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彈道飛彈飛行試驗
- 性質:對飛彈的全面試驗
彈道飛彈飛行試驗,指為獲取彈道飛彈的彈道和工作狀態等數據,在飛彈試驗靶場進行的飛彈飛行試驗。基本任務是檢驗飛彈武器系統的設計方案、戰術技術性能、成批生產的武器質量以及使用操作性能等。內容簡介彈道飛彈飛行試驗,指為獲取彈道...
2016年8月24日早晨,韓聯社報導,朝鮮今日5時30分許發射了一枚潛射彈道飛彈。稍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表示這枚飛彈落入了日本“防空識別區”。這是朝鮮首次成功進行潛射彈道飛彈飛行全過程試驗,此前朝鮮的多次試驗均未取得完整成功。朝鮮...
除潛地飛彈的水下發射試驗外,一般發射首區多選在陸地(見發射區),末區則根據試驗射程的要求選在陸地或海域。1980年 5月中國大型運載火箭發射的末區選在太平洋海域(見圖)。飛行試驗用的彈道可以是常規彈道,也可以按照試驗目的和首...
戰術飛彈批檢試驗戰術技術指標 總體上,戰術飛彈可分為三大類型: 防空飛彈、飛航飛彈和戰術彈道飛彈。根據戰術飛彈的分類,參照各類飛彈主要質量特徵參數,一般選取攻擊目標階段的單發命中機率或命中精度作為批檢試驗的戰術技術指標。單發命中...
這種洲際彈道飛彈被命名為東風5型。東風5型洲際地地彈道飛彈首先在中國本土進行了短射程的特殊彈道實驗,1971年7月,開始組織進行洲際地地飛彈的首次低彈道飛行試驗,由於受到文革的嚴重干擾,飛彈質量問題較多,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親自赴現場...
RT-23彈道飛彈1982年10月,RT-23彈道飛彈進行了首次飛行試驗,1987年開始服役。在第四代戰略飛彈中,SS-24的設計可以說是別具一格。它是一種三級固體洲際彈道飛彈,由巴甫洛夫勒機器製造廠製造。 1982年10月26日,首次從普列謝茨克發射,...
助推彈發射試驗主要驗證飛彈的一、二級分離,初始彈道與控制特性,氣動外塑和發射設備的協調等。自控彈發射試驗主要驗證飛彈在自控飛行階段的飛行速度、控制特性、推阻特性並驗證飛彈的動力骯程(射程)。自飛彈發射試驗驗證飛彈全程飛行控制...
2017年5月30日,美國國防部飛彈防禦局宣布,美軍首次洲際彈道飛彈攔截測試獲得成功。2022年3月24日,朝鮮成功試射新型洲際彈道飛彈“火星-17”。報導稱,這枚飛彈的最高射高為6248.5千米,射程為1090公里,在飛行約67分鐘後,精準降落在...
直到1993年5月,朝鮮才成功發射了蘆洞飛彈,據說這次試射邀請了伊朗官員參觀,飛彈向日本海方向發射,這很可能是一次高彈道試驗,因為試射的射程僅有500千米而不是1000千米以上的標準射程,縮短射程估計是出於避免外界關注施壓。蘆洞飛彈試射...
同年5月,美國空軍成立MGM-134A彈道飛彈“侏儒”計畫局,確定主承包商為馬丁·馬麗埃塔集團戰略系統公司。1986年,MGM-134A彈道飛彈項目的全面研製階段開始。1989年5月11日,MGM-134A彈道飛彈的首次飛行試驗,結果失敗。1992年4月8日,...
1976年,M-4彈道飛彈結束預研階段,同時提出初步設計方案並開始工程研製。M-4飛彈的研製過程被分為三個階段,首先設備研製及地面檢測設備性能試驗階段,曾在地面進行了飛彈發射,級間分離,彈頭釋放等模擬試驗,其次是飛行試驗階段,最後為...
飛彈設計之初為單彈頭,後改進可攜帶多彈頭。1982年10月開始研製到1987年12月完成,共進行23次飛行試驗,1983年2月和5月的兩次飛行試驗獲得成功。1985年裝備部隊後,該型號還在繼續進行系統改進飛行試驗。製造服役 RT-2PM彈道飛彈的彈體...
首次擁有具有實戰能力的核彈道飛彈以及由本土攻擊敵方的遠程打擊能力。2009年電影《錢學森》中出現有東風-2彈道飛彈1962年首次發射失敗以及1966年東風-2A型彈道飛彈裝載核彈頭的兩彈結合試驗畫面。
1955年1月,美國軍方按照戰略飛彈評估司令部的報告,正式啟動SM-65彈道飛彈的技術設計和試驗工作。該飛彈由通用動力公司康維爾分公司負責研製,武器系統編號為WS-107A-1。1957年6月11日,SM-65彈道飛彈進行首次發射、飛行試驗。由於發動機...
1963年6月,LGM-25C彈道飛彈結束飛行試驗,累計發射試飛35次,解決了若干技術問題(其中縱向振動問題最大)。1963年10月,馬丁公司宣布LGM-25C彈道飛彈可供使用。列裝入役 1963年12月,LGM-25C彈道飛彈陸續裝備部隊,取代HGM-25A彈道飛彈...
低空高速飛行對子彈的影響 某彈道飛彈子母彈頭戰鬥部採用中心管式強力徑向拋撒的方式釋放子彈,子彈為旋成體彈身加摺疊式穩定尾翼氣動布局,在飛行試驗中,出現了子彈尾段結構損傷的局部故障,暴露出子彈穩定裝置不適應拋撤和飛行環境的缺點...
3)動力裝置是飛彈飛行的動力源。飛彈的動力裝置常用固體或液體火箭發動機,有的用渦輪風扇或渦輪噴氣發動機、混合推進劑火箭發動機、衝壓噴氣發動機。巡航飛彈通常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助推,渦輪風扇或渦輪噴氣發動機巡航。彈道飛彈一般用固體或液體...
1955年,美國軍方與飛彈研製主承包方馬丁公司簽訂研製契約。1959年2月6日,HGM-25A彈道飛彈首次飛行試驗獲得成功。其後HGM-25A彈道飛彈共進行了65次研製性飛行試驗,其中成功40次,部分成功6次,失敗19次,成功率為70%。列裝入役 1962年...
2001年12月18日,UGM-96A飛彈進行了最後一次發射。2005年,UGM-96A飛彈全部退役。技術特點 氣動結構 彈型 UGM-96A彈道飛彈是三級固體飛彈,由彈體、推進、制導與飛行控制、再入等分系統組成,彈體呈圓柱形,無尾翼,頭部為卵形。結構 ...
1982年9月,LGM-118飛彈推進系統的飛行驗證試驗完成。1983年6月,LGM-118飛彈首次飛行試驗完成。1984年,LGM-118彈道飛彈項目轉入全面研製與生產階段。1985年8月,LGM-118彈道飛彈首次從地下井內成功發射,是該飛彈的第九次飛行試驗成功...
當巡航飛彈飛越各試驗靶場上空時,由地面測控設備將測量數據通過專門通信線路或中繼飛機,實時傳到指揮控制中心。參試裝備 戰斧巡航飛彈靶場試驗 巡航飛彈飛行試驗的飛行高度低、距離遠、彈道多變,測控手段和組織指揮的難度大。靶場配備了先進的...
R-36M彈道飛彈(俄文:Р-36M,英文:R-36M,SALT:RS-20,美國國防部及北約代號:SS-18 Satan "撒旦")是俄羅斯在蘇聯時期研製的多彈頭洲際彈道飛彈,是世界上體積最大、威力最大的現役飛彈。 [3] 該飛彈在編號上延續了R-36彈道飛彈,但...
進入垂直狀態後,飛彈下降至2400米。此後根據試驗計畫短時間(10秒鐘)啟動第一級發動機。飛彈向上爬升,飛行一段距離後濺落在海中。試驗驗證了從C-5A軍用運輸機上通過尾艙口用傘投的方法安全發射重31.8噸的洲際彈道飛彈的技術可行性。
1971年6月底從作戰型潛艇進行單發驗收飛行試驗。服役歷程 1971年12月,M-1飛彈定型服役,裝備“可畏”號和“可怖”號兩艘核潛艇,共32枚。每枚M-1飛彈的價格為0.94億法郎。 1975年退役,被M-2飛彈取代。技術特點 M-1彈道飛彈從...
飛彈的類型不同,試驗場的規模也不同。戰略飛彈和反飛彈飛彈的飛行試驗,通常在專用的飛彈試驗場進行;戰術飛彈的試驗場,雖有其自身特點,但多數是與常規武器試驗場合建。典型的彈道飛彈試驗場通常由首區(發射區)、航區和末區(彈著...
試驗系統 由於種種原因,航天導航制導與測控系統除特殊情況外,一般不單獨實施專門的飛行試驗,而是隨整個航天系統一起完成所賦予的飛行試驗任務。航天飛行試驗是一個複雜、龐大的試驗體系。以彈道飛彈飛行試驗為例,通常分為研製性飛行試驗...
飛彈的掛飛試驗一般按飛彈的實際飛行彈道規劃掛飛軌跡,除驗證飛彈性能外,通常還加入飛彈的發控過程,以完整考核飛彈從上電到發射,以及飛行及攻擊過程中武器系統的整體性能。目的 掛飛試驗主要是針對尋的導引頭所進行的外場飛行試驗。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