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道誠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山東廣饒
- 出生日期:1941
- 職業:編輯 畫家 公務員
張道誠,青春的足跡,青聯的工作,政協工作,
張道誠
山東人,筆名金雁。1965年在《中國青年》雜誌社任編輯、記者。1980年在團中央任文體部文藝處處長,統戰部副部長、全國青聯副秘書長。1985年在全國政協歷任外事局副局長、局長,管理局局長、機關黨委副書記、秘書局局長、機關黨組成員、全國政協副秘書長。現為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北京世紀名人國際書畫院院長,中國書畫名家網藝術顧問、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全國政協第六、八、九、十屆委員,中共十四大代表。出版有詩集《誠信齋吟草》、文集《苔花如米小》、《張道誠書法集》、併入載《中國歷代書法家人名大辭典》和《當代詩詞藝術家檔案辭典》。
青春的足跡
青聯的工作
張道誠:在青聯的工作讓我終身受益
一副金絲眼鏡,嘴角永遠保持著真誠的微笑,68歲的張道誠依然充滿活力。
“我在團中央和全國青聯工作了20多年,天天同青年朋友打交道,所以,一直到現在我都沒有感覺自己已經老了。”張道誠笑呵呵地說。 他說自己平生有兩大愛好:一是結交朋友,二是舞文弄墨。從早年的中國青年雜誌社記者,到全國青聯副秘書長,再到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回想起自己40多年的工作生涯,張道誠說,“在全國青聯的工作讓我終生受益。”
1941年,張道誠出生在山東省廣饒縣農村,小時候由於家境貧寒,他10歲才上國小。1963年高中畢業,文科成績極好、一心想上中文系的他卻陰差陽錯地回鄉做了知青。
張道誠第一次接觸團系統是在1964年。彼時,他正作為家鄉的團支部書記在山東省團校參加基層幹部培訓。臨近畢業時,中國青年雜誌社在山東省團校組織了一個座談會,主要目的則是為了選拔人才。因為他熟悉農村工作,又有文字特長,一下子便被選中了。當年11月,張道誠同其他三位同學一起被調往團中央,擔任《中國青年》雜誌的記者。
一個最基層的農村青年能到團中央的機關刊工作,又是從事自己最喜愛的文字工作,張道誠非常珍惜這個來之不易的機會。“當時,很多朋友、同學都覺得我很幸運,他們給我打電話說,你可是坐著直升機飛到北京去的啊!”張道誠說。
不久,“文革”開始,《中國青年》也被迫停刊,這一停就是10多年。
1980年,團中央成立了文體部,下設科技、文藝、體育三個處,張道誠從中國青年雜誌社調任文藝處任處長。1983年,文體部撤銷,張道誠便轉任團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兼全國青聯副秘書長。
在全國青聯秘書處工作時,張道誠仍然用他積極、熱情的性格,辦書畫展覽,與中國美協共同組織全國第二屆青年美展,組織演出,包括到沙漠的飛彈基地去慰問部隊官兵。“那時候關牧村、施光南等都是青聯委員,雖然有時候演出的環境艱苦、條件簡陋,但青聯的活動他們都無條件支持。”
1984年夏天,他們在內蒙古海拉爾的呼倫貝爾草原召開了一次少數民族地區工作座談會,邀請了很多在民族地區工作的同志參加會議,時任團中央書記處書記胡錦濤同志也參加了會議。“白天開會,大家暢所欲言,氣氛非常熱烈;晚上還有聯歡活動,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我到現在都記憶猶新。”前不久,張道誠和現任國家民委主任的楊晶在內蒙古自治區相遇,大家聊起當年的那次會議,還覺得十分親切。
“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能夠到共青團、青聯去工作,是一生都很難忘記的。直到現在我和青聯的感情還是很深。全國青聯的活動找我,我都會去參加。那時候結交的一批老朋友,像楊樂、韓美林、劉長瑜、李谷一等,直到今天還時常聯繫。”
張道誠常說,做青聯的工作要有“橡皮肚子、飛毛腿”。“因為要聯絡很多人、很多單位搞活動,就要多跑腿,有的時候真是腿都跑細了;還要心胸寬廣,能容納不同的意見。”
政協工作
1985年,張道誠離開了全國青聯,調到全國政協工作。先後擔任了外事局、管理局和秘書局的局長,後來又擔任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分管教科文衛體委員會、社會和法制委員會、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三個辦公室和聯繫各民主黨派。
能勝任這樣艱巨的工作,張道誠說,這得益於當時在全國青聯工作時對他的鍛鍊。“在青聯的大熔爐里經歷過鍛鍊,給了我發揮才能的機會,使我的組織能力、活動能力、協調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高,也為我日後在政協開展工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張道誠,第十屆全國政協副秘書長,第六屆全國青聯副秘書長 --摘自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