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蒙古工業大學攻讀固體力學碩士學位,1992年8月畢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素靈
- 出生日期:1965.6
- 畢業院校:內蒙古工業大學
- 代表作品:《生產函式的確定及其在經濟損失分析中的套用》
個人履歷,人物生平,1989-1992年,1994-1999年,2004年10至今,成就及榮譽,個人其它信息,主要出版物,
個人履歷
張素靈 性 別 男 出生年月 1965.6
最後學位 理學博士 畢業時間 1999.10 籍貫:內蒙古
工作單位 中國地震台網中心 現技術職稱 副研究員
通訊地址:北京市復興路63號院 郵政編碼:100036
人物生平
1989年畢業於內蒙古工學院建工系工民建專業。
1989-1992年
此前在哈爾濱工程力學研究所從事為期一年的碩士論文工作,作強震觀測數據處理方法研究。
1992-1994間,在內蒙古工業大學建築結構工程系擔任助教,擔任該繫結構力學和彈性力學的教學任務;
1994-1999年
,在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專業為地震工程,導師為胡聿賢院士。從事生命線工程及經濟損失方面的研究,1999.10畢業,獲地震學理學博士學位。期間參與了幾項石油管道及相關建築物的抗震性能鑑定項目,對結構的震害預測工作方式方法有了一定掌握和了解。
1999.10-2001.5,作為助理研究員,在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從事企業和城市減災工作。開始主持一些較小的工程項目,特別是對克拉瑪依石化廠作系統的震害預測,在國內當時還是首次,該項目評為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三等獎。另外還對福建福州市預測經濟損失,特別是對間接經濟損失做了探索性的預測。
2001年6月調入中國地震局分析預報中心技術部,建設首都圈強震觀測與烈度速報台網,並在之後幾年裡從事該地區的強震觀測工作。2001年10月評為副研究員。
2004年10至今
隨台網部轉入中國地震台網中心台網部,繼續從事首都圈強震觀測與烈度速報工作。在隨後的幾年裡,先後負責了多項城市震害預測工作,及“十五”強震台陣系統的建設工作。
連續兩屆被聘為中國地震學會地震觀測技術專業委員會委員(2003-2010)。
2009年被聘為中國地震局“十一五”背景場項目強震分項專家組成員及首席助理。
成就及榮譽
1995年2001年六年間,從事城市及企業的震害預測,特別是地震對城市生命線或基礎設施破壞預測,以及地震造成的經濟損失、間接經濟損失的預測。先後參加了九個研究課題,其中有一項中美合作,有三項獲獎。
從事首都圈地區強震觀測及烈度速報工作。
1、負責台網中心承擔的首都圈強震觀測和烈度速報工作;
2、主持中國地震台網中心十五強震項目建設(2008,第一項目負責人);
3、地震科學數據共享項目:首都圈強震波形和烈度分布子專題(2006第一負責人);
4、邯鄲市建構築物及部分生命線系統的震害預測子項目(2004。第一負責人);
5、南陽市主城區建構築物及生命線系統的震害預測項目(2008,第一負責人);
6、負責台網中心“強震系統升級改造”課題(2009,第一負責人);
7、被聘為背景場項目強震專家組首席助理,負責協調相關工作的實施2009-2012;
8、參加地震局組織編寫“十二五測震發展規劃”,2009
9、負責李嘉誠基金會四川小魚洞應急演練(2010,第二負責人)。
10、參與地震局監測司編寫《實用數字地震分析》,2009。
11、負責科技部支撐項目“地震預警與烈度速報系統的研究與示範套用”首都圈烈度速報示範區分項(2010-2013)。
獲獎
2000年被評為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先進工作者。
參加課題“克拉瑪依石化廠震害預測及防震減災信息管理與決策系統”獲中國地震局2002年防震減災優秀成果三等獎,本人排名第二;
《生產函式的確定及其在經濟損失分析中的套用》被評為2002年WTO與新經濟理論學術研討會優秀論文,榮獲一等獎;
《生命線地震工程的發展與前瞻》被授予2002年成都社會科學院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頒發的“科技創新”一等獎。
個人其它信息
1997年結婚,有一子。
妻,何潔(曾用名何英傑,1974.6-),河南鄢陵縣人。1991年高中畢業後考入鄭州亞細亞商場工作,1994年來北京邊學習財會邊打工。在一旅遊公司工作。
主要出版物
1. 張素靈,地震斷層作用下埋地管線反應分析方法的研究,國際地震動態,2000.10,2000年第十期,P35;
2. 張素靈,許建東,曹華明,2000.9石化企業抗震分析的基本框架和方法,中國地震學會第八屆學術大會論文集,P183;
3. 李亦綱,張素靈,曲國勝,2000.9,基於Arcview三維分析模組的石化廠設施三維建模,第四屆Arcinfor暨ERDAS中國用戶大會論文集, P280-285
4. Hu Yu-xisn,Liu Ai-wen,Zhang Suling et al, 2000.11.12-15, Response of Buried Pipeline in Large fault Movement,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Seismic Zonation ;
5. 張素靈,李亦綱,曲國勝,王春華,2001.6,生命線地震工程的發展與前瞻,世界地震工程,17卷2期,pp7985
6. 張素靈,成小平,溫增平,2001.5,生產函式的確定及其在經濟損失分析中的套用,自然災害學報,10卷1期,pp92-98
7. 張素靈,楊大克,高景春,黃文輝,李大華,2001.8.14,首都圈強震觀測與烈度速報系統的建設,中國科協第61次青年科學家論壇會議論文集,p24-26
8. 張素靈,許建東,曹華明,王春華,2001.9,地震地質破壞對埋地輸油氣管道的影響與研究,地震地質,23卷3期,pp432-438
9. 劉愛文,張素靈,胡聿賢,李小軍,2002.4,地震斷層作用下埋地管線的反應分析,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第2卷第2期,pp22-27;
10. 許建東,林建德,曹華明,張素靈,王新茹,2002.2,石化企業地震次生災害危險性評估與對策研究, 自然災害學報,11卷1期,pp134-140
11.於紅梅 許建東 張素靈 潘波 ,基於集集地震的建築物易損性統計分析 --- ,《防災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12 張素靈,2003。10首都圈強震實時觀測與烈度速報系統,築減災基業——首都圈防震減災示範區系統工程巡禮,地震出版社,pp152-158。
13. 張素靈,趙永,2004,福州市城市基礎設施的地震損失預測,海峽兩岸防震減災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p89。
14.張素靈 趙京軼 王建芳 聞軍 蘇桂武,2006年文安5.1級地震的烈度異常區初探,《中國地震》第25卷 第1期 2009年,pp24-30。
15. Zhang Suling, Zhao Jingyi,and Lin jie,2009.12,A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Mechanism of Abnormal Intensity Zones of the M5.1 Wen’an Earthquake in 2006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Volume 23, Number 4, 2009。
16 趙永,張素靈,2009,《實用數字地震分析》,地震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