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顯清文集

張顯清文集

本書共選錄了三十六篇文章,內容包括:明代社會經濟史、明代政治史、明代思想文化和明末農民戰爭史,在研究中,注重把對思想文化的研究與對社會經濟政治的研究相結合,把對社會思潮的巨觀研究與對思想家的個案研究相結合。較早提出了明清“實學思潮”的命題,引起學術界的重視。

基本介紹

  • 書名:張顯清文集 
  •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 開本:32開
  • 品牌:上海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 作者:張顯清
  • 頁數:596頁
  • ISBN:7532618064
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

作者簡介

張顯清,1937年3月生,原籍河北省興隆縣。1962年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1965年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今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專業研究生畢業,導師吳晗。研究生畢業後,留歷史研究所工作,先後為研究實習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任歷史研究所黨總支副書記、明史研究室主任。1992年6月至1993年12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副局級學術秘書。1994年1月至1997年7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黨委辦公室主任。1997年7月至2000年11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2002年1月,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學術委員會委員。曾為中國史學會理事。曾為中國明史學會秘書長、常務副會長,現為會長。現為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成員。

圖書目錄

自序 /1
明代縉紳地主淺論 /1
明代官紳優免和庶民“中戶”的徭役負擔 /30
明代土地“投獻”簡論 /50
論嚴嵩的家資 /66
論明代官紳優免冒濫之弊 /83
明代社會經濟發展狀態及歷史走向述論 /105
近二十年來國內關於明代社會變遷問題研究狀況讀書札記 /135
近三十年來國外關於明代社會變遷問題的研究狀況 /150
中國歷史“停滯論”的由來和發展 /161
明代後期糧食生產能力的提高 /182
從《大明律》和《大誥》看朱元璋的“鋤強扶弱”政策 /206
明代親藩由盛到衰的歷史演變 /241
明嘉靖“大禮議”的起因、性質和後果 /253
《大明律》的形成及其反映的時代特點 /271
封建家法是封建國法的補充——讀《孔氏族規》 /291
“以媚求寵”是嚴嵩政治品格的典型特徵 /304
明末北直清流派的構成及其反閹黨鬥爭 /314
關於明代倭寇性質問題的思考 /329
試論明太祖“以教化為本”的治國思想與實踐 /355
徐光啟社會經濟思想的幾個問題 /370
晚明心學的沒落與實學思潮的興起 /385
王守仁的唯心史觀 /418
孫奇逢的“以實補虛”論 /429
張溥及復社“興復古學,務為有用”的經世思想 /446
陳子龍的實學建設 /461
試論陽明心學的歷史作用 /481
絢麗的台灣歷史風情畫卷——讀《台海採風圖考》 /499
傑出教育家孫奇逢述論 /503
徐光啟引進和仿製西洋火器述論 /517
略論中國傳統文化的整體觀 /538
傳統與啟蒙——《明代文化研究》代序 /544
研究明末農民戰爭史的一部重要歷史文獻——《楊文弱先生集》 /556
張獻忠與西方自然科學——讀《聖教入川記》 /567
《吳晗史學論著選集》(第一卷)讀後感 /578
吳晗與明定陵的發掘 /585
難忘的四年——緬懷吳晗先生 /588
主要著作目錄 /596

文摘

書摘
糧食作物結構和耕作制度的變革
1.新品種的引進
明後期,耐旱高產糧食作物新品種玉米、甘薯、馬鈴薯等的引進和傳播,為增產糧食、滿足人口增長和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開闢了新的途徑。
玉米原產美洲。我國對玉米的記載,最早見於正德六年(1511)所修皖北《穎州志》;明後期的農書、方誌和史籍對玉米的記載逐漸增多。大約在嘉靖、萬曆年間,玉米的種植已傳播到今天的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河北、山東、河南、陝西、甘肅等南北諸省,至清代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生活在嘉靖、萬曆時期的杭州人田藝衡說:“御麥出於西番,舊名番麥,以其曾經進御,故曰‘御麥’。乾葉類稷,花類稻穗,其苞如拳而長,其須如紅絨,其粒如芡實大而瑩白,花開於頂,實結於節,真異谷也。吾鄉傳得此種,多有種之者。”成書於萬曆初年的《本草綱目》及成書於明末的《群芳譜》、《農政全書》等都有關於玉米的記述。
甘薯亦原產美洲。16世紀末期即萬曆前期傳人我國,一種由海路傳人廣東、福建,進而傳人長江下游江蘇、浙江;一種由陸路傳人云南。甘薯具有適瘠壤、抗乾旱、產量高、口味好、營養強、耐貯存等優勢,因此頗受歡迎,至萬曆後期,已成為福建、廣東勞動民眾的重要食糧。“一畝種數十石,勝種穀二十倍,閩、廣人以當米谷”。“閩、廣人收薯以當糧,自十月至四月,麥熟而止”,“閩、廣人賴以救飢,其利甚大”。萬曆年間,閩人何喬遠著《甘薯頌》,對甘薯救災利民的貢獻加以頌揚;徐光啟總結出“甘薯十三勝”,即十三項優點。徐光啟指出,東南沿海高埠地區,既不堪種稻,用來種薯,“亦勝稻田P192十倍”,且能改良土壤,“是不數年間,邱阜將化為平疇也”,“此亦任土生財之一端耳”;長江以北,“土更高,地更廣,即其利百倍不啻矣”,更應推廣。可見,甘薯、玉米的種植,對於提高糧食畝產量、增加糧食總產量起到了革命性作用。P19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