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壽(2.剪紙工藝美術家)

張永壽(2.剪紙工藝美術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永壽(1907年1月~1989年5月7日),剪紙藝人,工藝美術家。字頌椒。江蘇揚州人。他從事剪紙60餘年,創作了數千幅精巧絕倫的剪紙作品。張永壽出生於剪紙世家,他的祖先皆以剪紙為業,傳至其父歷經4代。祖父張萬國、父親張金盛都是知名的剪紙藝人。張永壽和其父都是排行第三,父子倆先後以老張三麻子和小張三麻子的藝名為人稱道。10歲隨父學習剪紙,12歲以剪紙為生,奔走於鎮江、南京、上海及蘇北、皖南一帶。20歲回揚州,在多子街設攤賣藝。其剪紙,精巧細膩,生動活潑,獨具一格,名聞大江南北。1951年加入揚州市文聯,從事專業剪紙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永壽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日期:1907年1月
  • 逝世日期:1989年5月7日
  • 代表作品:百菊圖
  • 性別:男
藝術生涯,個人作品,社會評價,

藝術生涯

張永壽(1907—1989年)出生於揚州的一個剪紙世家。其曾祖父張萬國開始以剪紙為業時,是清嘉慶年間,到他已是四代傳人了。
張永壽從小喜愛剪紙,其父張金盛因祖孫幾代剪紙,嘗夠了人間辛酸,不願讓自己的兒子再吃這碗手藝飯。可童年的張永壽醉心剪紙入迷,憑著潛察默記,偷偷地學了起來。
14歲那年,張永壽由於家庭生計困難,獨自外出謀生。他跑遍了揚州、儀征、六合、天長等地的許多集鎮和農村,風裡雨里,寒來暑往,憑著一把剪刀,一疊白紙,給人剪來“福壽”,送去“吉祥”,也對付了自己清苦的生活,年節之際還攢下些余錢來資助家庭。闖蕩江湖七八年,張永壽剪花樣漸漸出了名。
1926年,他20歲時結束了流浪式賣藝生涯,在揚州鬧市區多子街上一家名叫德興衣莊的門樓子裡,擺下桌凳,掛個招牌,算是正式開張賣藝了。
舊社會,張永壽剪下的花樣逾萬,然而,仍然過著難以溫飽的生活,備嘗人間辛酸。新中國使他的藝術生涯步入了新的天地。他以極高的創作熱情,創作了數以千幅剪紙,先後出版了《張永壽剪紙集》《百菊圖》《百蝶戀花圖》《百花齊放剪紙集》等專集。其中,《百花齊放剪紙集》是他專為郭沫若《百花齊放》詩集配剪的百花圖。張永壽細細品味郭老的詩句,揣摩各種花卉的特徵,捕捉最能體現詩意的形態,竟半年之功,為郭老的詩集配齊了101幅剪紙。郭老對張永壽的剪紙給予了高度評價,親筆題詩相贈,詩云:“揚州藝人張永壽,剪出百花齊放來。請看剪下出春秋,頓使東風遍九垓。”
郭沫若題詞郭沫若題詞
這部由著名詩人和剪紙大師共同配合創作的詩畫並茂的佳作,在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的同時,也將揚州剪紙藝術提升到更高的境界。
張永壽對揚州剪紙的貢獻,在於他繼承和發展了揚州剪紙以表現花卉為主,剪中有畫的傳統,講究以“形”傳“神”。其《百菊圖》《百蝶戀花圖》以及《松鶴》《柳燕》《葦下雙鵝》《鯉魚荷花》《丹鳳朝陽》《喜鵲登梅》《金魚水草》等作品皆借景抒情,蘊涵著濃厚的生活氣息,展示出明朗向上的自然情味,啟人遐思,發人聯想。
張永壽剪紙張永壽剪紙
張永壽卓越的剪紙技藝,源於他豐富的藝術實踐。他喜歡種花養鳥,對自然界的景物有廣博的興趣。他在生活中對一花一鳥的動勢和靜勢,體察入微,僅他觀察過的菊花,就有400多種,人稱“菊痴”。正因為“胸有千般菊”,才使他“剪下出奇花”。
張永壽在多年的從藝實踐中,總結出一套剪技口訣:“圓如秋月方如磚,缺如鋸齒線如須”,對剪圓形、方形、鋸齒形及線條的要領及要求作了生動的概括。正是平時經驗的日積月累和臨場高超技巧的發揮,才使他刀剪下的一幅幅作品,栩栩如生、楚楚動人。
1956年,張永壽在觀摩京劇大師梅蘭芳、京劇藝術家趙燕俠的演出後,當即為梅蘭芳剪出梅蘭竹菊四副剪紙,象徵梅派京劇藝術的雅致高潔。他還為趙燕俠剪了一幅《柳燕》,讚譽她的舞颱風姿。著名美術大師劉海粟看了張永壽的剪紙,稱讚其“剪中有畫,其味無窮”;著名美學家王朝聞也評價他的剪紙“線條優美柔和,清晰明朗,有獨特的風格,並非一般剪紙。”並由衷地讚嘆“張永壽剪紙剪活了。”
40歲時張永壽40歲時張永壽
今天,張永壽的聰明才智得到了充分發揮,憑著他的神剪妙藝,為社會創造了寶貴的藝術財富,也為祖國贏得了榮譽,獲得外國友人的廣泛好評,不少作品曾在國內和日本、澳大利亞等地展出。他還應邀參加江蘇省第一屆群英會,省以及全國第一、第二、第三屆工藝美術藝人代表大會,獲得工藝美術師職稱和中國工藝美術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等榮譽稱號。1988年,揚州市政府授予他特級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被評為高級工藝美術師。日籍華商陳仲夫婦因仰慕張永壽的剪紙藝術,於1984年捐資24萬元於揚州瘦西湖“白塔晴雲”景點建“張永壽剪紙藝術館”。

個人作品

1954年,《張永壽剪紙集》出版。1956年調入揚州漆器玉石廠。1957年出席全國第一屆工藝美術藝人代表大會,獲輕工業部授予的“老藝人”稱號。1959年,他的《百花齊放剪紙集》出版,郭沫若副委員長曾於1959年為張永壽的《百花齊放剪紙集》題詩“揚州藝人張永壽,剪出百花齊放來。請看剪下出春秋,頓使東風遍九垓”,高度評價了張永壽的剪紙藝術。1962年調揚州民間工藝社工作,並帶徒傳藝。1978、1979年先後出席江蘇省和全國第二屆工藝美術藝人代表大會,分別獲工藝美術師職稱和中國工藝美術家榮譽稱號。其間,他的力作《百菊圖》和《百蝶戀花圖》相繼出版。
張永壽剪紙張永壽剪紙
張永壽剪紙題材廣泛,最擅長花卉,尤以剪菊傳神。他年輕時酷愛菊花,每以菊花寄託精神,勵志奮進。他常四出訪菊,每見一個佳品,必觀賞再三,流連忘返,他剪出的菊花,形神兼備,輕靈自如,各呈嬌妍,如《麒麟角》頭角崢嶸,昂揚可喜;《紫松針》鋒芒些露,俏拔可人;《醉紅妝》如美人酒後,不勝嬌羞;《芙蓉面》似出水芙蓉,分外嫵媚;《粉蝴蝶》顫顫然渾如蝶戀花心;《羅漢須》捲曲曲真似羅漢之心。

社會評價

1984年,劉老攜夫人來揚州,特意看望了張永壽,稱讚他的剪紙剪中有畫,其味無窮。1984年5月,全國政協副主席費孝通來揚州視察工作,曾約請張永壽敘談,並手書一紙相贈,贊其“銀剪累代傳絕藝、冶春初識話昌平”。 不少作品曾在國內和日本、澳大利亞等地展出,均獲盛譽。1988年,出席全國第三屆工藝美術藝人代表大會,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是年揚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他特級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並被評為高級工藝美術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