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其他信息,
基本信息
清廣威將軍張深故居,位於秦州區西關自治巷61號、57號、59號三個院落。三院並聯建築,三進九院,各院獨立分建格局。坐東朝西。大門朝西置於各院之西南角。以59號院居中,57號與61號分建兩側。房屋建築全部為土木結構,有房屋近30座,一百餘間。占地面積約4998平方米。因建築體量宏大,建造結構精美,建築文化內涵豐富,最為引人注目。於2000年6月,由天水市名城辦掛牌,列入保護。民間俗稱“下河裡張氏三院”或“張家大院”。
61號院為張深故居。張深(1706--1784年)字振武,秦州“西廂張氏”世序73世、遷秦14世祖,世居下河裡。清乾隆六年(1741年)中舉,遷四川涼州千總,任上恪盡職守,剿匪平叛,足智果斷,勇猛無比。知府視為將才,奏請擢升為守備之職。乾隆十二年(1747年),因平叛有功,授廣威將軍,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因患病去職返鄉,以四品廣威將軍銜終仕歸里。於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病卒,享年78歲。
57院為張深世孫張煥斗故居。張煥斗(1857--1938年),字敬褆,秦州“西廂張氏”世序78世、遷秦19世。光緒十六年(1890年)鄉試中武舉。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中武進士,任甘肅新編陸軍二標管帶。民國二年(1913年)解職返里。民國三年(1914年)五月,白朗亂秦時,總領民團協辦,防衛於城防。白朗軍撤走後,北洋軍以少將銜敦請其復職,張煥斗一再推辭堅不受任。
59號院為張裕故居。張裕(1842--1905年),字順侯,秦州“西廂張氏”樂善之長子。世序78世,遷秦19世。世居59號院。同治元年(1862年),舉孝廉,同治年例舉入仕,任職寧夏訓導,訓導任上有政績,擢升為奉政大夫,五品同知至終仕。其時為秦州名士,師道尊嚴,身行重教,博得隴南書院山長任士言之稱讚,說:“師表善行,書院楷橫。”其故居為清代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建造。
其他信息
自治巷(下河裡)張深、張裕、張煥斗三人故居,為串聯式三座較大院落,位於該巷南端東側,由北、南並聯建築群組成,坐東面西,在東西三條縱橫軸線布置,三院三進九個院落組成。有三開屋宇式大門向西。三院布局分述如下:
北側為57號院,以中軸線上的虎坐門把前後兩院分為二院格局,由東至西軸坐落著主廳房、虎坐門和倒坐房(倒廳),兩側南北對稱建有廂房各7間,以虎坐門為界,前3後4布置,惜虎坐門已毀,廂房也不完整。
居中大院為59號院,此院為一座串聯式一進三院並在左側附設一小院。大小共四個院落。主院沿縱軸線對稱布置,庭院深處為主廳樓,南北廂房相望,四周房舍有廊;偏院原為廚役僕人居室和雜物倉儲庫房。在中軸線上依次由西至東有5開間倒座房,單開間虎坐門,5開間過廳和5開間兩層木樓。進入大門首先進入外院,外院有五間倒座房,倒座北側還有一個小書房院。過第二道虎坐式垂花門,越門才可到達中院。這種布局具有北京四合院的特點。外院一般是序院,在總體布置組合中,呈前底而後高,前卑備後尊的倫理等級講究。一般來說,前院是會客的地方,當客人進入內院前,在前院倒座或客廳稍事休息,再由僕人引進內院主客廳會客。過了虎座門,就是中院南北廂房各3間。再過5間過廳的中間門道,便進入了後院,迎面為一座高峻規整的兩層土木結構木樓,有廊檐,樓上有通透的欄桿,線條粗獷,大方而秀氣。南北廂房屈居樓下,對樓房形成服侍之勢。院落方正規整,環境恬靜幽雅。後院西北角有小門可進入一偏院內,原是僕人廚役房院,如今院內花木扶疏,另有一番小巧玲瓏的韻味和花木滿園,風韻雅致的氣氛。
最南端的61號院,始建於乾隆十一年(1746年),距今有262年歷史,為一進兩院。由中軸線上的虎座門將該院分為前後兩院,東西縱軸線上,坐落著主廳房、虎坐門和倒座房,虎坐門上有《種德第》三個斗方字。南北對稱建有廂房,除前院南廂房已被改建外,現存建築均保存完好。建造風格具有清代細膩而華麗莊重的特點,顯得古樸典雅。在張氏並列三組院落中,中院建有兩座兩層木樓,三院均由縱軸線上的虎坐門和過廳房來界定空間序列,區分前後院,使院中前後層次分明,顯得有一種庭院深深古樸恬靜之感。
張氏三院建築群,三座院落,兩翼為兩進,中院三進,按照中國古建築對稱序列的講究,單數為大為上,偶數為小為下,中院當屬主院,但實際上三座院落又建於不同的時期,三座院落並列,在天水現存古民居中尚無二例。這裡還有三座屋宇式大門,門面高大寬闊,木雕工藝精美,每座大門,顯示出天水民居的古樸滄桑。三院中有三座虎坐門(現存兩座),均為4柱落地兩柱、懸空垂花,以59號院(中院)的虎坐門為例,是天水現存垂花門中最為寬闊高大的一座,門上木雕龍紋,顯得莊重灑脫大氣,與門內罩面板上的五龍圖相映成輝,彰顯了“龍”城風韻。61號院的大門門簪上,還雕刻著兩枚精美的伏羲先天“八卦”圖案,在全城古建民居中獨一無二。院內虎坐門上的“太極”圖案,在兩側花蔓的襯托下,顯得熠熠發光,外有“八卦”圖,內有“太極”圖,充分說明“羲皇故里”天水人,在建築美學上十分敬重崇拜人文始祖伏羲爺所創立的“八卦”“太極”圖在居民中的重要位置。是建築文化中的一個典型事例,同時,張揚“太極”與“八卦”也寓示著民間期望人丁興旺、事業發達,具有吉祥如意的象徵。張氏三院建築文化內涵深刻,反映出具有古民居建築史上的獨特構想與豐富的人文精神,值得進一步深入研究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