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萬儒,森林土壤學家。長期從事森林土壤學科的理論研究與科學實踐,特別在森林與土壤相互關係規律性研究方面作了大量開創性工作,為中國森林土壤學套用基礎研究做出了重大貢獻;主持編著的《中國森林土壤》等專著,對促進森林培育學科建設、奠定森林土壤學基礎、推動林業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萬儒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浙江省嵊縣
- 性別:男
- 政治面貌:民眾
簡介,簡歷,1926年10月23日,1948-1949年,1949-1952年,1953年,1953-1957年,1958-1960年,1960-1991年,1954-1998年,科學成就,開展森林與土壤規律性研究,倡導並發展了中國森林土壤定位動態研究,制訂森林土壤分析方法國家標準,在森林立地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提出大興安嶺火災區恢復森林資源的規劃設計,評價,主要論著,
簡介
張萬儒,字宇澄,1926年10月23日出生於浙江省嵊縣(今嵊州市)富潤鎮。
幼年深受父母影響,立志學醫,對文學也感興趣。1947年在紹興稽山中學高中畢業後,考入蘇州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因繳不起學費而輟學。在上海工作一年後,1948年考入上海國立暨南大學中國文學系(獎學金生),1949-1952年轉入上海復旦大學農業化學系學習。在校期間曾當選復旦大學學生會執行委員,分工負責宣傳工作,經院系調整,併入瀋陽農學院(今瀋陽農業大學)土壤系,1953年畢業後由國家統一分配到林業部調查設計局從事森林土壤工作。從此,張萬儒就在這座幾乎還是一片空白的人生舞台上,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實現人生的抱負。 1953-1956年張萬儒參加並主持了白龍江、大興安嶺、橫斷山脈(雲嶺、沙魯里山)、小興安嶺南坡等原始林區的森林土壤調查研究工作。50年代初,林區交通很不方便,有一次在西南橫斷山脈林區作路線調查,從雲南麗江翻過大雪山到四川木里,共步行了30天,後從木里到西昌又步行15天,野外調查雖異常艱辛,但卻拓寬了視野,取得豐碩成果。
為了培養國家急需的高科技人才,1957-1960年林業部選派張萬儒到蘇聯科學院森林研究所和莫斯科大學進修森林土壤專業。他刻苦學習、勤奮工作,受到導師著名森林土壤學家C.B.佐恩教授的高度讚揚。他僅用了2年多時間,利用蘇聯科學院的先進儀器、設備和蘇聯南泰加林北方試驗站的土壤定位研究條件,完成了“青藏高原東南部邊緣地區的森林土壤”和“蘇聯歐洲部分南泰加林雲杉、松樹林型下幾個重要的土壤因子動態”等項研究;在進修期間他還對蘇聯科學院的各大土壤定位試驗站進行了考察,了解他們土壤定位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為回國後,從事此項研究作了理論準備和實踐鍛鍊。
1960年從蘇聯回國後,他一直在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從事森林土壤研究工作。為中國森林土壤學科建立與發展,做了大量創造性工作。他主持“中國森林土壤研究”、“中國主要造林樹種土壤條件研究”和“用材林基地立地分類評價及適地適樹研究”等項目,他還主持制訂了《森林土壤分析方法國家標準》與研製《森林土壤國家標準物質》,為中國森林土壤學研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先後取得10項科研成果,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和國際領先水平,多次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科學技術進步獎;主持編著森林土壤方面的專著11部,公開發表論文70多篇;培養碩士研究生4名和一大批林學科研與教育的高層次人材。他的著作、論文在國內外林業科研、教育界被廣泛引用。張萬儒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獲政府特殊津貼,1994年被評為農業部先進工作者。
簡歷
1926年10月23日
出生於浙江省嵊縣(今嵊州市)富潤鎮。
1948-1949年
在上海國立暨南大學中國文學系學習。
1949-1952年
在上海復旦大學農學院農業化學系學習。
1953年
畢業於瀋陽農學院土壤系。
1953-1957年
任林業部調查設計局技術員。
1958-1960年
在莫斯科蘇聯科學院森林研究所及莫斯科大學進修森林土壤專業(訪問學者)。
1960-1991年
歷任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63 年)、副研究員(1978年)、研究員(1985年),森林土壤研究室主任(1978-1991年)。
1954-1998年
先後當選為北京土壤學會理事、常務理事、副理事長;中國土壤學會理事、常務理事;中國林學會理事。
科學成就
開展森林與土壤規律性研究
從1953年起張萬儒就主持並參加過白龍江林區、大興安嶺林區、小興安嶺林區、長白山、祁連山、雲嶺、沙魯里山脈、米亞羅、臥龍自然保護區、北京西郊油松、白皮松人工林、河南黃泛區楊樹人工林、江西大崗山杉木人工林、幕阜山、武夷山杉木、馬尾松人工林等的林區森林與土壤相互關係調查研究工作。揭示了這些林區森林土壤資源及其分布規律、森林土壤與林木生長間的相互關係,同時又提出保護和合理利用並改良森林土壤的措施與途徑。
1949年以前,中國一直缺乏適用於林業的森林土壤學,大都借用農業土壤學;新中國成立後翻譯一些蘇聯的森林土壤著作,但缺少中國特點。有感於此,他在長期從事森林土壤科學研究的基礎上,主持編著了《中國森林土壤》專著,全面表述了中國重要天然林區森林土壤的形成條件、基本性質、分布規律、森林與土壤的相互關係等共150萬字;在《中國主要造林樹種土壤條件》專著中,揭示了中國主要造林樹種與人工林土壤的形成條件、基本性質、森林與土壤的相互關係等內容共80萬字。這兩本專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森林土壤調查研究成果的系統總結,填補了世界森林土壤中國部分的空白,對森林土壤學科理論研究和教學生產實踐都有重要的指導和推動作用,現已成為林業科研、教育、生產重要的基礎工具書。《中國森林土壤》專著在學術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該成果1990年獲林業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1998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著作類)三等獎。
倡導並發展了中國森林土壤定位動態研究
自1958年起,張萬儒便對蘇聯寒溫帶南泰加林區雲杉林下的生草灰化土、中國寒溫帶大興安嶺北部興安落葉松林下的棕色針葉林土、暖溫帶北京松櫟林下的褐土、黃泛區平原加拿大楊人工林下的沙質幼年潮土、亞熱帶江西大崗山杉木、馬尾松、毛竹林下的紅壤、青藏高原邊緣橫斷山脈米亞羅林區岷江冷杉林下的山地棕色暗針葉林土、青藏高原東部邊緣臥龍自然保護區高山垂直分布的森林土壤等進行了系統的森林土壤的生態定位研究。通過長期定位研究,在獲得大量科學數據的基礎上,他主持編著了《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森林土壤生態管理》等專著。通過對中國不同森林氣候帶林下土壤生態定位研究,定量動態地揭示了森林植物對土壤狀況的影響以及森林土壤對植物生長的影響;找出了森林與土壤動態相互作用的規律性;指出了影響林木生長的主導因子與障礙因子,為提高森林土壤生產力,提供了可靠的科學數據,並把中國森林土壤學科建設推向更高層次。他主持的“臥龍自然保護區山地森林土壤動態研究”成果,填補了中國高山森林土壤動態研究的空白,達到了國際同類研究的先進水平。該項研究作為“八五”期間的優秀技術成果,由中國科學院龍門書局編入《中國“八五”科學技術成果選》1996年版。
制訂森林土壤分析方法國家標準
研製森林土壤國家標準物質 以張萬儒為主研製的《森林土壤分析方法國家標準》(1~9分冊)是中國第一部森林土壤分析方法方面的國家標準,這項國家標準可以使不同單位的同一測定項目都能取得比較準確、可靠,又可相互比較的分析結果。它對統一分析數據、統一教育內容以及土壤信息資料庫的建立和森林土壤管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由他主持首次研製的《森林土壤國家標準物質》,內容包括石灰性褐土、黃紅壤、杉木葉等3類5項國家標準樣品,標定的標準值:森林土壤有氮、磷、鉀、鈣、鎂、鐵、錳、鋁、矽、有機質、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鉀等;森林植物有氮、磷、鉀、鈣、鎂、鐵、錳、鋁、矽、氯等共定值47個項目,確定33個標準值、12個參考值、2個信息值。它的定值數據是由國內12個具有較高水平的土壤實驗室共同測定的結果,數據按國家一級標準物質規範進行統計處理、審定。1992年國家技術監督局批准發布為國家標準樣品,它具有森林土壤、植物測定項目含量的標準值,可用來檢測分析方法的準確度和標定儀器以及查定各實驗室分析數據的精確度。是“八五”期間的優秀技術成果之一。
在森林立地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
森林立地學是研究環境條件對林木生長影響及其分異規律的科學。“七五”期間,張萬儒主持了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專題“用材林基地立地分類、評價及適地適樹研究”。該研究運用現代林學、生態學、土壤學和林業系統工程原理,對中國東部季風立地區域14個重點用材林基地(大興安嶺北部,小興安嶺,長白山北部、中部和南部,黃泛平原,江漢平原,天目山東部和西部,幕阜山,武夷山,雪峰山,南嶺山地,十萬大山)和9個主要用材樹種(興安落葉松、樟子松、紅松、長白落葉松、楊樹、泡桐、刺槐、杉木、馬尾松)進行了深入、系統、全面的立地分區、分類、評價及適地適樹調查研究,開闢了中國森林立地綜合多因子生態分類及預測預報森林生產力的新途徑,建立了中國4級制的中國森林立地分類系統、森林立地質量評價系統和森林立地套用技術管理系統,首次在中國用材林基地選擇、適地適樹及預報森林生產力的理論與技術方法上,形成了完整而全面的體系。該成果已在東北山地林區、華北中原複合農林區、南方丘陵山區用材林基地的速生豐產林選地上,推廣套用達500多萬公頃,取得了顯著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效益。成果材料由張萬儒主持編寫成《中國森林立地》專著。該項成果對中國林業建設的巨觀決策和用材林基地的規劃布局,提高造林經營技術水平,具有很高理論和實用價值,在總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森林立地分類、立地質量評價及其套用技術緊密結合上,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從而使中國森林立地理論與套用進入了新階段。該成果1992年獲林業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995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並被收入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出版的1997年版《中國科學技術文庫》。
提出大興安嶺火災區恢復森林資源的規劃設計
要在森林火災跡地恢復森林資源,向來是一大難題,沒有多少成功經驗可資借鑑。自大興安嶺北坡1987年“五·六”特大森林火災的第二年,1988-1989年,年過花甲的張萬儒受命主持“大興安嶺阿木爾林業局火災區森林更新方法諮詢及火災區恢復森林資源規劃設計方案研究”,根據阿木爾林業局27萬公頃林地的森林立地條件及森林火災程度,結合個人多年的科研實踐,以森林立地類型小班為基礎,提出了《大興安嶺阿木爾林業局火災區森林更新方法諮詢報告》和《大興安嶺阿木爾林業局火災區恢復森林資源規劃設計方案》。方案提出在立地生產力高的緩坡草類林、河漫灘楊柳林的極重度和重度火燒(林地火燒面積>61%)跡地上,由於土質條件好,採用人工更新方式;在中度火燒(31%~60%)及部分重度火燒(61%~90%)的針葉林,採用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方式;在輕度火燒(<30%)林,採用天然更新方式恢復森林資源。更新後樹種以興安落葉松為主,適當提高了樟子松、紅皮雲杉的比重,林分針葉樹比重達70%以上,林木生長量高於原有林分。由於森林資源質量的提高,進而發揮了良好的生態效益,所以他對大興安嶺火災區恢復森林資源做出了主要的貢獻,受到林業部的表彰,在國際上也產生較大影響。
評價
張萬儒1982年起是國際土壤學會會員,第四、八屆中國土壤學會理事、第五、六、七屆中國土壤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土壤學會森林土壤專業委員會主任,《土壤學報》編委;第六、七、八屆中國林學會理事,中國林學會森林土壤專業委員會主任,《林業科學》編委;第五、六屆北京土壤學會副理事長。在他任森林土壤專業委員會主任期間,多次組織全國性森林土壤學術討論會和專題研討會,內容涉及森林土壤學科各個方面;多次出版森林土壤學術討論會論文選編。這些學術活動對森林土壤研究領域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地討論與交流,對推動、提高森林土壤學研究水平,促進林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1993年中國林學會授予森林土壤專業委員會第二屆陳嶸獎。張萬儒還積極參加國際學術交流。
張萬儒一生在科研事業上永不自滿,深知學無止境。他清醒地看到中國森林土壤學與國際間的差距,他總強調中國是發展中的大國,人均土壤資源相對貧乏,因此,保護好、利用好森林土壤資源,始終是決定中國林業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的課題。
主要論著
1 張萬儒等.土壤調查.見:森林調查內業資料彙編.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56,265~356.
2 張萬儒.青藏高原東南部邊緣地區的森林土壤.土壤學報,1962,10 (2):107~144.
3 張萬儒.關於西南高山地區冷杉林下的土壤形成過程的若干資料.土壤學報,1964,12(1):94~97.
4 張萬儒,黃雨霖,劉醒華等.四川西部米亞羅林區冷杉林下森林土壤動態的研究.林業科學,1979,15(3):178~193.
5 張萬儒,李貽銓,楊繼鎬等.中國森林土壤分布規律.林業科學,1981,17(2):163~172.
6 張萬儒,黃雨霖,劉醒華等.四川西部米亞羅林區冷杉林下的主要森林土壤.見:張萬儒主編.森林與土壤.北京:科學出版社,1981,26~39.
7 張萬儒.臥龍自然保護區的森林土壤及其垂直分布規律.林業科學,1983,19(3):254~268.
8 張萬儒,劉壽坡,李貽銓等.中國山地森林土壤資源及其合理利用.自然資源,1984,(4):9~18.
9 張萬儒.中國森林土壤.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
10 張萬儒,許本彤.森林土壤定位研究方法.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6.
11 張萬儒.森林土壤分析方法國家標準.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87.
12 張萬儒.森林與土壤(第四次全國森林土壤學術討論會論文選編).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0.
13 張萬儒.橫斷山脈雲杉、冷杉林下的土壤條件.見:張萬儒主編.森林與土壤.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0,9~23.
14 張萬儒,許本彤,楊承棟等.山地森林土壤枯枝落葉層結構和功能的研究.土壤學報,1990,27(2):121~131.
15 張萬儒,龐鴻賓,楊承棟等.臥龍自然保護區植物生長季節森林土壤水分狀況.林業科學研究,1990,3(2):103~112.
16 張萬儒,楊承棟,許本彤等.臥龍自然保護區森林土壤養分狀況.土壤通報,1990,21(3):97~102.
17 張萬儒,許本彤,楊玲等.北京西郊白皮松人工林、油松人工林、側柏人工林下淋溶褐土的研究.林業科學研究,1991,4(1):91~95.
18 張萬儒.臥龍自然保護區森林土壤動態研究.見:中國土壤科學的現狀與展望.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221~228.
19 張萬儒,楊承棟,屠星南.山地森林土壤滲濾液化學組成及生物活動強度的研究.林業科學,1991,27(3):261~267.
20 張萬儒,許本彤,楊玲等.北京西郊白皮松、池松、柏樹林下土壤動態的研究.林業科學研究,1991,4(6):602~607.
21 張萬儒.用材林基地立地分類、評價及適地適樹研究.林業科學研究,1991,4(增刊).
22 Zhang W R.Advance of the Forest Soil Science in China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Beijing: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91,51~57.
23 張萬儒,劉壽坡.森林與土壤(第五次全國森林土壤學術討論會論文選編).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
24 張萬儒,盛煒彤,蔣有緒等.中國森林立地分類系統.林業科學研究,1992,5(3):251~262.
25 張萬儒,黃雨霖,屠星南等.中國寒棕壤系統分類的初步研究.見:中國土壤系統分類進展.北京:科學出版社,1993,166~169.
26 張萬儒,劉壽坡,盛煒彤等.大興安嶺林管局阿木爾林業局火災區森林資源更新規劃設計方案.見:森林土壤生態管理.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392~423.
27 張萬儒.森林土壤生態管理.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4.
28 張萬儒.中國森林立地.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
29 張萬儒.中國主要造林樹種土壤條件.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