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東(1880—1935),安徽省鳳陽縣臨淮關人,行伍出身,原是東北軍的一名連長,曾駐防延吉一帶。
“九·一八”事變,日軍入侵敦化,張旭東將子女寄託給郎邑周家,毅然去延吉找王德林等舊同事組織抗日救國軍。到1932年冬,隊伍已發展到一千多人,轉戰在敦化、汪清、密山一帶。日本帝國主義為了鞏固其統治,派關東軍第四聯隊(一個騎兵團),從牡丹江出發,企圖打通敦寧公路。當敵人行至南湖頭到大山嘴子間,遭到張旭東部隊的伏擊。斃敵100多人,繳獲戰馬40餘匹、機槍30餘挺和其它軍用物資。其餘日軍向敦化方向狼狽逃竄。
這次戰鬥後,東滿特委派周保中參謀長前去慰問,並晉升張旭東為抗日救國軍五路軍司令,轉戰於牡丹江、東寧一帶。
1934年後,大部分抗日將領進入蘇聯,張旭東部隊仍留在吉林東部山區進行抗日游擊活動。當時,日本帝國主義施行歸村並屯、十家連坐等保甲法制,強化法西斯統治。張旭東採取化整為零,冬潛伏、夏出擊等方法與敵人周旋。1935年冬,張旭東在額穆東北角青溝子附近頂趟子地窖里隱蔽。在臘月的一天傍晚,突然竄來一股日軍,包圍了地窖,並點起火來。張旭東乘機潛入密林跑掉,因當時天晚,無法搜尋。張旭東從此失蹤。
翌年,獵手們在原地窖10多里外的地方,發現一具屍體,經驗證,正是張旭東司令,他當時終因天寒地凍,腹內無糧,凍死在荒野嶺之中。當地軍民對這位民族英雄的犧牲,無不悲憤流淚,把屍體收回,葬於青溝子的一座廟宇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