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原上海市衛生局局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維(1898~1975),湖南省瀏陽縣(今瀏陽市)人,公共衛生學家,病毒學家,人體免疫學學家,醫學教育家。無黨派民主人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維
  • 出生日期:1898
  • 逝世日期:1975
  • :楚珩
基本介紹,人物貢獻,

基本介紹

張維((1898~1975)
張維,字楚珩。醫學博士,公共衛生學家,病毒學家,人體免疫學學家,醫學教育家。無黨派民主人士。湖南省瀏陽縣(今瀏陽市)人,1898年11月出生於瀏陽澄潭江。1912年入湘潭聖保羅學堂。民國4年(1915年)就讀於長沙湘雅醫學專門學校,獲醫學博士學位。1927年後考入北京協和醫學院攻讀公共衛生學研究生,獲博士學位。於民國19年(1929年)赴美國哈佛大學進修公共衛生學,獲碩士學位。
哈佛大學碩士畢業後到歐洲考察3個月,張維毅然決定回國長期投入中華公共衛生工作,曾任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系教授、系主任,衛生署訓練班教育長、所長,全國經濟委員會衛生實驗處技正、處長,華中區防疫專員、軍政部防疫大隊長等職。1937年以國際聯盟技術專員身份赴印度、錫蘭、英國、法國、瑞士等國家考察醫學教育和公共衛生。1939年回國,任湖南省衛生實驗處處長、中央設計局衛生組副主任。1944年再赴美國、美洲考察流行病、傳染病管理工作,回國後參加救濟總署工作。1946年後任上海市衛生局局長、上海醫學院教授。歷任國民革命軍長沙傷兵療養院院長、國民革命軍44軍2師軍醫處長、任北平第一衛生區事務所保健課主任,長沙仁術醫院內科主任、長沙防疫醫院院長、中國防癆協會總幹事、行政院善後救濟總署參事兼衛生業務委員會委員、1946年後上任上海市衛生局局長、上海醫學院教授等職。解放後,張維擔任第二軍醫大學公共衛生學主任、教授,軍隊衛生學教研室主任。被推選為上海市第一、三、四屆政協委員。他以上海聯合國救濟總署衛生業務委員會主任之職,組織美援藥品送給江陰新四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維歷任華東人民醫學院公共衛生系主任、教授,上海第二軍醫大學一級教授、軍隊衛生學教研室主任。
張維早年與毛澤東、楊開慧、郭亮、向警予等共產黨人交往甚密。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後,與毛澤東一起組織了湖南省學生聯合會並任湖南省學生聯合會首任會長,發動反帝反封建運動。擔任湘雅醫學專門學校學生會會長時,與同學李振翩創辦的 《湘江評論》、《新湖南》成了他們宣傳的輿論中心,後聘請毛澤東任主編。重慶談判時和解放後曾受到毛澤東的接見,並有書信往來。張氏一直同情和支持中國共產黨,民國27年國民黨統治區謠傳新四軍內發生疫情,時張氏主管湘、鄂、皖、贛、浙、蘇六省部隊的衛生防疫工作,親赴新四軍駐地安徽省太平縣,查實軍內並未發生疫情,特為闢謠以正視聽。民國34年初夏,在聯合國衛生組主任南斯拉夫共產黨人鮑謙熙支持下,張氏利用聯合國憲章有關條文,不顧國民黨當局攔阻,親自押運數十條民船的醫療衛生物資至淮陰新四軍部隊。

人物貢獻

張維早期在五四學生運動期間就開始從事新文化運動。並通過辦雜誌報刊宣傳和利用合法身份組織學生運動來發揚民主精神,反對封建壓迫。“五四”狂飆燃湘雅,學子創辦《救國報》五四運動前夕中國的社會情況可以說是 “山雨欲來風滿樓”。以孫中山先生為代表的愛國志士,發動了辛亥革命,推翻了腐敗無能的清政府,建立了中華民國,以圖實現共和。但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又相繼來了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連年軍閥混戰,帝國主義從中漁利;國家內憂外患,人民受罪遭殃。此情此景,激起了許多湘雅學子的義憤。蘇潤坡、張維、龍毓瑩、李振翩等同學挺身而出,提出了救國救民的口號,主張外抗強權,內除國賊,號召有志青年投身於改造社會的偉大鬥爭中去。1918年,來自瀏陽縣的湘雅第4班的學生張維,結識了第一師範的毛澤東。他們各以本校學生代表的名義,聯絡長沙各中學和高校學生代表,創立了“湖南省學生聯合會”(簡稱“學聯”),張維被推舉為首屆會長,翌年任評議部主任,毛澤東任文牘股幹事。為了宣傳救國道理,創辦主編了《湘江評論》。《湘江評論》創刊宣言中指出:“本刊以宣傳最新思潮為宗旨”,其職責“就在不受一切傳統和迷信的束縛,要尋著什麼是真理”,開闢了“西方大事述評”、“世界雜評”、“湘江雜評”、“放言”、“新文藝”、“法國通信”等欄目。毛澤東親自執筆寫文章,影響了一大批學生青年。
學聯逐步發展壯大,成為湖南省反帝、反封建、反軍閥的領導核心。他們倡導文字改革新文化運動,創立了湖南救國“十人團”聯合會,由張維任總幹事,先後組織了數千團,團員達數萬人。還組織大中學校的學生深入工農民眾,開辦平民夜校,廣泛宣傳反帝、反封建,抵制日貨,檢舉奸商,組織示威遊行等。1922年,李立三、劉少奇等主持安源俱樂部,並領導工人罷工。張維等利用假期經常出入於工人俱樂部,並與李立三劉少奇、賀葆珍、莊有毅等建立了聯繫,受到了革命思想影響。後來,他們又幫助郭亮易禮容等革命者為工人、農民運動籌劃醫療衛生工作。當時,張維還擔任了中國衛生學會湖南分會總幹事,為工人、農民開辦門診,開展預防保健工作。
張維學成後,選擇回到祖國並把國外先進的醫學理念和技術一併帶了回來。後期從事衛生行政、防疫工作和教研究學工作數十年。為中國早期公共衛生健康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
其主要學術思想:強調醫學衛生必須以預防為主,一兩預防勝於一磅治療,應防病於未患,加上體育工作的配合,從根本上提高人民體質;主張中西醫結合,對中西醫去粗取精,連成一體,產生新的醫學,是早期中西醫合併的奠基人;致力於防疫研究工作,注重農村醫療衛生工作,最大限度地促進農民健康,以期與農業生產發展相適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