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歌

彈歌

《彈歌》是一首反映原始社會狩獵生活的二言詩,選自《吳越春秋》。這首詩描寫古人從製作工具到進行狩獵的全過程,歌謠句短調促,節奏明快,兩字一音步的短促節奏,與彈射迫促的音響相關聯;語言樸素有力,八個字組成四個動賓結構,概括出製造和使用彈弓的過程,又表現出與自然鬥爭的豪邁氣概。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彈歌
  • 作品別名:作彈歌
  • 創作年代:先秦
  • 作品出處:《吳越春秋》
  • 文學體裁:二言古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

作品原文

彈歌
斷竹,續竹;
飛土,逐宍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⑴彈(dàn)歌:一作“作彈歌”。彈:一種利用彈力發射的古老武器。
⑵飛:發出。土:這裡指泥制的彈丸。
⑶逐:追趕,獵取。宍(ròu):“肉”的古字

白話譯文

砍伐野竹,連線野竹;
打出泥彈,追捕獵物。

創作背景

此篇是上古歌謠(上古歌謠指產生於原始社會和奴隸社會早期的民間歌謠,是《詩經》以前人民的口頭創作,由於年代久遠,原始社會的口頭創作流傳到後世並被記錄下來的寥寥無幾)。上古歌謠在思想內容上的最大特色是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繫。在藝術形式上,作為古老的民間口頭創作,一般都具有字句簡短、語言質樸和節奏明快的特點。
《彈歌》選自《吳越春秋》,《吳越春秋》記載,春秋時期,越國的國君勾踐向楚國的射箭能手陳音詢問弓彈的道理,陳音在回答時引用了這首《彈歌》。《吳越春秋》為東漢趙曄所著,成書較晚,但從《彈歌》的語言和內容加以推測,這首短歌很可能是從原始社會口頭流傳下來而經後人寫定的。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全詩僅8個字,寫出了從製作工具到進行狩獵的全過程。
製作工具共分兩步。先是“斷竹”,即砍伐竹子。這兩個字指引,可以見到一群圍裹著樹葉、獸皮的原始先民在茂密的原始竹林旁正手拿骨刀、石斧在砍伐根根竹子。“續竹”是製作過程的第二步。歌中沒有交代“斷竹”後怎樣削枝、去葉、破竹成片,從畫面的組接上來講,從“斷竹”到“續竹”,中間已有所省略、承轉。所謂“續竹”,是指用野藤之類韌性植物連線竹片兩端,製成彈弓。至此,狩獵工具已經製成。以下便接寫打獵。
打獵也分兩步。先是“飛土”,把泥彈裝到弓上打出去。至於泥彈的製作過程,詩中也未作交代,但從“續竹”到“飛土”,可以想見還有一個製作泥彈的環節。“飛土”的目標,或是飛禽,或是走獸,一旦打中,便向獵獲物奔去。“逐宍”便是指追捕受傷的鳥獸。
根據社會發展史和古人類學的研究,人類學會製作弓箭之類狩獵工具,已是原始社會的新石器時代。那時的人類究竟怎樣進行生產勞動和生活的,只能向殘存的原始洞岩壁畫和上古歌謠以及考古發現中去探尋。在這一點上,這首古老的《彈歌》起到了活化石的作用。因為有了它,後人才得以窺見洪荒時代先民們生產與生活的部分生動圖景。
從藝術表現的角度來看,此歌雖僅簡短的八個字,卻包容了從製作工具到獲取獵物的全過程,對狩獵的藝術表現也比較成功。這種簡短是早期書面語言表達尚處於雛形的反映,然而審美具有歷史性,以今人的藝術鑑賞眼光來看,可以發現作者不自覺地運用了省略、多用和巧用動詞的表現手法。不僅每一句的主語“我們”都省略,更主要的是場景之中以及場景之間的次要過程也省略了。每句以一個動詞帶出,使畫面富於動感,且容易喚起對“斷”、“續”、“飛”、“逐”動作前後過程的聯想。此詩的語言兩個字一頓,節奏明快,凝重有力。韻字“竹”、“竹”、“宍”,以入聲“K”收韻,更增加了詩句的凝重感,聯想起先民們在極端低下的生產力條件和嚴酷的自然條件下,頗不輕鬆的勞動場面。

名家點評

南齊劉勰《文心雕龍·通變》說:“黃歌斷竹,質之至也。”
東北師範學大學教授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吳越春秋》所載越歌,率類漢篇。惟此歌質樸,殆是古代逸文。”
現代楚辭研究家游國恩《中國文學史》:“從它的內容和形式上看,無疑的這是一首比較原始的獵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