“慢進快出”的原則,即使到了轉彎之處,也先別急於轉方向盤,等車子快接近彎路盡頭的時候,再急轉方向盤,往出彎點B點處,同樣儘量靠邊過了B點之後,繼續保持原來的路線向外靠,到了C點之後加速出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