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簡歷,科研經歷,卓著功勞,
人物簡歷
張沛霖,核材料科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17年12月27日,生於山西平定。
兩歲失怙,母親節衣縮食,供他上學。
1933年,國中畢業,考入太原進山中學高中。張沛霖學習成績優異,兼得山西省和進山中學兩項獎學金得以維持學業。
盧溝橋事變後,張沛霖隨平津流亡學生於1937年冬到西安,考人西安臨時大學,不久該校遷至城固。
1938年3月,西安臨時大學更名為國立西北聯合大學。
1938年7月,奉教育部令:
1940年,畢業於國立西北工學院礦冶系冶金組。
1940年秋,張沛霖畢業後到雲南安寧資源委員會雲南鋼鐵廠就業,從事煉鐵工作。
他利用業餘時間刻苦攻讀,於1944年考取第八屆中英庚款公費留學。
於1949年初獲得博士(Ph.D)學位,並獲得該校冶金研究布侖吞(Brunton)獎章和獎金。
隨即繼續在該學院從事研究工作。
1950年11月李薰先生應邀決定回國籌建金屬研究所,張沛霖先生於1951年春先期回國,是中國科學 院金屬所創始人中最早回國的一位,他為籌劃全所建設、開展研究工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金屬所各方面的工作迅速開展。
張沛霖先生1956年創辦的《金屬學報》,逐漸成為國內外較有聲望的學術刊物。
1958年,金屬所轉向發展新材料、新技術,張沛霖先生參與了這個重要的戰略決策,並具體領導了核材料的研究工作。1963年初,張沛霖先生被調到北京,擔任第二機械工業部冶金方面總工程師、核工業部核燃料局總工程師,兼金屬研究所副所長,密切了部與所的協作。近30餘年,張沛霖先生從事核燃料冶金、核材料方面的研究與技術工作,領導解決了一系列關鍵性重大技術問題。在各種類型核反應堆的燃料元件方面,以及鈾的冶金和加工方面,對我國核科學技術事業和國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
2005年9月15日14時30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88歲。
科研經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沛霖於1951年春回北京,參加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的籌建工作,任研究員。金屬研究所在建所初期,面向國家的冶金工業建設,以研究鋼鐵冶煉過、程和提高鋼質量為主要方向。張沛霖在科研與生產結合和培養來所大學生的科學素養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1956年參加了我國12年科學規劃。
1959年任中科院金屬所副所長。到50年代末期,實驗室已具有一定規模,任務日益擴大。這時,國防建設中新技術的發展開始列入重要工作日程,張沛霖參與了金屬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轉向發展新材料、新技術和相應的新測試方法的決策。使所里的主要工作直接服務於國防建設。我國核武器、超音速飛機、人造衛星、核潛艇等研製所取得的成果,都有金屬研究所在材料研製方面的貢獻,同時成長了很多高水平的材料科學專家。
1958年,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兼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錢三強商請金屬研究所研究鈾冶金和核材料。金屬研究所為此成立了兩個研究室,分別由李薰和張沛霖主持。
自1958年起,張沛霖便致力於核材料科學的研究和發展。
1962年底,張沛霖調到北京,先後擔任第二機械工業部(核工業部、核工業總公司)冶金方面總工程師,核燃料局總工程師、部科技委常委、總公司科技委高級顧問。
張沛霖在發展核材料事業方面全心全意,數十年如一日,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是我國鈾、鈽冶金和核燃料元件等科學技術的開拓者和學科帶頭人之一。
1980年,他被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現稱院士)。
他曾任中國核學會核材料學會第一、二屆理事長。
1985年獲國家發明二等獎、國防科技成果特等獎及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核子彈的核心部件鈾235製件的研製工作在張沛霖的技術指導下,實現了有特色的鑄造工藝,從而解決了鑄造缺陷,得到均勻緻密的鑄造部件,滿足了當時試驗的需要,也為以後的工作開闢了技術途徑。
卓著功勞
張沛霖在指導生產堆燃料元件的技術攻關中,直接參加並組織了鈾棒與包殼的結合層的研究。其中突出的問題是鋁一鎳一鈾結合層的金相組織、相組成與熱壓結合工藝過程參數的關係,以及與結合強度的關係。在他的指導下,很快弄清了結合層的金相組織,使工藝取得了確切的科學依據,為生產堆燃料元件順利投產創造了條件。
後來,他又指導了對生產堆鈾元件棒的製造工藝的改革。他組織測定了各種軋制狀態下的織構分布,以及不同淬火條件下的殘留織構分布和長大指數(growth index)的分布,預計了在堆內輻照的行為,確定了新的工藝制度。經堆內輻照試驗和以後堆內的大量使用,結果都證明新的軋制一淬火組合工藝是可行的。改革的成功,不但使生產操作條件顯著改善,而且金屬利用率大為提高。
為了研製開發核潛艇的燃料元件,張沛霖組織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安排兩項研究課題:二氧化鈾的燒結和鋯合金的電子束焊接,並親自參加和指導。當燃料元件的全部研製工藝轉人工廠投產時,他又在現場指導,並參加其中關鍵項目的試驗,嚴把質量關。整個工作以罕見的速度和質量獲得成功,核潛艇燃料元件在運行過程中尚無破損事故。
大型高通量工程試驗堆燃料元件的製造工藝,難度很大,需要研究開發的問題很多。國際上常用的是板型元件,我國採用薄型多層套管元件。後者雖然設計上有明顯的優點,但製造上難度極大,先後用了近5年的時間才完成從預研到定型生產的全過程。這種元件是6層薄壁套管式,每層套管都由鋁一鈾合金燃料與內外包殼共擠壓而成。其中問題之一是燃料管坯的製備工藝路線。經過大量試驗,張沛霖確定採用離心鑄造鋁一鈾合金管坯的方法。結果證明,經擠壓成型後的燃料管,並不發生原來所擔心的因離心鑄造而產生鈾的偏析。採用這種離心鑄造工藝,既可縮短工藝流程,又可節省投資。這種元件的其他問題,如帶筋的燃料管整體共擠壓成型的問題,非均勻體的燃料管的校直問題等,在張沛霖的、組織指導下,先後得到解決。工程試驗堆運行20餘年,證明燃料元件的製造質量可靠。這使我國研究型反應堆的燃料元件技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為建設我國第一座核電站一秦山核電站,張沛霖投入核燃料元件的研製工作。
在他的積極支持和領導下,在國內開展了燃料組件的研究、試驗試製和堆內輻照考驗等工作,以自己科研成果和生產經驗為主,並引進必要的國外先進設備,建成了新的生產線,使生產技術水平大幅度提高。至1990年夏,完成了秦山核電站第一爐燃料組件的全部生產任務。秦山核電站優良運行業績表明燃料組件的質量是上乘的。
張沛霖經常深人實際,剖析急待解決的問題,從技術上進行指導,而且善於預見。例如在60年代後期,他就注意到二氧化鈾芯塊的微觀結構與密實化的關係以及表面吸附水分等題。他還根據國際上燃料元件發展過程中出現過的問題,不斷提出十分中肯的防範意見和建議。我國核電事業得以穩步發展,開拓前進,張沛霖是有卓著功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