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擄中國赴日勞工名錄》由日本的中國人殉難者名錄共同編制執行委員會於1964年編制。內容是根據日本在侵華期間,1942年11月27日東條內閣“華人勞工移入內地檔案”及1944年2月28日東條內閣“加快華人勞工移入內地檔案”的決定,於1943年4月至1945年5月,從中國強擄至日本國內的中國勞工名錄。在《名錄》上,按照勞工所在的“作業場”,即被強制做工的場所,詳細記載了每名勞工的姓名、年齡和籍貫,共編寫中國勞工總數34282人。
名冊公布,歷史背景,勞工數量,勞工來源,
名冊公布
2014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獲悉:備受關注的《強擄中國赴日勞工名錄》將於清明節當天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官網正式公布,34282名勞工信息可供勞工親屬和各界查閱。
據抗戰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9月18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公布了日本強擄中國赴日勞工罪行珍貴檔案,其中《強擄中國赴日勞工名錄》引起外界廣泛關注。由於這批資料十分珍貴,為妥善保管的需要,原件難以提供翻閱。為此,抗戰館對《強擄中國赴日勞工名錄》按原貌進行了數位化處理。
抗戰館負責人表示,這批資料幾經輾轉才得以存世,是日本強擄中國勞工的有力罪證,因此決定通過數位化在網路展示,並以此紀念那些遭遇不幸的人。
歷史背景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勞動力嚴重缺乏。為了滿足日本企業的要求,東條英機內閣於1942年11月27日通過了《關於將華人勞工移入日本內地的決議》。該決議規定:向日本移入中國勞工,主要使用於礦山、港口裝卸、國防土木建設等。1944年2月26日,日本內閣次官會議作出《關於促進華人勞工移進國內事項的決議》。這兩項決議,標誌著日本政府強征中國勞工政策出籠。
在這兩項決議的指導下,日本占領當局與偽政權分別在華北成立了華北勞工協會,在華東建立了日華勞務協會等主要機構,具體負責向日本輸入中國勞工。與此同時,還在天津塘沽,山東濟南、青島,河北石家莊,上海等地設立勞工訓練所和勞工收容所,為強征勞工打下基礎。
勞工數量
日本的決議出台後,從1943年3月至11月,先後分8批將1420名中國勞工先行“試驗性移入”,以觀效果。正式擄入的時間是1944年至1945年5月,分161批,共有37515名勞工。這樣,總共有38935名勞工入日。但也有一些其他的統計方式,比如根據日本學者田中宏研究,日本實際強征的中國勞工人數為41758人,在乘船前死亡2823人,實際到日本為38935人。
日本人長澤秀編了一本《戰時強擄朝鮮人、中國人、聯軍俘虜資料集》,在第3卷《強擄中國人》中是這么描述的:日本興亞院先下發使用中國勞工的檔案,要求凡是希望使用中國勞工的企業,就移入中國勞工人數、使用場所、使用開始的時間等3項內容,予以正式回函上報使用中國勞工的具體計畫。這樣經過匯總後,大致可以確定全國需要的勞工數目。
勞工來源
從名冊上看,華北五省的勞工最多,達35778人,由華北勞工協會“供出”的總計達34717名;華東地區為2137人;偽滿(東北)為1020人。中國勞工主要由兩部分組成:被俘的抗日官兵(包括國民黨兵和八路軍、新四軍指戰員);日本占領區被抓的農民、工商業者等。其中以農民最多,年齡最小者只有11歲(名叫王殿美),年齡最大者78歲(名叫張照論),兩人都是山東人。
中國勞工採取“隊”的組織,設中國人隊長、班長,高級監督則由日本人擔任,由日本厚生省分配到日本35家公司的135個作業場所,幾乎遍布全日本,其中三井、三菱財閥奴役的中國勞工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