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彈琴蛙
- 拉丁學名:Babina adenopleura (Boulenger, 1909)
- 別稱:彈琴水蛙
- 二名法:Babina adenopleura (Boulenger, 1909)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綱:兩棲綱 Amphibia
- 目:無尾目 Anura
- 科:蛙科 Ranidae
- 屬:拇棘蛙屬 Babina
- 種:彈琴蛙 B. adenopleura
- 分布區域:台灣島以及中國大陸的浙江、安徽、福建等
形態特徵,分布及生境,生物學資料,
形態特徵
體長平均45毫米(雄蛙)及47毫米(雌蛙)。軀體較肥碩。頭長略大幹頭寬,頭部扁平,吻瑞突出於下唇,吻棱明顯。鼓膜大。犁骨齒為兩短斜行。舌後端缺刻深。皮膚較光滑,背側稽顯著,背部後端有少許扁平疣,腹面無滑,肛周圍有扁平疣。
雄蛙體長53~58 mm,雌蛙體長54~60 mm。頭部扁平,軀體較肥碩; 頭長略大於頭寬,突出於下唇; 吻棱明顯; 鼓膜與眼幾乎等大; 犁骨齒兩短斜行。皮膚較光滑,背側褶顯著,寬窄適中,背部後端有少許扁平疣; 背後部、體側及四肢背面有小白疣,在股、脛部者排列成縱行; 內跗褶顯著; 腹面光滑,肛周圍有扁平疣。指端略膨大,一般均有橫溝; 後肢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鼻孔或吻端,脛長約為體長之半,略短於足或等長,趾端吸盤較大,有腹側溝,趾間 1/2~2/3蹼,第四趾外側蹼超過第二關節下瘤。體背面多為灰棕色或藍綠色,有的個體有黑點; 兩眼間至肛上方多有淺色脊線; 體後端及體側有深色斑點; 四肢有橫紋。雄蛙第一指有灰色婚墊; 有扁平肩上腺; 有一對咽側下外聲囊; 背側有雄性線,腹側無。卵徑1.4 mm,動物極棕黑色,植物極乳白色。第30~35期蝌蚪全長55 mm,頭體長17 mm左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196%,背面棕黃色,尾部灰褐色,有細密斑點,尾末端尖; 唇齒式為Ⅰ:1+1/1+1:Ⅱ; 下唇齒外側排遠短於第二排; 下唇乳突兩排,其間距近,外排長呈須狀,中央部位有缺刻; 口角部有副突。
分布及生境
多生活於靜水池塘以及沼澤內隱蔽物下或池岸斜坡上。其生存的海拔範圍為480至1800米。棲息于海拔1800米以下的山區梯田、沼澤水草地、靜水水塘及其附近地方。白天隱匿、夜間外出覓食。於4-5月可採到浮於水面而成片的卵;它們也會作成淺泥窩,產下的卵在窩內鋪成單層。鳴聲"登登"悅耳,故名。
生物學資料
該蛙生活于海拔30~1 800 m山區的梯田、水草地、水塘及其附近。成蛙白晝隱匿於石縫間,陰雨天夜間外出活動較多,有的在洞口或草叢中鳴叫,“咕、咕、咕” 由 2~3聲組成,鳴聲低沉。該蛙捕食多種昆蟲、螞蟥、蜈蚣等。 4~7月為繁殖盛期,卵產於水田、水塘內或水溝之緩流處,卵呈團,浮於水面。每個卵膠囊內有卵1~4粒,每一卵群有卵囊200個左右,共產卵300~586粒。蝌蚪底棲,多分散活動,8月開始變態,變態完成的幼蛙營陸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