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震頻發期

2009年年末至2010年1月以來,全球多地接連發生強震,前有海地7.3級地震,後有智利8.8級地震,台灣高雄又在上周五發生6.7級地震。地震頻繁發生,中國地震台網中心的研究員孫世鋐近日在多個場合指出地球已進入強震頻發期,他的依據是對過去100年地震歷史資料的分析。

觀點,歷史數據,不可確定,

觀點

中國地震台網原首席預報員孫士鋐研究員認為,進入21世紀以來全球已發生過多次強烈地震,特別是2004年12月26日印尼9.0級地震和2008年5月12日汶川8級地震後,許多人都擔心太平洋板塊是否進入活躍期,“這次智利發生8.8級地震,加上2010年2月27日早晨發生的琉球地震,說明太平洋板塊的東部和西部都已經開始活躍,該板塊的運動已經增強,而印度洋板塊的活動也很強,這些都應引起人們的關注。”
孫士鋐表示,這幾年全球8級以上地震活動水平明顯偏高,與上20世紀前半葉地震活動水平基本相當,在20世紀前半葉時地震活動水平也較高,後半葉時相對較弱,進入21世紀後地震活動又有增強的跡象,“假如地震活動存在一個百年周期特徵,那么可能又一次進入了高震級地震活動頻發的階段。”
21世紀前10年地球地震頻繁發生,加之對“2012世界末日”預言的聯想,引起人們廣泛討論。類似孫士鋐學者認為地球進入強震頻發期的觀點不在少數。

歷史數據

20世紀100年前60年,全球發生8.5級以上地震是7次,也就是從1964年的阿拉斯加8.5級地震以後,在之後的四五十年里,全球沒有發生過一次8.5級地震。但自2004年底的印尼9.1級大地震以來5年多的時間,全球發生了4次8.5級以上的強震。
孫世鋐由此提出假設:強震可能存在一個百年周期,每一百年的前幾十年容易發生強震,後幾十年則相對平靜。不過他本人也承認,以我們地震觀察資料,歷史的尺度太短,僅僅由100年的資料來預測百年尺度的周期性也不夠科學。

不可確定

對於孫世鋐的觀點,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地震專家說,地震監測台網的建立和完善是近百年甚至近幾十年的事,因此地震研究水平和地震資料,很難得出這種百年周期的觀點。
長期從事地震觀測研究的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副教授雷軍博士告訴記者,最近幾年8.5級以上強震確實比較密集,顯示了比較強烈的地球內部運動,但他接下來話鋒一轉:“是不是說地震已經進入了一個強震頻發期,或者說公眾希望了解是否緊接著還會發生一系列如此巨大的地震,對此,實事求是地說,地球科學理論和觀測尚未能給出明確的結論。”
雷軍進一步解釋說:“地震活動有一個規律已經被大量的地震觀測發現,地震活動往往經歷一個相對平靜時期之後進入一個相對活動時期,反之亦然。因為地震特別是8.5級以上的巨大地震的能量需要相當長的時間才能積累起來。地震學家尚未發現地震從平靜到活動、從活動到平靜是經歷哪個地震、在什麼時候必然轉折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