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肇銘,山西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男,漢族,1936年2月出生,湖北省孝昌縣人。1961年畢業於南開大學生物系。1981--1983年、1992--1993年作為訪問學者曾兩度赴美國進行合作科學研究。現任山西大學光合細菌研究室主任,兼任山西省微生物學會副理事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肇銘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36年2月
人物生平,張肇銘,藝術功勳,武昌藝專之根之魂,
人物生平
多年來從事微生物與生物工程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曾主持國家、山西省、以及企業資助的研究課題十餘項,現主持"十五"國家科技攻關計畫項目"光合細菌產品開發"研究課題(2001BA540C)。有四項研究成果通過省級鑑定和驗收,分別達到國際領先、國際先進和國內領先水平。己獲授權發明專利5項(另有3項發明專利正在審批中),實用新型專利3項。
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七十餘篇,主要有"深紅紅螺菌載色體結合的谷氨醯胺合成酶的純化、特性和活性調節"(英語),"莢膜紅假單胞菌甲胺代謝及其在固氮酶關閉中的作用"(英語),"固定化球形紅細菌生物合成納米硫化鋅半導體" (英語),"光合細菌防治高脂家兔動脈粥樣硬化的研究","脫硫脫硫弧菌轉化二氧化硫氣體的研究","沼澤紅假單胞菌偶氮還原酶新基因的克隆表達"等。其中兩篇獲山西省科技進步理論一等獎。一項成果獲"92北京國際發明展覽會"金獎和人類保健獎。多項研究成果被轉讓,"康強硒膠囊"、"光合細菌菌肥"、"光合細菌飼料添加劑"、"水質淨化劑"等產品己實現產業化,均己成功推向市場,並獲國家五部委頒發的"國家重點新產品證書",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1997年被授予"全國優秀留學囬國人員"稱號,受到國家教委、人事部的表彰。1997年5月山西省勞動競賽委員會為其榮記特等功。1997年11月被授予"山西省教育系統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個人"。1998年5月被中共山西省委、山西省政府授予"山西省特級勞動模範"稱號。
張肇銘
[近現代](一八九七至一九七六)武漢人,湖北省美術教育事業的先驅,曾任武昌藝專校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武漢分會主席、全國美協理事、中南美專教授、湖北省文聯副主席、武漢市政協常委、省人大代表,出席全國文代會、文教群英會。花鳥畫享有盛譽。早年在北京藝專時,從師王夢白、陳師曾,深受惲南田畫風的影響,後來研究過陳淳、徐渭、李鱒、華喦、趙之謙、任伯華、虛谷等明清畫家的作品,兼寫生與寫意派二者的優點,把形象真實與緣物寄情統一起來,不求工而見工於筆墨之外,七十歲後,畫風大變,由小寫意到減筆大寫意,由用色多一變為用墨多,縱筆馳騁,水墨酣暢,講求經濟原則,以少勝多。樸素自然,平淡天真。深得水墨寫意派的真體。《美協武漢分會供稿》
藝術功勳
張肇銘先生是一個在20世紀中國美術史和美術教育史中不可迴避的人物,《中國美術全集》、《中國美術辭典》等專著都作有評價。1990年後,國家文物局兩次頒發了對1949年後已故著名書畫家作品限制出境名單,湖北著名畫家藝術家張肇銘先生名列其中.
武昌藝專之根之魂
“張肇銘先生的名字和武昌藝專的發展緊緊相連。上世紀20年代,這所學校的創辦者蔣蘭圃先生等熱心藝術的有識之士,以自己對時代進步文化昌明應盡的責任之心和社會聲望,集賢納才,開辦藝術學校。唐義精、徐子珩……還有許許多多的教育家、藝術家,他們為中華民族美術教育事業薪火不絕,在學院的發展歷程中鞠躬盡瘁。甚至,貢獻出了生命,可歌可泣。近現代中國高等藝術教育由此在華中開始了艱難卻是輝煌的旅程。遙想當年抗戰,國難臨頭、風雨飄搖、民不聊生。武昌藝專從位於長江之濱的武昌城逆江遷至四川德感壩一處叫五十三梯之地。張肇銘先生在國難與悲慟中,接任校長執掌重任。他沒有選擇本可蕭閒舒曠的文人生活,先生以中國知識分子自古以來修齊治平之血性擔兼濟天下之重任,與師生藝舟共濟。今日回首長望,中國高等藝術教育之花竟能在長江上游的小鎮頑強地開放,真難以置信”。。。。。。
1976年,張肇銘先生逝世。先生的晚輩在回憶文章中有這樣的記載:“祖父離開學校到省文聯已近有20年了,告別來得最多的卻還是當時的湖北藝術學院,而且和其他告別者不同,他們是有組織地乘著大交通車來為當年藝專的老校長送行……。” ——摘自徐勇民《薪火永燃——寫我心目中的張肇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