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經歷
1982年12月,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專業畢業。
工作經歷
1982年12月至今,在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工作,現為研究員。
診療範圍
擅長治療針灸神經系統疾病、面癱、偏頭痛、消化系統疾病等。
研究方向
以生物醫學工程技術和醫學成像方法為主要研究手段,以中醫理論、針灸作用原理、經絡穴位特性的臨床和基礎研究為主要研究方向。在所從事的針灸對血管的調控作用、針灸對內臟的調控作用、針灸對機體的升溫效應、經絡穴位的溫度特性、紅外熱像技術和螢光成像技術在針灸研究中的套用、針灸診療儀器研發等研究在國內外具有特色和影響。首次將多種最先進的醫學成像技術,如活體螢光成像技術、高光譜成像技術等引進到中醫針灸、經絡穴位的研究中,創建了多種實驗方法和診斷評價方法,從事的多項課題為原創性研究,提出多項新的學說和假說。
學術思想
1、堅守現代科學技術是促進中醫藥傳承發展重要工具的學術思想,在張棟所從事的研究課題中,將多項先進醫學成像技術首次引進到針灸研究中,得到一系列創新性研究成果,這也是其本人對針灸基礎研究的重要貢獻。1986年起套用紅外熱成像技術對針灸的作用原理,經絡穴位的溫度特性,針灸的效應,一些疾病的診斷等進行了廣泛深入地研究,對引領紅外熱像技術在中醫、針灸領域的廣泛套用和普及做出了一定貢獻。2004年創建了內臟(胃臟、肝臟、腸道等)雷射血流成像顯示法,並套用雷射都卜勒血流成像儀和雷射散斑血流成像儀進行了針灸對內臟和體表血流灌注影響的研究。2009年首次將活體螢光成像技術引進到針灸研究中,套用活體螢光成像儀成功地顯示了動物活體上針灸內臟效應的螢光成像,並在英國Nature雜誌出版集團的《ScientificReport》發表了研究論文;2014年首次引進高光譜成像技術對艾灸灸材燃燒的光譜特徵,和針灸效應在體表的光譜變化特點進行光譜成像的顯示和分析,為先進科學技術的中醫針灸套用做出了貢獻。
2、2004年開創性地提出:病理狀態下對經絡和穴位的研究是發現經穴性質的重要途徑和研究方向的學術思想。2002年張棟課題組發現並報導,內臟病變可以引起相關經脈和穴位產生溫度升高的現象,在膽囊炎動物模型上發現循膽經皮部出現高溫線(帶)現象。2004年該課題組又報導了在心包炎動物模型上發現心俞穴區域高溫反應現象。據此,其本人在“張棟等:內臟病變(心包炎)體表循經溫度反應的紅外熱像圖顯示。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4,10(7):52”論文中指出:“循經(穴)高溫現象又證明了這一點,這種只有在受到一定外加刺激才能顯現的現象,可能正是眾多經絡現象的普遍規律和特徵。因此,它提醒我們注意,尋找經絡現象,探討經絡實質,研究經絡現象產生的機制應當在病理狀態下進行。目前常採用的通過傳統走行畫線,並在該線上尋找經絡特異性的做法是一種盲目的和不正確的方式,也許正是這種體表畫線找經絡的方法,導致了目前經絡研究尚無可靠結論的結果。對此,我們建議將經絡研究的重點放在“病理狀態下的經絡現象與實質”方面,這樣可以更快地得出最佳研究結果”,明確指出了病理狀態下研究經絡穴位的重要意義。
3、首次提出“中醫藏象學說具有胚胎學依據”學說:對胚胎髮生時期的卵黃囊、腎、心、肺、腦等內臟,口、鼻、眼、舌等器官的生成和衍變進行追蹤,並與《黃帝內經》中脾、腎、心、腦的概念和功能、五臟的開竅等藏象學說的有關論述進行對照分析後發現:因發生來源相同而形成同一臟腑體系,因發生時間相同或胚胎時期位置關係緊密而形成五臟與器官的開竅關係,這即是臟腑系統形成的發生學原理,藏象學說具有胚胎學依據。並提出“藏象經絡發育追蹤研究方法”,即追蹤臟腑的發生來源和它們之間在胚胎髮育過程中建立的聯繫,並在此基礎上研究臟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用以發現藏象學說的科學依據和內涵以及經絡的實質,發現更多的生命奧秘。為中醫理論的創新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研究成果
在國內外學術期刊包括Nature集團的Scientific Report、Am J Chin Med、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Lasers Med Sci等發表研究論文150餘篇,H指數28,G指數40。獲國家專利8項,獲國家軟體著作權1項。主持國家科研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專項和國家攀登(支撐)計畫分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中醫藥科學基金項目等10餘項。以第一完成人獲省部級科學技術一、二、三等獎多項,院級成果多項。
1、針灸的血管調控作用機制研究(2015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該獲獎項目本著“肯定現象,闡明機制,創新技術、指導臨床”的研究思路,全面、系統地開展了針灸血管調控作用從效應到機制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研究得到以下系列成果:
(1)針刺可有效提高針刺穴位局部和針刺穴位臨近部位微循環血流量。
(2)通過針灸“合谷—面部”、“足三里—胃”、“太沖—肝”和“勞宮—腦”的血管效應觀察,發現針灸的血管調控存也存在穴位相對特異性作用,針灸穴位的相關靶器官的微循環顯著增加,針灸井穴可以產生更強的腦血管調控作用。
(3)針灸刺激以穴位局部的軀體神經和血管壁交感神經為主要傳入途徑,受膽鹼能和腎上腺素能神經雙重調節,M1、α、β受體參與,產生交感神經抑制為主的效應。針灸引起神經遞質和神經肽如生長抑素SS,精氨酸加壓素AVP等的釋放,NPY、谷氨酸、天冬氨酸等釋放,致使血流灌注增加,是針灸血管調節作用的神經生物學機制。
(4)針灸引起一氧化氮,前列環素,5羥色胺等分泌增加;內皮素,血栓素等分泌減少,致使血流灌注增加,是針灸調控血管作用的血管活性物調節機制。
(5)針灸後肥大細胞向穴區遷移、募集和脫顆粒增加,穴區組織胺、P物質濃度升高,致使血管擴張、血流灌注增加,是針灸觸發的肥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網路血管調節機制。
(6)揭示了針灸“通經脈,調血氣”作用的科學實質,提出了“調血氣”是針灸治療疾病和針灸治療缺血性腦病的共同作用基礎之一。
(7)創建了雷射內臟血流灌注顯示、大腦皮層熱像顯示多項方法和多項專利技術,對於揭示針灸內臟血管效應做出貢獻,豐富了生命科學基礎研究的技術方法。
2、“大腦皮層紅外熱像顯示方法的創建與針灸研究的套用”(2009年中華中醫藥學華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本研究在國內外首次創建了大腦皮層紅外熱像顯示法(Cortical Infrared Thermography—CIT),將大腦皮層的溫度以圖像的形式顯示,首次得到大腦皮層的溫度分布圖像和溫度圖譜;並觀察到針刺後大腦皮層的溫度反應範圍和強度,電針不同的穴位在皮層有不同的投射點和反應區。該方法的建立為腦研究和針灸的中樞作用機制研究增加了新的研究手段。
3、“紅外熱像圖用於面癱的診斷和針灸治療面癱選穴的研究”,首次將先進的紅外熱像技術用於面癱診斷和針灸治療的評價中。套用熱像技術對面癱檢測發現,面癱患者面部病變側與健康側出現較大的溫度差,並且與病變程度相關。據此創建了紅外熱像圖面癱診斷評價方法和熱像圖針灸療效評價方法,並創建“面癱紅外熱像圖針灸選穴方法”,研發了紅外熱像針灸選穴診斷儀。上述方法和儀器在針灸臨床套用可以比以往常規選穴方法“選穴少,療程縮短,針灸療效提高”。本研究是現代醫學成象技術與傳統針灸成功結合的範例。
4、“針灸效應和經穴溫度特性的紅外熱像圖研究”(2010年度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本方向的研究是本實驗室在國內開展較長、系統和較全面的科研工作,發表數十篇論文,獲多項科研成果,在國內外具有較大影響。研究包括幾大方面:
(1)“燒山火,透天涼”手法的紅外熱像圖顯示研究:熱補和涼瀉手法引起機體1-3.1℃的升降溫變化,熱補和涼瀉針灸手法產生的機體溫度效應是客觀存在的。
(2)不同針灸方法針灸效應強弱比較的紅外熱像圖研究:使用熱像技術的實驗觀察顯示,電針和手捻針的效果存在差異,電針的升溫效果強於手捻針。
(3)穴位相對特異性研究:針灸合谷穴對面口部位可以產生較強的升溫效應;針灸光明穴對目區的作用顯著,用其治療眼睛疾病療效較好;研究結果說明,說明中醫“面口合谷收”和針灸的取穴原則具有科學依據和臨床指導意義。
(4)經絡溫度特異性研究:經脈存在溫度特異性現象,針灸可以增加循經高溫線的出現率,該現象的顯示有助於經絡實質的揭示。
(5)穴位溫度特異性的研究和套用:穴位部位存在高溫特性,特別是相關疾病時穴區高溫現象出現,利用該特性選擇針灸治療的穴位治療,可以取得更好療效。
(6)經穴-內臟相關的紅外熱像圖研究:內臟病變可以引起相關經脈和穴位產生溫度升高,在膽囊炎動物模型上發現循膽經皮部出現高溫線(帶)現象,該現象的發現說明了經穴—臟腑相關理論的科學性,同時也是對現代醫學牽涉痛和海氏帶理論的補充。
5、創建了內臟(胃臟、肝臟、腸道等)雷射血流成像顯示法,並套用雷射都卜勒血流成像儀和雷射散斑血流成像儀進行了針灸對內臟(胃臟、肝臟)、對體表血流灌注影響的研究,觀察到不論是針刺,還是電針,或是艾灸,都能引起機體血流灌注的增加。
6、首次將活體螢光成像技術引進到針灸研究中,套用活體螢光成像儀在針灸後的肝臟對吲哚菁綠代謝活動進行研究,成功地顯示了針灸調節吲哚菁綠在肝臟代謝的活體螢光圖像,深入了解到針灸通過對血管調控改變肝細胞代謝的作用機制,並在《ScientificReport》發表了研究論文。
7、首次引進高光譜成像技術對不同灸材燃燒的光譜特徵,和針灸效應在體表的光譜變化特點進行了比較分析,為先進科學技術的中醫針灸套用做出了貢獻。
8、“紅外熱像運動康複評價方法的創建”:套用紅外熱像技術對運動訓練效果進行檢測的結果發現,運動強度與機體肌肉組織產熱和代謝具有正相關關係,運動量大小與體表溫度增加多少直接相關。該方法的建立是紅外熱像技術首次套用於運動訓練效果的評定。
9、研發多種中醫、針灸診療儀器,如“紅外熱像針灸診斷選穴儀”,LED針灸穴位治療儀,基於穴位溫熱和電刺激的中醫康復訓練設備等,為中醫針灸客觀化和現代化增添新的有效診療設備。
獲獎情況
1、中華中醫藥學會2015年度科學技術一等獎(第一完成人):“針灸的血管調控作用和刺井療法治療缺血性腦病的臨床套用”。
2、中華中醫藥學會2010年度科學技術二等獎(第一完成人):“針灸升溫效應和經穴溫度特性客觀顯示及機制與套用研究”。
3、中華中醫藥學會2009年度科學技術二等獎(第一完成人):“大腦皮層紅外熱像顯示法的創建及其對皮層針灸效應顯示的研究”。
4、國家中醫藥管理局1991年度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醫學熱像技術在面癱針刺治療及療效評價中套用的研究”。
學術兼職
中國針灸學會針灸器材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微循環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華中醫藥學會疼痛學分會委員
中國保健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
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評審專家
主要論文
1.張棟.藏象學說的胚胎髮生學依據[J].中醫雜誌,2018,59(10):811-815.
2.Dong Zhang, Xiao-jing Song, Shun-yue Li, Shu-you Wang, Bing-jun Chen, Xiao-Dong Bai,Li-mei Tang. Evaluation of liver function and electroacupuncture efficacy of animals with alcoholic liver injury by the novel imaging methods. Sci Rep. 2016; 6:30119.
3.Xiao-jingSong,Shu-youWang,Yin-longLi,DongZhang*.Analysis of the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of Pure Moxa Stick Burning by Hyperspectral Imaging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Volume 2016, Article ID 1057878.
4.李順月,宋曉晶,王淑友,張棟.能量代謝儀系統在針灸干預急性酒精性肝損傷中的套用[J].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2016,18(12):2159-2164.
5.Shu-youWang, Dong Zhang*, Li-mei Tang, Shun-yue Li, MeiWen,Xiao-jingSong.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Stimulation at ‘‘Zusanli’’ Acupointon Hepatic NO Release and Blood Perfusion in Mice.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2015, Article ID826805.
6. Dong Zhang, Yin-long Li, Shu-you Wang, Xiao-dong Bai, Xiao-jing Song, Shun-yue Li. A Pilot Study on Effect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byHyperspectral Imaging Technique.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Volume 2014, Article ID 135212.
7.張棟,李蔭龍,王淑友,白曉東,李順月,宋曉晶.高光譜成像技術對人體面部和手掌的成像及光譜分析[J].雷射生物學報,2014,23(04):301-307.
8.張棟,王淑友,李順月,唐麗梅,馬慧敏,白曉東.電針對肝臟吲哚菁綠代謝的影響:活體螢光成像技術[J].中國針灸,2013,33(10):919-923.
9.Dong Z, Shun-Yue L, Shu-You W, Hui-Min M.Evaluation of influence of Acupuncture and Electro-acupuncture for Blood Perfusion of Stomach by Laser Doppler Blood Perfusion Imaging.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 Evid Based Complement Alternat Med.2011:969231. doi: 10.1093.
10.宋曉晶,張棟。針刺合谷與光明穴在面部的紅外熱像顯示研究。中國針灸。2010;30(1):51-54
11.張棟,王淑友,馬惠敏,李順月,屈簫簫.紅外熱像監測和評價運動訓練效果的觀察[J].中國康復醫學雜誌,2008(10):888-891+861.
12.Zhang Dong. A Method of Selecting Acupoints for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by Thermography. Am J Chin Med. 2007;35(6):967-975.
13.張棟,李順月,王淑友,馬慧敏.胃缺血和再灌注時胃表面雷射都卜勒血流圖像的顯示.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報,2007;26(1):60-63.
14.Zhang D, Li S, Wang S, Ma H. An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a gastric ischemia-reperfusion model with laser Doppler blood perfusion imaging. Lasers Med Sci. 2006;21(4):224-228.
15.張棟,馬惠敏,李順月,王淑友.內臟器官雷射多譜勒血流灌注圖象的顯示[J].中國微循環,2006(02):147-149+162.
16.張棟,李順月,王淑友,馬惠敏。運用雷射都卜勒血流成像儀探討針灸作用原理的初步研究。中國針灸,2004,24(7):499-502.
17.張棟,王淑友,馬惠敏,葉燕燕,朱元根.內臟病變(心包炎)體表循經溫度反應的紅外熱像圖顯示[J].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誌,2004(07):52-54.
18.張棟.針灸原理和經絡研究中紅外熱像技術的套用[J].中國針灸,2004(01):38-43.
19.Zhang Dong, Wang Shuyou, Fu Weixing. Images displaying of cortical temperature in cats. Chin Med J 2002; 115(11):1670-1674.
20.Zhang Dong,Wang Shuyou,Ma Huimin,Ye Yanyan,Zhu Yuangen. Infrared thermoimages display of body surface temperature reaction in experimental cholecystiti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2; 8(2):323-327.
21.張棟,王淑友,馬惠敏,葉燕燕,朱元根.α受體阻滯對膽囊炎模型循經高溫線影響的紅外熱像圖研究[J].中國針灸,2002(11):25-28.
22.張棟,付衛星,葉燕燕,王淑友,馬惠敏,朱元根。實驗性膽囊炎家兔體表循經高溫線顯示。上海針灸雜誌;2001。20(1):42-43
23.張棟,付衛星,王淑友,馬惠敏,王援朝.不同針灸方法誘發循經高溫線現象的比較[J].中國針灸,2000(06):29-33.
24.張棟,薛立功,魏正岫,高惠合,唐潔人,張祖萍,溫寶珠.面部皮膚溫度與面部血流量關係的對照觀察[J].生物醫學工程學雜誌,1999(01):81-85.
25.Zhang Dong, Wang Shuyou, Fu Weixing. A Preliminary Study on Evaluation of Electeo-Acupuncture Effect by Cortical Infrared Thermography. Chin J Integr Med. 1998:4(4):286-289.
26.張棟,王淑友,付衛星.大腦皮質の赤外線サーモグラフ標試によゐ電針效果の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日文版).1997,8(2):42-45.
27.張棟,王淑友,付衛星.皮層紅外熱像顯示法用於電針效應初步研究.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7,17(4):224-226.
28.張棟,付衛星,王淑友,魏正岫,王鳳玲.經脈溫度特性的紅外熱像圖顯示.針刺研究;1996,21(3):63-67.
29.張棟,高惠合,溫寶珠,魏正岫.面癱與面部溫度對稱性關係的熱像圖研究.中國醫學影像學雜誌;1996,4(3):171-173.
30.張棟。紅外熱像方法在針灸和經絡研究中的套用(綜述)。中國中西醫結合雜誌;1992,12(9):551-554
31張棟,魏正岫,王鳳玲,溫寶珠,高惠合。紅外熱像圖用於面癱針刺治療方案的確定——附60例熱像圖選穴長期療效觀察。中國針灸;1992,12(4):33-35
32.Zhang Dong,Meng Jing-bi,Gao Hui-he,Wen Bao-zhu,Xue Li-gong,Chen Nai-ming.Effects of the Heat-tonification method on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body observed by infra-red thermography.J Tradit Chin Med.1990,10(1):36-41
33.張棟,孟競璧,高惠合,溫寶珠,魏正岫,常寶琪,陳乃明,王德鳳.經絡溫度特性的客觀顯示——針灸後循經溫度變化的紅外熱像圖表現.自然雜誌;1989,12(11):845-846.
34.張棟,高惠合,溫寶珠,彭悅,魏正岫.“面口合谷收”的紅外熱像圖的驗證.中國醫藥學報;1989,4(1):31-34.
35.張棟,李志超,李捷,石惠,趙舜華,杜鵑.經穴生物物理學的一個新特性——電振盪現象初探.北京中醫學院學報;1987,10(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