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鴻慶(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鴻慶,1938年4月生,王莊鎮演馬莊村人,中共黨員,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耐火所高級工程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鴻慶
  • 出生地:王莊鎮演馬莊村
  • 出生日期:1938年4月
  • 職業:高級工程師
20世紀60年代初,張鴻慶大學畢業分配到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原建材部建築材料科學研究院)工作以來,一直從事我國建材工業用耐火材料的科研工作。30多年來,為我國現代浮法平板玻璃熔窯和建築衛生陶瓷隧道窯、 輥道窯研製了多種急需新型耐火材料, 承擔並完成了國家“六五”、“七五”、“八五”計畫中多項耐火材料的科技攻關項目。他負責研究的“玻璃熔窯用蜂窩狀高級矽磚(“八五”攻關課題),是繼研製玻璃熔窯矽磚後的又一高級節能矽磚研究成果。該課題全面完成了“八五”攻關技術指標,“在性能及磚型結構方面填補了國內空白”(鑑定意見)。此矽磚用於砌築熔窯碹頂,可改善內窯體的輻射效能,提高有效輻射傳熱效率和玻璃液內層溫度。經國家示範熔窯與大型浮發熔窯使用,磚材性能穩定,明顯提高玻璃熔化溫度和玻璃液熔化均勻性,從而提高玻璃熔化率和質量,節能效果顯著。“燒結AZS耐火材料系列品種”的研究,是採用國際通用節能技術的玻璃熔窯而研製的池底鋪面材料,為張鴻慶主持研製的產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通用節能技術的要求,在大型浮法熔窯上使用,不僅池底保溫節能效果好、使用壽命長,而且熔化玻璃質量提高。“填補了我國高檔玻璃熔窯用燒結AZS耐火材料的一項空白(鑑定意見)。
“七五”期間,負責研究的“錫槽底用特殊粘土大磚”攻關項目和“錫槽用矽線石質耐火材料”主攻技術項目,是為我國浮法玻璃重要設備錫槽研究的兩種關鍵耐火材料。前者通過研究特大型製品真空澆注技術、材料成分和性能、生產工藝,使產品滿足了錫槽底磚強度、密度、成分和結構穩定性及氫擴散性等性能要求。研製的“真空澆注工藝,獲國家計委攻關榮譽證書和國家建材局頒發的1991年部級科技進步2等獎,後者為以全部瘠性料——純矽線石(不含粘土)泥槳澆注為特點的槽頂異形製品,通過泥漿懸浮劑、電解質及泥漿製備與造粒技術的研究,研製出達到錫槽“七五”攻關對槽頂耐火材料指標的要求,滿足了槽頂密封、加熱、保溫、無彩虹等使作要求。
“六五”期間,他主持了聯合攻關項目“玻璃熔窯蓄熱室耐火材料的選用和套用研究”。經過模似試驗,優選 出蓄熱室格子體高純鹼性與低氣孔耐火材料的組合方案。此方案在國內進行套用試驗,取得當時國內好的使用效果。1987年,該項目獲國家建材局頒發的部級科技進步三等獎。
另外,他承擔的原國家經委的節能項目“陶瓷窯用優質碳化矽耐火大板(隔焰板)的研究”,碳化矽的氧化增重率降低三分之二,壽命提高近一倍。用作建築衛生陶瓷隧道窯的隔焰板,導熱係數和使用壽命均獲良好效果。該成果先後獲1993年建材研究院和河南省獎勵,並被評為1993年國家級新產品。研究的“600~2000℃全系列標準測溫三角錐”,為陶瓷、耐火材料窯爐提供了直觀和功能性的溫度測定及實驗耐火度測定的標準溫標,一直沿用至今。張鴻慶為我國現代玻璃熔窯和陶瓷熔窯解決了一些急需的新的高效節能耐火材料品種,促進了相關窯爐的技術進步,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