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載,男, 1930年7月生,湖南省醴陵市人,出身於祖傳六代的中醫世家,醴陵市精神病醫院工作,副主任醫師,傳統醫學博士學位,臨床60多年來具有堅實的醫學基礎理論與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對本專業的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有獨到見解,是20世紀湖南省名老中醫,因醫技高超、醫德高尚而美名,醴陵城家喻戶曉。多次參加全球重要醫學討論會,被收錄《世界名人錄》第九卷。現高齡80多,仍帶領其子張新余、孫女張鎮南從事醫療臨床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有載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湖南省
- 出生日期: 1930年7月
- 職業:醫生
- 性別:男
科研成果,學術論文,個人榮譽,張有載治癒病例簡列,例一:落屑性皮炎,例二:骨結核,例三:咽痛甚,
科研成果
張有載長期致力於喉、內、外、婦、兒、痔瘺、腫瘤、疑難雜病的研究與治療,研製出“一種祛腐生肌拔毒丹”專治各種外科病、癰疽破潰、脈管炎、骨結核潰爛、骨髓炎、糖尿病爛腳、淋巴結核潰爛、刀傷、燒燙傷、車輪壓傷破潰、一切傷口久治不愈者;研製出“一種治療咽喉疼痛的藥物”專治咽喉部疾病,見效快且準;研製出“抗蛇毒注射液”,專治各種毒蛇咬傷。
學術論文
張有載畢生研究中醫精髓,致力於臨床工作,傳承先輩精華,結合個人畢生的臨床經驗,總結並撰寫肝病、肺癌、腎炎綜合症、喉科、高熱病、心腦血管疾病、惡性骨腫瘤等論文四十餘篇,入編於《湖南省老中醫醫案選》、《湖南中醫雜誌》、《三湘醫粹》、《內經新論》、《國際中醫藥現代研究》、《大中華世界醫藥雜誌》、《疑難雜症治驗》、《中醫婦科疑難病臨床經驗精華》、《華夏優秀醫論》、《澳門中醫雜誌》、《痔瘺論文編繪》、《中醫基礎與臨床》等等醫書上刊登。有五篇論文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如如國際病絡學大會論文集,有十多篇論文參加全國性重要學術研討會,如。《中國人物誌》、《中國當代中西名醫大辭典》、《世界華人醫學家大辭典》、《中國專家大辭典》等十幾部大型辭典入編。如血府逐瘀湯治癒血瘀頭痛,從肝論治淺表性胃炎心得
個人榮譽
張有載2003年榮獲21世紀第三屆國際醫藥發展大會國際醫藥金象金獎、醫學博士勳章和證書。榮獲四川西部經濟文化發展研究院優秀論文特等獎、優秀論文金質獎章。
張有載治癒病例簡列
例一:落屑性皮炎
患者陳X,女,14歲,患落屑性皮炎。纏綿十年,多方醫治不效,臉色微紅,面顏粗糙,皮膚乾枯,全身均見皮屑,稍微騒抓便皮屑紛飛,漸皮轉粗糙,手腳皸裂,全身無汗,熱則發癢,舌薄白質紅,二便尙調。脈象弦數。醫聖張仲景提出:“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汗,汗出則痙。”張有載打破成規辯證:症屬濕熱郁發,失於散表,汗腺不張,故發而身癢,擬散表兼攻里,使毒隨汗解,服藥60劑竟功。
例二:骨結核
劉XX,男,30歲。住萍鄉老關。職業務農。夏季在八膠穴上方生一癰疽,痛得十分厲害,起病時高熱,腫處皮色不變,在XX醫院診為敗血症,經輸液抗菌等治療,高熱40度一直不退,嚴重時曾昏死過去,一個月後發熱漸退,形成癰腫,醫院手術排膿換藥3個月,出院後又經多醫及中草藥等治療,瘡口久治不愈,乃來我處治療。診查:瘡口堅硬似惡性腫瘤,瘡口潰爛,勢在蔓延發展,流出黃色膿樣粘液扯絲,惟飲食、二便尚可,心肺無病變,體溫正常,未給藥內服,僅以祛腐生肌拔毒丹外用。瘡口清潔後,用藥棉引條,沾以拔毒丹藥粉,用探針插入瘡內,每日換藥一次,逐日膿水漸乾,治療月余後,生肌收口癒合,隨訪至今無恙。
例三:咽痛甚
柳XX,女,24歲,住東堡鄉,喉痛間斷髮作多年加重3天前來就診, 自訴服上清丸,消炎西藥未效。診察:患者喉痛不已,面色無華,焦慮不安,微寒發熱,T38.5度,頭痛身疼,滿喉紅赤,扁桃腺腫大,上布白膜。吞咽痛甚,口不渴,二便可,舌苔白,脈浮數。症屬風熱侵咽,初服寒涼,致邪內陷,無發越之機,上攻咽喉作痛。擬疏風清熱,解表療咽之劑,用“一組治療咽喉疼痛的藥物”即“喉痛靈”主治。服三劑,溫服,遂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