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清真寺位於陽穀縣張秋鎮,現南寺保存尚完好,並有阿訇駐寺主持教務。聊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張秋清真寺
- 地理位置:陽穀縣張秋鎮
- 景點級別:聊城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結構:磚木結構
歷史沿革,背景,初建,建築特點,風格特點,主要建築,
歷史沿革
背景
張秋鎮回民多是明清時從冠縣、泰安、東平及江西吉安、山西洪洞等地遷來,在鎮上自成街道,從事手工業、屠宰業及小商業。張秋鎮原有三座清真寺,按其所處方位分別叫東寺、西寺、南寺。
初建
東寺歷史最長,相傳馬氏始祖於明弘治八年(1495)從泰安遷居張秋,後家業昌盛,官運亨通,於是自籌資金,修建了這座清真寺。據老人講,東寺大殿是八十一間。
這座雄偉宏大的建築,不幸於1940年農曆二月二被日本侵略軍燒毀,除北講堂尚殘存外,其餘全部化為一片瓦礫。只有兩對石柱未毀,其中刻有康熙六十年(1721)山東巡撫李樹德題寫的一副楹聯:“道只一原豈有性天分物我,教無二致惟將忠孝答君親”。
張秋南寺是沙姓捐資修建的。
張秋西寺是由展、李、王、蔣等姓27戶平民籌資修建的,規模較小。
建築特點
風格特點
張秋南寺為磚木結構,歇山轉角式建築,青磚綠瓦,雕樑畫棟,巍峨高大,氣宇軒昂,頗為壯觀。院內石桌、石凳、石鼓俱全,蒼松翠柏,古色古香。
主要建築
張秋南寺另有三間南偏殿,三間東廂房,一間雕刻精細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