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本興
- 國籍:中國
- 職業:藝僧
- 出自:智化寺
人物簡介,人物生涯,
人物簡介
他在民國年間,原名張雙立,父母是小手工業者。雖然出身貧民,但父母還是送他讀了私塾,希望他因此有一個不一樣的人生。然而他從小體弱多病,念國小二年級時又患上一場大病,焦急的父母以為他活不了,跑到附近的廣濟庵許願。病好後,虔誠的父母還願,送兒子到廣濟庵出家當了和尚,法名本興。第二年開始學音樂,第三年受具足戒。
那時到智化寺學音樂是其他寺廟藝僧難得的深造機會,1938年,本興到智化寺學習音樂,3年裡,先學念譜,後在樂器模型上練習,最後再演奏樂器。訓練非常嚴格,冬天哈氣成霜,夏天汗流如雨,苦練不輟,要學會坐、站、跪、行四種姿勢的演奏,以適應佛事活動的各種要求。學成後回廣濟庵,以此常應酬佛事。
人物生涯
1950年,參加民政局辦的學習班,1951年下半年,經民政局宗教事務科介紹,到北京市永茂建築公司工程二部當材料員。按要求還俗,他改回俗家的姓,名字還是用了法號“本興”。僧人本興變成材料員張本興。此後輾轉幾個工地,與此同時,也不時請假回智化寺參加京音樂的演出和錄音。
1956年6月6日調湖北丹江支援三線,直到1973年隨公司調回北京。1984年,62歲的張本興退休。這時候退休職工張本興是兩個兒子兩個女兒的父親了。
孰料一年後廣化寺佛教音樂團組了一個“老頭隊”,找回許多像本興這樣的老藝僧,赴歐洲演出,引起轟動。讓更多得外國人了解到了這項中國傳統文化。本興由此與智化寺京音樂二次結緣。幾年後老伴過世,他又住回智化寺,整理“京音樂”。兩三年才回家住,但每周二和周四,就由姑爺陪著,打車從家裡到寺里,來指點六位徒弟。
機緣湊巧,六位來自屈家營的年輕人,因為當地有用工尺譜的傳統,讀譜這個最大障礙不攻自破;而據文博館王丹館長說,本興相當“厲害”,他早年原本吹笛子,可是他居然能回憶起笙、管等其他樂器的指法。
這樣,不是僧人的第27代傳人才能把京音樂重新奏響。
這樣,不是僧人的第27代傳人才能把京音樂重新奏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