彌勒市地震局

彌勒市地震局

彌勒市地震局是彌勒市人民政府直屬事業單位,為正科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彌勒市地震局
  • 上級單位:彌勒市人民政府
主要職責,內設機構,辦公信息,相關介紹,

主要職責

(一)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央、省委、州委、市委關於防震減災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組織擬訂相關規章和規範性檔案,並監督檢查其執行情況。
  (二)組織擬訂全市防震減災工作規劃,制定全市防震減災工作年度計畫,並組織實施。
  (三)負責規劃和建立地震監測預報工作體系;按照全國、全省、全州地震監測台網(站)建設規劃,協助做好全市地震台網(站)及信息系統建設,實現資源共享;制定全市震情跟蹤工作方案並組織實施;管理全市地震監測、地震預測、震情監視跟蹤和地震群測群防工作;會同有關部門依法保護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
  (四)會同有關部門建立震災預防工作體系;負責全市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評價監督管理工作;負責管理全市地震災害預測;負責全市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的指導、協助、督促工作。
  (五)負責破壞性地震發生後的震情速報、餘震監測、震後趨勢判定及地震資料和信息的管理;參與震後地震科學考察與地震災害損失評估、災區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災區恢復重建規劃擬訂等工作。
  (六)承擔全市地震行政複議、行政訴訟工作;負責地震技術標準的宣傳、貫徹、實施和執行監督。
  (七)完成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地震部門交辦的其他任務。

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負責地震局日常運轉工作;負責年度工作計畫、總結、規章制度擬訂和文秘、會務、人事、財務、統計、檔案、保密、信訪、退休人員管理及車輛管理等工作;聯繫協調各級地震部門之間、局各科室之間、本局與其他部門之間的工作。
  (二)監測預報科
  負責全市地震台網(站)及信息系統建設;負責擬訂全市震情跟蹤工作方案並組織實施;管理全市地震監測、地震預測、震情監視跟蹤和地震群測群防工作;負責破壞性地震發生後餘震監測、震後趨勢判定及地震資料和信息的管理;負責全市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保護工作。
  (三)震害防禦科(政策法規科)
  負責防震減災規章、規範性檔案的擬訂和貫徹落實工作;負責全市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評價監督管理工作;牽頭做好全市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的指導、協助、督促工作;承擔全市地震行政複議、行政訴訟工作;負責地震技術標準的宣傳、貫徹、實施和執行監督;參與震後地震科學考察與地震災害損失評估、災區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災區恢復重建規劃擬訂等工作。

辦公信息

辦公地址:彌勒市彌陽鎮路馬黑(市委黨校旁)
辦公時間:法定工作日(上午8:00—11:30,下午14:00—17:30)

相關介紹

一、歷史沿革
1971年4月彌勒縣抗震辦公室成立,同年7月更名為彌勒縣地震辦公室。1985年更名為彌勒縣地震觀測站,後又改為彌勒縣地震辦公室。2001年6月25日升格為彌勒縣地震局,正科級事業單位。2013年4月彌勒縣地震局變更為彌勒市地震局。彌勒縣抗震辦公室成立時編制3人;1996年定編6人;2006年定編8人; 2016年定編9人,其中:公務員2人,高級工程師2人,工程師2人,助理工程師2人,職員1人。1971年至2008年在老縣政府辦公樓辦公;2008年至2014年在縣(市)政府行政中心一樓辦公;2014年8月至今在本局購地自建的業務辦公樓獨立辦公(市委黨校旁)。
二、地震監測預報
1971—1988年,彌勒縣地震監測儀器多為土簡儀器,唯有FD—105K水氡測試儀相對先進。1990年1月1日正式將建成的梅花溫泉地震地下流體綜合觀測站投入使用,填補了滇南地區地震地下流體觀測的空白。後來該站因城市建設需要被廢棄,2003年重新在彌陽鎮彌東哨村選址並建設了614米的地下流體地震觀測井,2004年1月1日投入使用。近年來,通過改造提升、更新、增設,地震監測涵蓋了水位、水溫、氣氡、氣汞、測氦、氣象三要素、強震動台、斷層二氧化碳氣體、ATG-6138M痕量汞線上自動分析等手段,實現了資料採集、分析處理、上報自動化、規範化和網路化管理。同時,全市巨觀觀測點由原來的7個增至13個,通過宏微觀對比觀測,極大地提高了我市前兆地震觀測水平。
三、地震災害防禦
(一)強化地震科普知識宣傳,著力拓展防震減災客群面。近年來,彌勒市地震局在做好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軍營的防震減災知識宣傳中,針對農村和農民迫切需要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的實際,創造性地實施了“百村千戶”宣傳行動,採取上下聯動、領導帶頭、劃片包乾、直接入戶和一介紹、二談心、三觀察、四講解、五示範、六演練、七解答、八致謝方式,直接面對不同群體持續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和逃生避險應急演練,其覆蓋面、客群面逐年得到延展。
(二)強化抗震設防管理,不斷提升抗震設防能力。按照“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授權必須為”原則,以“一辦兩審三簽發”方式,從2010年開始,抗震設防管理正式納入了政府重要建設工程並聯並行審批環節,抗震設防管理步入了正常化、規範法的管理軌道。2013年對三個違法建設項目執行了行政處罰。2010年以來,全市共審批一般建設工程項目406個、重要建設工程項目50個。
四、地震應急管理
2015年指導修訂和彙編完成了市、鎮、村三級地震應急預案,編制印發《彌勒市地震群測群防隊伍工作手冊》。投入足額資金配備地震局應急救援物資、器材、設備和幹部職工個人裝備。完善和嚴格執行值班備勤和信息互聯互通。全市建立了市、鎮、村、組四級地震應急隊伍。從2015年起,市政府將地震群測群防隊伍崗位補貼列入財政預算,極大地推進了地震群測群防隊伍建設,涵蓋市、鎮、村三級的地震群測群防隊伍正式步入了規範化、準專業化管理軌道。2016年市委組織、市地震局首次進行了市級層面的地震群測群防隊伍業務培訓,為防震減災工作直接持續服務民眾搭建了穩固平台。
五、工作業績
彌東哨觀測站自投入觀測以來,水位、水溫、氣氡、氦氣、氣汞、測震、監測預報、強震動台、綜合評比在每年全國、省、州地震部門的評比中,均能獲得先進集體、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等多項榮譽稱號。特別在2015年,彌勒市地震局榮獲了全國防震減災工作先進單位、紅河州依法行政單位、彌勒市效能考核一等獎,局長陳家友同志被評為全國市縣防震減災人員考核先進工作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