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昆弟

張昆弟(1894—1932),字芝圃,湖南益陽縣板溪鄉(今桃江縣鸕鶿渡鎮)人。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山東地方執委會書記、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員、順直省工委書記、湘鄂西省總工會黨團書記等,與蔡和森毛澤東一起被譽為“嶽麓三傑”。1932年被殺害於湖北洪湖瞿家灣,時年38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昆弟
  • 籍貫:湖南益陽縣板溪鄉(今桃江縣鸕鶿渡鎮)
  • 出生日期:1894年
  • 逝世日期:1932年
  • 畢業院校: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生平,評價,

生平

1913年,張昆弟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在校期間經常和毛澤東、蔡和森、羅學瓚等同學一起探討國家前途和救國救民等大事。1918年4月14日與毛澤東、蔡和森等創建了新民學會,是學會的重要骨幹。
1919年,張昆弟赴法勤工儉學,期間發起組織了“工學勵進會”,後改名為“工學世界社”,宣傳馬克思主義和俄國十月革命。1921年2月,領導和參加了400多名留法勤工儉學學生為爭取“吃飯權、工作權、求學權”向中國駐法公使館進行的請願鬥爭。7月,又領導和參加了反對北洋軍閥政府同法國秘密進行“賣國借款”的鬥爭。9月,又發動和組織了“爭回里大”,進占里昂中法大學,反對校長吳稚暉不招收留法勤工儉學學生的鬥爭,被遣送回國。
1922年春,張昆弟加入中國共產黨,被分配到北方勞動組合書記部工作。同年秋,以“密查員”的身份到正太鐵路開展工人運動。在他的領導下,正式成立了正太鐵路總工會,由此點燃了工人鬥爭的烈火。1923年,發動正太鐵路和石家莊工人參加了震驚中外的“二七”大罷工。“二七”大罷工後,任北京地委工農部部長,負責恢復北方各省的工人運動。1924年秋,被派往河南鄭州開展工人運動,恢復了京漢、隴海、道清鐵路總工會,同時,還建立了焦作、六河溝、新安煤礦,豫豐、安陽、新鄉紗廠和開封兵工廠等工會組織。1925年9月,被選為河南省總工會委員長。1927年4月,任北方局和順直省工委書記。1928年6月18日至7月21日,出席中國共產黨在莫斯科召開的第六次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審查委員會候補委員,並列席共產國際第六次代表大會。回國後,除領導順直省委的工作外,還擔任全國鐵路總工會總幹事和黨團書記,在白色恐怖的惡劣環境中,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
1931年5月,張昆弟以“工運特派員”身份至湘鄂西蘇區開展工人運動,7月,任湘鄂西省總工會黨團書記。自此,湘鄂西蘇區的工人運動迅速發展,恢復和建立了監利、沔陽、潛江等八個中心縣的工會組織,會員發展到兩萬多人,在動員工人參加紅軍,支援反“圍剿”鬥爭中發揮了特殊作用。1932年1月,在湘鄂西中央分局第四次黨代會上,所提出的正確意見被視為“反革命的陰謀運動”,同年5月,遭錯殺,時年38歲。

評價

中共中央組織部原副部長李銳在《毛澤東早期革命活動》一書中寫道:“毛澤東在學校的摯友蔡和森、何叔衡、陳昌、張昆弟、羅學瓚等人,無一不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兒女,最英勇的無產階級革命烈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