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道(衡陽管理局和鐵道部勞動模範)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永道,1927年出生在江西萍鄉一個貧農家庭,曾任原衡陽鐵路局瓦園站連結員、高原分局高原站調車員,相繼被評為衡陽管理局和鐵道部勞動模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永道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江西萍鄉
  • 出生日期:1927年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人物經歷,所獲榮譽,

人物經歷

1927年,張永道出生在江西萍鄉一個貧農家庭,年幼喪母,14歲到粵漢鐵路朱亭站給站長當沒有薪水的“站夫”(即傭人),後被安排到車站當“鉤夫”(即連結員)。
1946年,調到瓦園站當“鉤夫”。
1951年春節前夕,張永道在夜班調車作業中,發現鄰近股道有一塊百來斤的大石頭,此時列車正呼嘯而來,危急關頭,他奮力將大石頭推下了路基。列車疾馳而過,他防止了一起將造成列車顛覆的重大事故。隨後,張永道相繼評為衡陽管理局和鐵道部勞動模範。
1951年4月,衡陽鐵路管理局在局機關舉辦張永道先進事跡報告會。會前,局長郭維城傳達了黨中央精神,並動員全局職工踴躍報名參加抗美援朝,保障朝鮮戰場鐵路運輸。
張永道作完報告會後,率先報名參加抗美援朝。此時,他的妻子已經懷孕6個多月。他安撫好妻子和家人,義無反顧去了朝鮮,只為保家衛國。
1951年5月,張永道到達丹東集結,8月25日入朝,在高原分局高原站任調車員。
1951年9月20日,全國鐵路第一次勞動模範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但張永道已經赴朝參戰。因此,他缺席了這次大會,這個紀念杯及其它紀念品,由他人代領後送到了張永道家中。
1951年8月至1952年6月,美軍對朝鮮北部鐵路系統發動“絞殺戰”。一次敵機轟炸,一顆重三百磅的定時炸彈落在了高原站二、三股道間。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炸,張永道不顧安危,和同事趕到現場,爭分奪秒將定時炸彈挖出,運到了安全地帶。
炸斷,修復,再炸斷,再修復。這條“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有力保障了志願軍後勤物資供應,徹底粉碎了美軍的“絞殺戰”,為抗美援朝的偉大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朝鮮期間,張永道共獲中國人民志願軍志司個人三等功3次,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軍事管理總局集體三等功2次、個人三等功3次,朝鮮人民共和國鐵道相個人三等功3次,並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所獲榮譽

1951年9月20日,全國鐵路第一次勞動模範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張永道獲得一個銅胎掐絲琺瑯景泰藍紀念杯,杯體鐫刻銘文“一九五一年全國鐵路第一次勞動模範代表大會紀念杯”,現收藏於廣州鐵路博物館
張永道
一九五一年全國鐵路第一次勞動模範代表大會紀念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