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峰(江西省中醫學會副會長)

張海峰(江西省中醫學會副會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海峰 (1915—1988) 中醫內科專家。江蘇鎮江人。生於世代醫家,幼承家學熟讀經典。1936年畢業於江西中醫專門學校,隨父侍診,後又轉益名師,併兼及西醫,遂學業大進。後開業行醫,臨證處方,屢起沉疴。建國後,歷任江西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醫師,江西中醫學院教授、主任中醫師,江西省中醫學會副會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海峰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蘇鎮江
  • 出生日期:1915
簡介,相關書籍,評價,

簡介

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是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長於診治內科疾病,對脾胃學說有較深研究。他治醫嚴謹,又能融會新知,提倡中西醫結合,擅長中醫內科急慢疑難病的治療,對中醫陰陽五行學說、臟腑學說的研究造詣頗深,尤其對中醫脾胃學說的研究卓有成就。發表醫學論文數十篇,編寫中醫教材及專著數十萬字。在中醫學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是中國著名的中醫內科專家著有《脾胃學說臨證心得》,撰有《辨病與辨證》、《五臟辨證施治綱要》等論文。

相關書籍

《張海峰》叢書名: 中國現代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 編著者: 張小萍張經生 責任編輯: 羅海鷹 ISBN: 978-7-80231-490-0 微機代碼: 14900 出版日期: 2008-10 版次: 1-1 開本: 32 印張: 11.875 字數: 248 裝幀:平裝出版社: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印刷日期:2008-10本書定價:¥24.00元
張海峰
內容簡介:本書是為中國現代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之一本。張海峰是江西著名中醫,臨床、教學、編著均頗負盛名,與朱良春姜春華等老中醫為同時代人,過從甚密。本書為張海峰醫學心得之總結。

評價

一、勤能補拙,奠定基礎張海峰教授1915年出生於一個中醫世醫家庭,其父張佩宜、伯父張心源均為江西名醫。先生幼承庭訓,耳濡目染,自小就對中醫有種特殊的愛好和執著,在父輩的影響下,開始了中醫的啟蒙教育。其父佩宜公對他管教甚嚴,從五歲國文發蒙開始,繼而要求其背誦湯頭歌訣、藥性賦,並要求背誦《內經》、《本草》、《傷寒》、《金匱》等經典的白文,如背不出就要受罰,受罰的方法也頗有趣,就是抄寫沒背出的條文,這一艱苦的學習過程為張海峰教授今後從教、行醫奠定了紮實的理論基礎,只是他勤勉好學,這種懲罰很少加諸其身。後來,先生又拜江西名醫姚國美先生為師,並於1932年考入江西中醫專門學校,系統學習了中醫基礎理論,使他的學問日臻完善,為他後來的成就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先生後來經常對我提起那段學習的時光。他常說那段日子實際是很苦的,一邊要學理論、背湯頭,還要跟隨其父和諸位老師臨證,總感到時間不夠用。他對此等情況,唯一能做的,就是減少自己休息的時間,常常是白天臨證跟師,夜間挑燈看書,至雞鳴時方休。這種學習習慣後來即使他已經成為一代名家,也沒有改變過。正因為有這種勤勉的精神,才使他具備紮實的理論基礎,臨床時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處方能圓機活法;而教學則能旁徵博引,引人入勝。先生在臨床中尤其重視脾胃理論,對脾胃學說有很深的造詣和獨特的見解,先後在全國各類醫學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餘篇,他主編的《脾胃學說臨證心得》一書,是他的學術思想代表作,該書被譯成日文,在日本發行。1982年應邀赴日本講學,深受歡迎。這些也是他勤勉的結果吧。
二、堅持臨床,中西融通中醫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所以除了要多讀書外還要多臨床、早臨床。先生未及弱冠之年即跟隨其父張佩宜先生侍診抄方,至辭世之時,臨床診病從未間斷過,前後五十餘年。他一貫認為中醫理論來源於實踐,又反過來指導實踐,如果不臨床、少實踐那會出現就理論談理論的空談,甚至會走向玄學。他對我談到書本知識與臨證的關係時說,讀書要能入能出,能入就是能學懂書本上的知識,能出就是要不能為書本知識束縛住自己的思想,要使書中的知識到臨床中不斷去檢驗,並不斷總結提高。通過大量的臨床實踐,先生不僅認識到陰陽五行學說是中國古典哲學的重要範疇,而且還進一步認識到其對中醫的指導作用,並在臨床上加以套用,取得較好的效果。他認為陰陽是認識疾病的總綱,五行是對陰陽的具體套用,並且五行生剋乘侮套用到具體臟腑中時,一定要注意虛實變化的影響。並指出五行的套用,治虛有補其母和抑其所不勝;治實有瀉其子和助其所不勝。如患者李某,素有咳嗽舊疾,多年來,已是形瘦骨立,惡風汗出,至冬又發胃脘疼痛,背脹喜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脈細,金土兩髒俱虛,兼有肝氣橫逆,慮其成損,以固護中焦為先,處以玉屏風散合異功散加川楝子、玄胡、白芍,久久調養,諸疾漸愈。
他在臨床中還逐漸認識到,中醫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要借鑑西醫的理論以及診療手段。1953年,成立江西中醫實驗院,由於工作的需要,他被調至該院搞臨床科研工作。當時該院已經開始在工作中採用西醫的生化檢測等,使他進一步認識到中醫和西醫在診治疾病過程中有各自的長短之處,並促使他走上了“各取所長”的中西醫結合道路,並發表了《熱入營血與DIC》、《辨證論治降低轉氨酶》等文章,受到了西醫同行們對他的尊重和好評。多年來,他還不斷對西醫學中的許多疑難疾病進行研究,並運用中醫藥來解決,如慢性腎炎蛋白尿,根據蛋白乃人體之精微物質,宜藏不宜泄的理論,在治療中選用益氣、固澀、通淋、補腎的生黃芪、金櫻子、芡實、續斷、爵床等中草藥用來消除蛋白尿而獲效;治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時,在辨證論治的基礎上,加用大劑量紅孩兒,取得較好的療效。他經過多年實踐證實紅孩兒具有升血小板之功效,等等。
三、誨人不倦,教學相長1959年江西中醫學院成立,先生即在學院從事中醫內科的教學、醫療和科研工作。除學院教學外,他還先後應廣州北京上海廣西浙江等地之邀與姜春華、朱良春諸先生前去講學,所到之處,頗受歡迎。在七、八十年代,中醫人才出現斷層時,他憂心忡忡,深為中醫之前景擔憂,曾在多種場合,多次強調人才培養的重要性,1983年當選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並在大會上為中醫事業高聲疾呼。1985年評為碩士研究生導師後,對學生更是傾囊相授。先生授課語言風趣、幽默,講課講得有血有肉,有滋有味,深受學生歡迎。他的學生遍及全國各地,可謂桃李滿天下,為中醫事業的普及和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為教師,數十年的從教經歷,使他對於中醫教育有著深刻的理解。張海峰教授生前最為推崇孫思邈的《千金方·大醫習業》一文,並直言其道出了學好中醫的秘訣,他常對我說:“現在的學醫者雖不用經史子集樣樣都讀,但也必須學好古文,了解中國古典哲學,如果不這樣,就不可能真正去探討中醫的一些基礎問題,也不可能真正學好中醫。”平時他不僅要求學生多學習經典和相關知識,還要學好西醫知識。中醫經典《內經》、《傷寒》、《金匱》、《本草》等是中醫學的基礎,中醫的傳承與發展就是在這些基礎上建立的,缺少它們,中醫就像無源之水,無根之木,所以治學非常重視經典,學習經典時,他主張先從白文讀起,待到爛熟於胸,再旁涉諸家,就可把握經典之根本,為今後進一步鑽研中醫學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果先從注家的書讀起則可能會有先入為主的情況,甚至會不能正確甄別其他注家的學說。有了初步的經典基礎後,再涉獵不同時期的名醫著作,從源到流,則脈絡清晰,不僅了解了諸醫家的學術特點,又能知道其學說緣起,使今後臨證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處方則能圓機活法。他常對我說:“此等從源到流的學習方法雖最吃力,但其猶如涓涓細流,源頭不斷則源遠流長,可受用一生。所以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走上一條正確的學習方法之路,使他們今後學有所本,方是我們作為教師的職責。” 其實,先生對於中醫知識的傳播,教學育人的理念可以上溯至1950年。那年先生和同道一起創辦了解放後全國第一個中醫期刊—《江西中醫藥》,並任總主編,通過辦刊,交流經驗,傳播學問。期間結識章次公秦伯未岳美中任應秋、方藥中、姜春華、朱良春、鄧鐵濤等諸多的良師益友,這種交流,使他的學問見長,見識日益加深,受益頗多,也使他認識到教育對於中醫推廣的重要性,以及教學相長的樂趣。先生在我當上中醫教師後常常對我說:“學生對於我來說也是老師。為了教好學生,我需要大量閱讀,整理資料,這使我能學到許多東西,而且,好的學生提出的問題促使我進一步思考,提高自身的學問。”並常說他後來寫的許多文章和出去講學時的觀點許多都得益於多年的教學。可見教學相長,確實不是欺人之言。
先生已經辭世20年,但他所教給我的是我一輩子受益無窮的珍貴財富,他的為人和學識也一直激勵著我為中醫事業的發展、為患者的福祉、為學生更好地獲得知識而努力工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