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震區特大土石流防治工程效果評價與推廣套用

《強震區特大土石流防治工程效果評價與推廣套用》是由四川省華地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擔任主要完成單位,趙松江、李德華、李勝偉、郝紅兵、莫裕科、謝宇、趙崢、王勇、曹楠、劉鵬慧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強震區特大土石流防治工程效果評價與推廣套用
  • 主要完成單位:四川省華地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主要完成人:趙松江、李德華、李勝偉、郝紅兵、莫裕科、謝宇、趙崢、王勇、曹楠、劉鵬慧
  • 等級:二等
  • 獲獎序號:20190028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9-2-18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項目是在汶川“5·12”特大地震發生後,土石流災害頻發的背景下開展的,從2010年開始開展資料整理,2012年立項具體開展科研工作,至2015年11月完成審查,2016年7月成果資料歸檔,項目歷經5年時間。項目主要由四川省華地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牽頭完成。
1.主要技術內容
全面調查評價汶川地震區特大土石流活動特徵,研究土石流成災機理模式;系統總結汶川縣映秀鎮紅椿溝特大土石流治理工程和綿竹市清平鄉文家溝土石流治理工程的設計與施工經驗及其防災效果,建立土石流治理工程有效性和安全性評價體系,為四川、西藏、青海、雲南等西南山區土石流防治提供技術指導。
2.取得的主要創新成果
(1)揭示了強震區特大型土石流爆發成災的兩種啟動放大成災機理模式。在系統調查汶川地震區21條特大型土石流及治理工程效果的基礎上,總結了汶川地震區特大土石流的活動特徵,總結出了強震區特大型土石流“多點堵潰、揭底放大、多陣疊加”和“兩源分離、集中堵潰、集中放大”成災機理模式。
(2)首次在特大土石流治理工程採用軟基高壩、柔性排導槽、水砂分治關鍵技術並創建監測體系驗證了關鍵工程體系效果。針對新近特大型土石流堆積物結構鬆散承載力低、厚度較大、富水特徵,以及土石流爆發活動規模較大、活動特徵複雜的特點,在國內首次採用軟基高壩、柔性排導槽、水砂分治等關鍵創新技術,並通過對關鍵工程建立的監測體系,驗證了關鍵技術防治技術是成功的,相關技術得到了廣泛借鑑套用。
(3)創建了從降雨—物源啟動—過流—堆積—工程約束效應的全過程土石流治理工程效果對照分析評價體系。以紅椿溝和文家溝土石流治理工程為典型試驗場,建立了全面的工程防治效果運行監測網路,成功捕捉到10多次土石流或洪水活動,獲取了3個水文年的全面監測數據。從治理工程對土石流流量、流速、重度的調節作用,對物源穩固量,攔固工程庫區淤積物粒度與回淤縱坡關係,治理工程位移和沉降量等治理工程關鍵設計參數出發,揭示了土石流在工程約束條件下活動特徵和發展演化規律。
(4)建立了由防治目標、工程體系、關鍵工程、單體工程等多因子構成的工程有效性和安全性評價指標體系。
3.授權專利情況
針對特大土石流“軟基高壩、柔性排導槽”等關鍵防治技術,申請並獲得2項實用新型專利,分別為“土石流攔擋壩防沖消能結構”和“軟基柔性排導槽”,專利號分別為ZL2015 2 0688888.2和ZL2015 2 0688889.7。
4.技術經濟指標
(1)成本指標:本項目投入研究經費總計500萬元。
(2)質量指標:成果經中國地質環境監測院組織專家審查獲評為優秀,得分95分。
(3)效益指標:項目共獲得2項相關專利;2項技術成果被行業規範和指南採用;發表7篇研究論文;出版2部學術專著。建立了2處特大型土石流防治示範基地
(4)用戶滿意度指標:用戶滿意度98%。
5.套用推廣及效益情況
技術示範與推廣套用於四川、西藏、青海等地震災區50多處重特大土石流防治工程中(特大型21處),產生了5億元的減災效益,推廣套用工程區保護了7.5萬多人口的生命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