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準寺

強準祖拉康一般指本詞條

強準寺全名"強準祖拉康",有的書上叫"強真格給寺",位於日喀則地區吉隆縣邦興鄉,是一座木結構樓閣式建築,塔身方形,共有4層,層層出檐,逐層收分,每層均設門窗。塔高約16米,底層最大寬22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強準寺
  • 全名:強準祖拉康
  • 屬於:是一座具有1300多年歷史的古寺
  • 位於:日喀則地區吉隆縣邦興鄉
概況,建築,壁畫,文物,

概況

有的書上叫"強真格給寺",位於日喀則地區吉隆縣邦興鄉,是一座木結構樓閣式建築,塔身方形,共有4層,層層出檐,逐層收分,每層均設門窗。塔高約16米,底層最大寬22米。底層四周以木欄桿環繞成外環廊,廊周原設轉經筒108個。各層建築的壁上都繪有壁畫,至今大部分保存完好。門廊及底層外迴廊繪有釋迦牟尼像1000餘尊;第2層為護法神殿,其四壁繪有護法神像;第3層樓閣為該寺主體建築,主供高120厘米的鍍金強巴佛像,其左右供有鍍金佛像數尊,分別置於18個佛龕之內,佛殿及迴廊所存壁畫,是該寺壁畫的精華部分,大部分圖案清晰,色彩鮮明,所反映題材也十分豐富。
公元16世紀以後,該寺勢力漸衰,一度為本地格魯派桑丹林寺所轄,寺主也由桑丹林四9委派,桑丹林寺活佛嘎金意希堅贊亦曾任過強準寺寺主。現寺為1986年重修,現有喇嘛4人。

建築

強準寺,位於西藏日喀則地區吉隆縣吉隆鎮邦興村,吉隆鎮距縣駐地七十三公里。
強準寺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寺,屬格魯派。為松贊乾布所建重鎮神廟之一,亦稱「絳真格傑寺」、「降振格吉寺」。在吐蕃王朝松贊乾布時代,於漢地及尼泊爾分別迎請文成公主墀尊公主入藏之後,按照文成公主的「五行算圖」修建鎮邊及重鎮神廟,以鎮壓「羅剎魔女」及其他魔怪,在這批神廟中便有強準寺。據《西藏王臣記》載∶「在魔女的右肩上建察珠寺,在右足上建章丈寺,在左肩上建噶察寺,在左足上建仲巴寺等,這是鎮壓四邊的四大寺。又在魔女的右肘上建貢波布曲寺,在左肘上建脫扎空廳寺,在右膝上建絳真格傑寺,在左膝上扎東哲寺等,這是再鎮壓的四大寺。」
強準寺為木結構的樓閣式建築,塔身方形,高四層,塔內設有木梯可達頂層。各層建有挑檐及門窗,第三層牆面設有三座桃形壺門,頂層四角以銅套飾挑出冰檐,其上為塔剎,剎頂飾火焰寶珠。底層四周以木欄桿環繞成外環廊,廊周設有轉經瑪尼筒一百零八個。塔高約十五米,底層最大寬度為二十二米。寺廟主要建築分布於底層、二層和三層。底層西面為門廊,面積五十七平方米(長十九米,寬三米),門廊東側有內、外迴廊兩重,其中外迴廊為明廊可直通塔頂,內迴廊為暗廊高約兩米。迴廊中心有密室六間,每間面積三至四平方米,高一.八米,大部分為倉庫。底層東南角密室內有一口水井,直徑○.六至○.七米。第二層平面結構與底層相同,其中五間密室為喇嘛修行室,一間為護法神殿;其外繞以迴廊。第三層佛殿面積一百八十二平方米(長十四米,寬十三米)有柱四根,面闊三間進深三間;佛殿六向東,東壁為旨櫥,主供強巴佛鍍金銅像,高約一.二米,其左右置十八個佛龕,內供鍍金銅佛像數尊,北、南兩壁經櫥,藏有《甘珠爾》、《丹珠爾》各一套。殿外繞以迴廊。

壁畫

強準寺各層建築的壁面上多繪有壁畫,至今大部保存完好。現分述如下∶
門廊及底層迴廊壁畫∶壁畫皆滿繪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像及立像,共有一千餘尊,其中立像均為小像,高約○.二米,像體不施色,以藍色顏料勾勒佛像輪廓於黃色壁面上。
第二層護法神殿壁畫∶四壁遍繪護法神像,系用黃色線條勾勒神像輪廓於黑色壁畫,略加紅色進行局部點染。
第三層佛殿及外迴廊壁畫∶是強準寺壁畫的精華部分,面積較大,圖案清晰,色澤鮮明,題材十分豐富。主殿門楣上方繪有次巴麥、蓮花生、第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措)及各世達賴像,其左側至外迴廊繪製有次巴麥及化佛像一千尊,以及欽布娃、古瑪熱、蓮花生、墀松德贊、阿底峽、羅珠寧布等高僧大德法像;其右側至外迴廊繪製有次巴麥與「化佛」,以及協尊稱、通麥、拉羅希、朵給次哇、巴扎哇、桑嘉益西等高僧活佛的法像。在人物之間多點綴山石峰巒、花草樹木、雲靄霧翳、流水飛瀑,具有濃郁的山水畫意趣。在外迴廊左側的一組神佛像中,人物皆半身赤裸,有的飼犬有的制制陶,有的手執木棒點播耕作,反映出世俗生活氣息。主殿內北壁為《西方淨土變》壁畫,高約四米,寬約二.五米,可分為上、中、下三個層次。上層阿彌陀佛站於蓮台上,左右分立供養天,頂部為樓閣式佛殿,四角皆有池塘,塘內各有四苹戲水天鵝;佛殿兩側為藏式平頂屋,其間點綴花園、草坪、樹叢,四周祥雲環繞。稍下為兩座佛殿∶左側佛殿有四組建築,其中三組為藏式平頂屋,最左側一組建築內有四人坐於院內∶中間一人身披袈裟作說法狀,身側為其夫人,兩邊分立侍女,皆頭梳高髻;最上端一組建築門旁分坐兩名僧人。右側佛殿共有三組建築,正中一組院落中央一戴冠者端坐於地,右側旁有一侍女垂首侍奉,左側一人席地端坐於雙手合十;上方一院落門旁亦坐兩僧,院內大樹參天,長有奇花異卉,各種飛禽走獸奔走其間,院落池塘內有兩苹天鵝戲水。這兩座佛殿的空中還繪有兩飛天,赤裸上身,身披瓔珞,手執飄帶,在空中翩翩起舞。中層為宗喀巴師徒三人,用雲線連線,直升天界;其四周繪有高聳的雪山,飄蕩的祥雲,山岩含翠的青草,一道清泉從溪谷中流過,泉邊三苹小鹿正在飲水食草。下層主要繪有班丹拉姆、貢巴切西、朗達師等護神像,兩側繪有雪山、祥雲和小鹿,其間雜以「八珍寶」圖案。主殿西壁中央繪三尊度母像、觀音像及日松貢布,下繪四大金剛和該寺保護神貝慧勒。貝嘎勒頭戴寬沿帽,三面,每面三目,六臂;左邊三臂分持人骨鞭、人骨錐、金剛杵,右邊三臂分執刀、人頭柄獨鈷、騎一獅、有火焰背光。西壁之左段繪有次巴麥、米拉日巴像。主殿南壁中央繪有一尊護法神及藥師佛像,周圍有十六羅漢像。護法神頭戴四骷髏冠,三目六臂,披虎皮裙,踏蓮花,身下壓一魔怪,呈忿怒狀。藥師佛結跏趺坐於獅子蓮花座,右手持缽,著通肩袈裟,背光上有盛開的蓮荷;其兩旁立兩侍從持就托缽。十六羅漢姿態各異,表情豐富,神態略帶誇張,具有南亞壁畫藝術風格。

文物

強準寺珍藏的文物有∶
檀香木雕佛像∶通高二十二百米系圓雕,頭戴「山」字形高冠,耳佩大環,袒露右肩,身披袈裟,頸飾項圈,右手屈於胸前握金剛杵,左手垂於股間,結跏趺坐於蓮台上。造型精美。
密宗護法神銅像∶高十七公分,頭盤高髻,耳飾大環,身佩瓔珞,肢戴臂釧、手鐲、足釧,頸佩項飾,著短裙,跣足,坐於蓮台上。座上鋪墊虎皮。右手高舉前伸執戰斧,左手持骷髏碗;背披人皮坎肩,人皮的雙手搭於銅像雙肩,頭部懸垂於右肋之下,長發垂散至大腿之間。其唇有?需,但胸乳豐滿,腹部凸出,又具有女性特徵。屬明代或稍晚時期作品。
鑲嵌綠石銅像∶通高二十四公分,頭戴高冠,冠上堆塑靈塔一座,面相修長,白毫上鑲嵌綠松石;耳飾輪寶狀大環,身披通肩袈裟,佩項飾、胸飾及瓔珞,雙臂搭天衣、條帛,豐乳細腰,上體微向左傾;雙手結說法印,左掌心內有蓮花圖案,結跏趺坐於蓮台上,像之兩側鑄有寶相花環。屬明代作品。
鎏金觀音銅像∶通高二十三公分,頭戴高冠,耳飾雙重蓮花狀耳環,佩項飾、胸飾和瓔珞;身著通肩袈裟,搭披天衣,戴腳釧,有白毫三道;雙手結禪定印,結跏趺坐於蓮台上。像豐乳細腰,乳頭凸出,面相豐滿端莊。
強準寺在十六世紀後勢力漸衰,一度為桑丹林寺所轄,寺主亦由桑丹林寺委派。桑丹林寺活佛嘎金益西堅贊曾任過該寺寺主。「文革」時期寺廟被毀。一九八六年後吉隆縣政府批准予以恢復重建,現編制喇嘛四人。
寺址∶西藏吉隆縣吉隆鎮邦興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