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美(北宋初年將領)

張美(917—985年),字玄圭,貝州清河人,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將領。他生於五代時期的後梁貞明三年(公元917年),時逢亂世,自幼就飽經戰亂的磨難。後周時期,擔任左監門衛上將軍,充任宣徽北院使,主管三司。到宋朝時,官至定國軍節度使,鎮守同州。

基本介紹

  • 本名:張美
  • 字號:玄圭
  • 所處時代:後周→北宋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貝州清河
  • 出生時間:917年
  • 去世時間:985年
  • 職業:將領
  • 官職:定國軍節度、左驍衛上將軍
  • 諡號:恭惠
人物生平,人物軼事,史書記載,家族成員,

人物生平

張美年輕時善於做會計工作,起初擔任庫房小吏,以精明強幹聞名。後經三司(五代至北宋時,以鹽鐵、戶部、度支為三司)推薦,特補任本庫專知,成為庫房的主管。
後來,張美出任澶州(今河南清豐西)糧料使。當時後周太祖郭威皇后柴氏的侄子柴榮率兵鎮守澶淵,每逢糧草缺乏時,柴榮就向張美求取,張美就私自供給他。後周太祖聽說後大怒,準備派人前去斥責張美,但恐怕傷害柴榮的臉面,於是就將張美調往濮州,擔任馬步軍都虞候。
顯德元年(954年),後周太祖去世,柴榮繼位,是為後周世宗。後周世宗繼位後,就把張美召回京師,任命他為樞密院承旨。主管三司的宰相范質患病期間,後周世宗任命張美為右領軍衛大將軍,並暫且代替宰相判決三司之事,當時,張美已成為既有兵權,又掌管籌劃國家財政的要員。
不久,後周世宗南征獲勝,班師回朝後,正式授任張美為三司使。
顯德四年(957年),後周世宗巡視淮南,留張美在京城,任大內都點檢。後周世宗親自率軍北征遼國時,仍留張美在京城,任大內都部署。班師回朝後,授任張美為左監門衛上將軍,充任宣徽北院使,主管三司。
張美辦事能力較強,很有心計,能全面理解事情的利弊。張美每次向後周世宗上奏章的治理改革方案都有根有據,條理分明,經常得到後周世宗的認可,並予以執行。張美常以辦事幹練敏捷被人稱道。後周世宗連年南征北討,其糧草、軍餉從未缺乏,都是全憑著張美運籌帷幄的籌劃之功。因此,後周世宗對他深為依賴。但張美在澶淵時作假逢迎,後周世宗非常看不起他,張美也自感慚愧。顯德六年(959年),後周世宗去世,其子後周恭帝柴宗訓繼位,加任張美為檢校太傅。
顯德七年(960年),後周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奪取後周天下,建立北宋政權,是為宋太祖。宋太祖建立北宋後,加任張美為檢校太尉。
北宋初年,昭義節度使李筠鎮守上黨。他在那裡召募亡命之徒,多為不法之事,日漸倔強難以制止。張美已預料到李筠日後必然會叛變大宋,他就在懷州、孟州之間屯積糧草,以備戰爭之需。後來,李筠果然叛變,宋太祖親自率軍征討,十萬大軍出太行,經費無缺,全賴張美有先見之明。
宋太祖得勝還朝後,深感張美之功,任命他為定國軍節度使,鎮守同州。
當時,朝廷讓百姓向關中販賣木材,同州每年都拿出數十萬緡(一緡為一千文銅錢)銅錢,借貸給民間販木商人。長史向他們索要十分之一的紅利,稱之為率分錢。每年都能得錢數百萬之多,惟獨張美分文不取。不久,其他州郡有人向朝廷告髮長史接受率分錢之事,朝廷命令他們一律償還。張美也因此以廉潔聞名,受到朝廷的嘉獎和人們的頌揚。
乾德五年(967年),張美移鎮滄州。
太平興國元年(976年),宋太宗趙光義繼位後,把張美調回朝中改任左驍衛上將軍。張美回京後,向朝廷獻出自己在京城中的西河曲灣果園二處、蔬圃六處、亭舍六十餘所。
太平興國八年(983年),張美告老辭職。
雍熙二年(985年),張美去世,時年六十八歲。淳化初年,宋太宗追贈諡號為“恭惠”。他的兒子張守瑛,官至供備庫使。孫子張士宗官至內殿承制;張士禹為崇班;張士安為閣門祗侯;張士宣為禮殿副使。

人物軼事

後周世宗率軍親征淮南時,把張美留在京城,任大內部署。一天,張美剛剛上床和衣而臥,正在似睡非睡之際,忽覺心跳異常,不由大吃一驚,急忙起身走出臥室,在宮城中巡視。一會兒,忽見內醞署起火。因張美心細,對滅火之事早有準備和安排。他即刻就派人把火撲滅,才使宮城中免去一場火災,沒造成多大損失。

史書記載

宋史·卷二百五十九·列傳第十八》

家族成員

兒子:張守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