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魏公》是清代詩人周馨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張魏公
- 作者:周馨桂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體裁:七言絕句
《張魏公》是清代詩人周馨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張魏公》是清代詩人周馨桂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李相首排南渡日,曲端冤死中興時。長城萬里誰先壞,獨善平生秦會之。1作者簡介周馨桂,字小山,諸生。顧山人。生於道光六年。深於經學,詩學三唐,擅書藝,工詩詞。著有養齋詩文...
苗劉叛亂的時候,張魏公在秀洲商議舉兵為皇上效勞(這句翻譯的不好,反正就是發兵打苗劉的意思)。一天晚上張魏公獨自坐著,隨從都睡覺了。忽然一人手持兵器站在蠟燭後面,張魏公知道這是刺客。緩緩地問道:“難道是苗傅和劉正彥派你來殺我的?”刺客說:“正是!”張魏公說:“如果是這樣,那么就取我的人頭走...
《故少師張魏公輓詞三章 》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創作的一組五言律詩。作品原文 其一 出晝民猶望,回軍敵尚疑。時非不吾以,天未勝人為。自別知何恙,從誰話許悲。一生長得忌,千載卻空思。其二 手麾日三舍,身馭月重輪。始是岷峨秀,前無社稷臣。向來元破斧,何用更洪鈞。只使江淮草,明年不作春。其三 ...
《挽張魏公》是南宋詩人劉過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的前兩句借史論今,深惋“韓信陣”之未成,哀嘆武侯未捷而殞,以潛喻張浚的悲劇人生。後兩句直點“魏公”之敗,將其“不平氣”化作“峰上雲”,既暗寫張浚死葬衡山的現實,又巧妙將其精神通過與祝融的比附,而得到一種升華。這首輓詩氣勢磅礴,意趣深婉...
《張魏公三省研馬通伯得之屬題》是清末近現代初詩人陳寶琛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投閒假與養親年,坐看秦頭自格天。絕學寮中蟾淚盡,刳肝為紙有誰憐?作者簡介 陳寶琛(1848~1935),字伯潛,號韜庵、陶庵、聽水、桔叟、桔隱,別署聽水老人、滄趣樓主、鐵石道人、聽水齋主人。福建閩縣人。中舉...
《題不欺室張魏公為王龜齡書也何子應賦詩》是宋代詩人王秬所寫的一首詩。詩詞正文 君不見開元名相張九齡,歲寒松柏森蒼鱗。胡塵澒洞言始末驗,世間回首思忠臣。堂堂魏公忠貫日,志欲平戎獎王室。歸來無地展經綸,餘事文章揮健筆。玉節朱轓兩君子,不以交情變生死。共將新句紀遺編,留與山林續詩史。
《寄題廣漢張魏公讀書岩》是薛瑄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廣漢之山甲西蜀,聞有石岩在山麓。想當英傑未遇時,攜書獨向岩間讀。岩間日月閒且長,遠從虞夏窺黃唐。幽探造化鬼神變,明察典禮人道常。古書遍讀飽經濟,一朝適與風雲際。社稷頻將赤手扶,砥柱不逐洪波逝。金輪騰踔乾與坤,冥冥九宇皆兵氛。要除和...
《曹瀘南得思陵舊賜張魏公琴曰播雲》是宋代詩人釋居簡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岷峨豁塵昏,舊賜出播雲。不知落人間,蝦蟆幾虧盈。晦顯固靡常,數豈逃冥冥。想當風雨時,破壁應有聲。懷璧戒匹夫,呵護煩百神。一朝得所託,倏若屈蠖伸。人以器圖舊,器以人懷新。玉軫黃金徽,爛爛奎畫明。魏公藹名氏...
《滿江紅·瞻袞堂宋提舉董某為張魏公浚建》是清代王敬之創作的一首詞 。作品原文 木落堂空,尋都督、紹興陳跡。甚袞繡、視師淮甸,駐紓籌策。劇盜湖氛降後靜,轉資血戰他年力。試評量、功罪抵苻離,鼻息。忠定去,中原失。長腳相,南朝逼。任荷戈諸將,憤填胸臆。進退賢奸成再誤,空餘天水傷心碧。更...
意思是:刺客:我有老母,不可以留下。派他刺殺張魏公的是苗傅、劉正彥。解讀 羅立群解讀 《秀州刺客》羅大經著,宋代文言武俠小說,出自《鶴林五露》,題名《張魏公》。託名段成式的《劍俠傳》亦·載,題名《秀州刺客》。苗傅,劉正彥作亂之時,張魏公在秀州準備舉兵勤王平亂—天夜裡,他正在辦公,忽然看見一位...
南宋·洪邁《夷堅乙志》卷一二“大散關老人”條:政和末,張魏公自漢州與鄉人吳鼎同入京省試。徒步出大散關,遇暴雨,而傘為仆先持去,無以障,共趨入粉壁屋內避之。敗宇穿漏,殆不容立。望道左新屋數間,急往造焉。老父出迎客,意色甚謹,縱觀客容貌舉止,目不暫置。二人同辭而問日:“老父豈能相乎?
即二郎神。南宋·洪邁《夷堅甲志》卷一五“晁安宅妻”條、《夷堅丙志》卷一七“靈顯真人”條,記閬州(今四川I閬中)有靈顯王,神見夢於張魏公,自云:“吾昔膺受王爵,下應世緣,故吉凶成敗,職皆主掌。自大觀後,蒙改真人之封,名雖清崇而退處散地,其於人間萬事,未嘗過而問焉。”張公寤而驚嘆,...
平原易野,漢語成語,拼音是píng yuán yì yě,意思是平坦而無險阻的原野。出自《齊東野語·張魏公三戰本末略》。成語解釋 平坦而無險阻的原野。成語出處 宋·周密《齊東野語·張魏公三戰本末略》:“浚於是欲謀大舉,乃召端問之,端曰:‘平原易野,賊便於衝突。’”成語用法 作賓語、定語;用於書面語...
朱熹後來回憶說:“九月二十日到豫章,等到張魏公(張浚)的船來而上船弔唁,從豫章送到豐城,船上與張栻聊了三天,他天資很聰穎,對學問的認識很正確。”(《朱文公續集》卷五,《答羅參議》)兩的重晤,張栻給朱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後兩人不斷書信往來,交流學術,相互之間的書信,收入兩人文集的,就達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