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玉(原望城縣委書記)

張興玉(原望城縣委書記)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興玉(1922年—1999年),山西五台縣人,原望城縣委書記。雷鋒引路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興玉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22年
  • 逝世日期:1999年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 相關人物雷鋒
  • 主要貢獻雷鋒引路人
簡要介紹,主要貢獻,相關事跡,

簡要介紹

張興玉(1922年—1999年),山西五台縣人,1938年在太行軍區參加抗日活動,1940年入黨,1949年隨軍南下,1953年7月至1958年10月在湖南省望城縣擔任縣委書記

主要貢獻

張興玉在湖南省望城縣擔任縣委書記期間,縣委急需補充一個通訊員。經人考察推薦,好學上進、勤快機靈的鄉統計員雷鋒調到縣委任通訊員通信員)兼警衛員
雷鋒成為望城縣委機關公務員後,在張興玉書記的關懷教育下,政治覺悟提高很快。張興玉引導雷鋒閱讀了政治理論書籍,還給他講八一南昌起義、井岡山鬥爭等革命鬥爭史,對雷鋒日後成長產生了重要影響。
望城縣委書記張興玉對雷鋒的影響很大。作為張興玉的公務員,雷鋒跟著他到田地里插秧,老百姓都說看不出誰是縣委書記,誰是農民。張書記把自己的幾十塊錢拿出來救助困難農民,雷鋒也下意識地掏自己的兜捐錢。
雷鋒隨腳踢個螺絲釘,張書記撿起來揣兜里,雷鋒就不以為然。張書記說,我們國家現在還不富裕,四萬萬人,要是每個人都撿一個螺絲釘,會撿起多少螺絲釘?撿的是什麼?要是都踢,踢的是什麼?螺絲釘雖小,但機器缺了就不行。人能力不在大小,只要盡心盡力,都會像螺絲釘一樣閃閃發光。
張書記就因為這個螺絲釘,給了雷鋒兩個理念,一個是艱苦奮鬥,另外一個是個人與集體的關係。雷鋒在日記里把這些進行提煉總結,影響到了全國,甚至世界。這些潛移默化的影響才造就了雷鋒。

相關事跡

一次長談——雷鋒調到縣委機關的一天晚上,張興玉與他有一次促膝長談。長談中,他們各自講了自己的家史。張興玉說:“我的家鄉在北方,那裡的地主老財一樣狠,我倆是一根藤上的苦瓜。父親帶著我靠討飯來到太行山……盧溝橋事變的第二年,我參加了共產黨領導的抗日先鋒隊。那一年,我也是16歲,親眼目睹了日本鬼子屠殺我們同胞兄妹的暴行。後來我當了隊長,跟著八路軍帶領戰友們拔碉堡、殺鬼子。18歲我加入中國共產黨,跟著黨求解放、鬧翻身……”這次長談,如撥亮雷鋒心中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使他決心聽黨話,為人民服務。平時,在外出開會或下鄉調查的途中,張興玉也要給緊隨左右的雷鋒講許多戰鬥故事或革命道理。有時還把自己讀過的一些毛主席著作和領導幹部們學習的一些報刊書籍借給他看。並特意安排他到縣委業餘文化補習班學習,提高文化理論水平。
一顆螺絲釘——“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這是雷鋒日記中一句經典名言。一次,雷鋒隨張興玉下鄉,路上看見一顆螺絲釘,他不經意地一腳踢到了路邊。而這時,張興玉卻趕緊走過去將那顆螺絲釘撿起來,並擦去灰塵裝進了上衣口袋。雷鋒十分詫異,心想一個大縣委書記,要個小螺絲釘乾什麼?沒幾天,雷鋒要去一個工廠送信,張興玉掏出那顆螺絲釘,鄭重其事地交代他將其一併送到那個工廠。並諄諄告誡他,螺絲釘雖小,但作用可大,一部機器少了一顆也不行。“就像你這個通訊員,縣委很大,可少了你也不行呀!”雷鋒深受啟發,由此“螺絲釘”精神在心底漸漸萌生,造就了他在工作中的“鑽勁”與“擠勁”。張興玉的一言一行,像春風雨露一樣,滋潤著雷鋒的心靈,為他的成長起到重要的引領和啟蒙作用,並影響了他的一生。
一根扁擔——一次,張興玉去北京參加全國勞模會議。路上,挑行李的木棍突然折斷,雷鋒就向碼頭船工王義德借了一根扁擔,挑起行李,繼續趕路。到了長沙,雷鋒返回望城時,張興玉再三叮囑他回去先把扁擔還給人家,“借東西要還”,“不拿民眾一針一線……”這既是我軍的優良傳統,也是我軍處好軍民關係,贏得戰爭勝利的重要法寶,任何時候不能丟,更不能違反。張興玉一番話,使雷鋒牢記一生,也是他一輩子做好事、不做壞事的最初領悟。
一雙襪子——在湖南望城雷鋒紀念館的展櫃中,陳列著一件不起眼的文物——一雙打滿補丁的襪子。這是一雙穿過的一共打了18塊補丁的舊布襪,雷鋒將它從南方帶到北方,從縣委帶到部隊,直到再也不能穿,也沒捨得扔掉。原來這雙襪子是他在望城縣委當通訊員時,縣委書記張興玉送給他的。他記憶中的張書記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無形中成了他學習和效仿的榜樣。並形成他“生活上向最低標準看齊,工作上向最高標準看齊”的思想作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