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建築規模,墓區景色,張柔其人,
基本信息
名稱:張柔墓
分類: 古墓
時代: 元
地址: 滿城區崗頭村
建築規模
九龍(墓地北邊是九龍山),足蹬八寶(墓地南邊是八寶嘴山),左攬日光(墓地東邊崗頭村內有日光庵),右抱明月(墓地西邊是月明寺),腰系銀茶玉帶(墓地南邊有漕河)”之說。張柔墓與其子張弘略、張弘范、張弘規墓合葬處,形成墓群。墓地南北長80米,東西闊60米,總面積約為4800平方米。
張柔墓呈圓錐形,高6.8米,封土周長94.2米,占地面積707平方米。墓前有元翰林學士王磬撰寫的“神道碑”一座。碑前原有馬、羊、虎、獅、文臣、武將、石像生8尊,分兩廂排列。
張弘略墓位於張柔墓西南20米,高6米,封土周長89.3米,占地644平方米。墓前有神道碑一塊,殘存石像牲5尊。
張弘規墓位於張柔墓西邊44米,高5.5米,封土周長69米,占地面積379平方米,張弘范墓現只有殘存遺址。
墓區景色
張柔墓區周圍,群巒圍攏,沃野蒼蒼,清幽靜雅,塔寺相臨。西近神星隕石(神星
村南河中兩塊隕石,傳說為星體隕落下來,故該村以神星而得名),東連紫口晴炭(紫口村依山建村,山中晴天也有大霧,霧與日光相映成祥瑞之氣,故曰紫口晴嵐)。清晨,徐風鳥語,雞犬遙聞。夜晚,月靜山空,似水流銀。遠視雄渾壯闊,西南桃峰聳立,東南萬里長空,先奔騰起伏,後直下無餘,令人百感交集,頓起昂然疾奮,慷慨磅礴之情。
歷代封建帝王將相,無不借山水之秀,安置冢墓。張柔之安塋,也曾各處游訪,幾經選擇,酌山阜之峻麗,風光之庸旋,剛柔之相濟,山地稱謂之吉利者,尤以此地為最佳。因此,最後確定在此安置屍骨。
數十年前,墓地古柏成蔭,濃密遮天,石雕玉塑甚多,碑撰,銘勒,龍播雲飛;石虎石像,龜獸叢集;文侍武衛,人馬林立。由於破四舊,由於文革,很多東西都不翼而飛。目前,滿城區旅遊局,擬在墓區建一集元代歷史、藝術、喪葬習俗為主題的大型元代博物館,同時,恢復神道兩側石像,整理墓碑,加強綠化,完善景點服務設施。
張柔其人
張柔(1190--1268),字得剛,漢族,易州定興(今河北保定定興)人。金末在河北組織地方武裝,金政府任為經略使。後降蒙古,在滅金中屢立戰功,其部成為滅南宋的主要武裝勢力,是蒙古三大漢族武裝勢力之一,為元統一中國立下赫赫戰功,歷任榮祿大夫,河北東西路都元帥,昭毅大將軍。元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晉封蔡國公。
張柔有11個兒子,以弘略(張柔的八子,中奉大夫)、弘范(張柔的九子,鎮國上將軍江東道宣慰使)最為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