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陀寺位於保路彌陀寺路53號。彌陀寺內建築自清代至民國陸續建成,大都為磚木結構,一至二層,既有中式傳統寺廟風格的大殿、僧房等,也有清水磚牆中西合璧風格的藏經樓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彌陀寺建築群
- 地址:保路彌陀寺路53號
彌陀寺位於保路彌陀寺路53號。彌陀寺內建築自清代至民國陸續建成,大都為磚木結構,一至二層,既有中式傳統寺廟風格的大殿、僧房等,也有清水磚牆中西合璧風格的藏經樓等。
彌陀寺位於保路彌陀寺路53號。彌陀寺內建築自清代至民國陸續建成,大都為磚木結構,一至二層,既有中式傳統寺廟風格的大殿、僧房等,也有清水磚牆中西合璧風格的藏經樓等。彌陀寺位於保路彌陀寺路53號。早時杭州有"東南佛國"之稱,...
彌陀寺是位於山西省榆社縣的寺廟。歷史沿革 有1600餘年歷史的古代石建築群彌陀寺是我國北方一個彌足珍貴的魏晉文化遺蹟,位於太行山西麓榆社縣、祁縣交界處的悟雲山深處。彌陀寺始建於公元四世紀十六國時的石勒時期。建興四年(316年),石勒與西晉并州刺史劉琨戰於綿山、悟雲山一帶,死傷無數,石勒痛惜將士,乃設壇...
蓬萊閣道教建築群,座落在蓬萊縣丹崖山巔。以其膾炙人口的神話傳說、罕見的自然奇觀“海市蜃樓”和巧妙的建築選址而聞名於世。始建於宋嘉祐年間(1056—1063),明代擴建,清代又重修。占地約32800多平方米,由龍王宮、天后宮、蓬萊閣、三清殿、呂祖殿和唯一的佛教建築彌陀寺等六個單位組成,分中、西、東三條軸線...
17.古代建築上的精華——斗拱 40 18.古代建築組群的傑作——閣道、斜廊與飛廊 43 19.“工字殿”與三殿制度 46 二、寺院·廟宇 1.彌陀寺法王宮大額式梁架之特色 51 2.北齊時期的一座佛殿 53 3.中嶽現存十大寺院之一——會善寺考察簡記 55 4.在介休廣濟寺所見魏唐建築形象 60 ...
留下的軍營建築:沙家浜團的杭州營地 約園:有藏書樓之稱的花園別墅 彌陀寺:隔絕了塵世浮華的寺廟舊址 風木庵:“家藏八千卷門臨七二峰”杭大新村:西溪濕地的文化名人群落 第四章 上塘河、勝利河流域 水星閣:四水環繞的地標建築 富義倉:擁有百年歷史的大糧倉 霞灣巷老宅:極具水鄉米行特色的歷史建築 傅家...
現為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目錄 第一講 陝西地區 1.富平城台 2.魏長城烽火台 3.西周宮室建築遺址 4.秦始皇阿房宮 5.唐代三大陵 6.長安大興善寺 7.長武昭仁寺大雄寶殿 8.韓城彌陀寺大額式建築 9.洋縣智果寺 10.慈恩寺大雁塔 11.鳩摩羅什塔 12.玄奘塔 13.禮泉香積寺塔 14.扶風法門寺塔 ...
建築布局 蓬萊水城內外建有碼頭、平浪台、防浪壩、水師營地、燈樓、炮台、敵台、水閘、護城河等軍事設施,形成了嚴密的海上防禦體系。蓬萊閣建築區主要由呂祖殿、蓬萊閣、三清殿、天后宮、龍王宮、彌陀寺等建築組成。主體建築蓬萊閣雄居丹崖之頂,兩側有觀瀾亭、賓日樓、避風亭、臥碑亭、姜公祠等建築。閣西側有...
主要地質景觀有:青龍山恐龍蛋化石群、彌陀寺“鄖陽人”遺址、韓家洲江心島、紅寨子五級階地、土廟嶺沖積扇、鄖陽斷 陷盆地。公園分鄖陽地址博物館和湖北恐龍蛋化石群遺址公園兩部分。主要有鄖陽地質博物主題廣場、恐龍蛋化石地質遺蹟長廊遺蹟展示園、“白堊紀森林公園”、生態地學科普館、恐龍遊樂園、農耕園等景點。發展...
蓬萊閣為“中國古代四大名樓”之一,創修於宋嘉佑六年。它與彌陀寺、龍王宮、子孫殿、天后宮、三清殿、呂祖殿等古建築共同構成一個占地32800平方米、建築面積18960平方米的古建築群。嶗山,位於青島市東部的嶗山區,距市中心40餘公里。是聞名遐邇的海上名山,國務院確定的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嶗山地處北緯...
學堂梁子遺址原與北面低山相連,由於白家溝的切割作用,使之成為東西走向的一條土崗。崗上原建有彌陀寺國小,因名學堂梁子。“鄖縣人”1989年、1990年,學堂梁子遺址先後出土2具古人類頭骨化石,年代距今80萬年至110萬左右,屬於直立人,被學術界命名為“鄖縣人”。保護措施 2001年6月25日,學堂梁子遺址被中華...
建築格局 蓬萊閣是由白雲宮三清殿、呂祖殿、蘇公祠、天后宮、龍王宮、蓬萊閣主體建築、彌陀寺等幾組不同的祠廟殿堂、樓閣、亭坊組成的建築體,統稱為蓬萊閣,總占地面積328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8960平方 米。主要建築 蓬萊閣 綜述 蓬萊閣主體建築在蓬萊閣建築群後部居中,閣高15米,坐北朝南,為雙層木結構樓閣...
整座寺廟古樸莊嚴,是千佛山的主體建築。山門朝西,門樓上黑色大理石上雕刻著已故中國佛教協會主席、書法家趙朴初題寫的“興國禪寺”四個字。大門兩側刻有清末秀才楊兆慶的一副對聯:“暮鼓晨鐘,驚醒世間名利客;經聲佛號,喚回苦海夢迷人。”寺內東側是大雄寶殿,供奉著佛祖釋迦牟尼塑像,兩側菩薩、羅漢侍立,南北側...
20世紀70年代末,蘇州先後全面整修了寒山寺、耦園(一期)、北寺塔院(一期)、天平山莊古建築群、鶴園等園林,修復天香小築、網師園雲窟、王鏊祠堂、虎丘頭山門,並重建小吳軒等古建築,新建東園、虎丘萬景山莊。1981年,蘇州市園林處升格為蘇州市園林管理局。20世紀90年代,蘇州市先後修復半園(北)、藝圃住宅、...
第三節 琅琊寺建築群 一、韋馱殿 二、明月觀 三、明月橋 四、明月池放生池 五、大雄寶殿 六、藏經樓、念佛樓 七、振宗堂 八、祗園 九、三友亭 第四節 醉翁亭建築群 一、醉翁亭 二、意在亭 三、影香亭 四、古梅亭 五、洗心亭 六、二賢堂 七、寶宋齋 八、馮公祠 九、醒園 第五節 道觀、山寨 ...
大雁塔北廣場北起雁塔路南端,南接大慈恩寺北外牆,東到廣場東路,西到廣場西路,東西寬218米,南北長364米,占地100餘畝,建築面積約11萬平方米。整個廣場由水景噴泉、文化廣場、園林景觀、文化長廊和旅遊商貿設施等組成,以大雁塔為中心軸三等分,中央為主景水道,左右兩側分置“唐詩園林區”、“法相花壇區”、...
全寺建築面積千餘平方米,有大殿二,東西側廂房十餘間。“文化大革命”時移作他用。後歸復。1987年,開放寺院,定為佛教活動場所。1989年,修葺大殿。有僧21名,住持本耀。五泄禪寺 寺址諸暨西北23公里,五泄山七十二峰處。唐元和三年(808),為迎曹溪第四代靈默禪師建。初名三學(戒學、定學、慧學)禪院...
蓬萊閣天后宮位於山東省蓬萊閣景區內,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建築群。天后宮始建於宋崇寧年間(1102-1106年),幾經擴建與重修,現為北方最大的天后宮之一。建築群呈南北朝向,由四進院落組成,包括正門、鐘鼓樓、戲樓、前殿、垂花門、東西廡、正殿及耳房、後殿等。鐘鼓樓內立有三塊重要碑記,記載了蓬萊閣的歷史變遷。...
唐貞觀年間(627-649)易名彌陀寺;南宋端平年間(1234-1236)更名為崇寧萬壽禪寺,是武漢現存最古老的寺院。淨土宗、禪宗、密宗,多宗會聚,在歷史上曾得到唐文宗等十位皇帝和六位王侯的大力護持,是最具典範的皇家寺院。寺內殿宇樓閣依山而建,層疊有致,隱現自然,古樸莊嚴,方圓165畝,面積最大。建築風格 如果把...
長島歷史博物館落址在南長山島黃山腳下,是一座古樸典雅的仿古園林建築。館內展出的文物有舊石器時期的打制石器,新石器時期的彩陶,商周青銅器,漢代的漆器、唐代三彩,宋代瓷器以及明清文物等。發展歷史 長島歷史博物館落址在南長山島黃山腳下,是一座古樸典雅的仿古園林建築。這座深幽靜穆的古式建築群,目前主要分幕...
神農架自然展覽館位於神農架世界地質公園官門山園區,始建於2008年,占地2.6公頃,建築面積8575平方米,於2011年試運行,2013年4月正式開館。神農架自然展覽館設有地質博物館、科普電影館、地貌館、歷程館、奇石館、書畫館、生物館、科考館、民俗館9個主題館以及野人洞、弧幕影院和茶廊等附屬設施,全面展示了神農架...
第四節古建築遺址 五峰山山頂遺址 風水台 第五節古建築 方山寺古建群 興化寺後殿 楊禧廟後殿 楊禧廟前殿 香嚴寺塔 城隍廟上殿 興國寺大殿 祥符村城門樓 薛家民居 鼓樓 鐘樓 第六節寺廟遺址 文廟遺址 三佛寺遺址 化度寺遺址 北寺遺址 太白廟遺址 太白寺遺址 龍崖寺遺址 甘泉寺遺址 吳山寺遺址 洪教院遺址 方...
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位於湖北省西北部,隸屬十堰市武當山特區管轄。武當山國家地質公園園區以武當山為主體,是一座集科學研究、科普教育、旅遊觀光、休閒度假、養生保健、自然生態景觀與古建築群相交融等具有美學價值於一體的綜合性地質公園。通過驗收 國土資源部地質公園審查驗收專家組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田明中、中國...
從西門、正門或馬道門入:人間蓬萊坊(正門)→彌陀寺→人間仙境坊→龍王宮→子孫殿→天后宮→碧海丹心石刻→三清殿→呂祖殿→觀瀾亭→普照樓→賓 太平樓日樓→蘇公祠→臥碑亭→避風亭→蓬萊閣主樓→索道門出。從索道門入:避風亭→蓬萊閣主樓→臥碑亭→蘇公祠→賓日樓→普照樓→觀瀾亭→呂祖殿→三清殿→碧海...
望海樓位於劉公島博覽園內的西北角,原是唐朝時期劉公島上的一處建築,如今看到的這座望海樓是復原景觀。望海樓地勢高曠,周圍遍布曲盤虬蔓的蒼松,登上頂部,東眺大海,一覽無餘。眼望周圍群山黛翠,腳下澗底白雲涌動,古樸莊嚴的華嚴寺,隱藏在青松翠竹之中,不由使人飄飄欲仙,大有絕塵之想。在望海樓有幾塊...
縣館藏定級文物),其中:鰺魚河鎮大山包古人類居住遺址、劉家灣古人類生活遺址、老街龍井;新街鎮者堡土司衙門遺址、清代貞節牌坊;大崇鎮滇山入川遺址;老君灘鄉汪家坪鹽井遺址、魚壩灘紅軍渡遺址;鐵柳鎮洪門渡紅軍渡江遺址;姜州鎮清代建築(現姜州學區)、顧家營橋、炎帝宮、天主教堂;小壩鄉彌陀寺、太安橋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