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生(瀋陽軍區總醫院原副院長)

張新生(瀋陽軍區總醫院原副院長)

張新生(1931.03~2010.08),男,湖北省沔陽縣(今仙桃市)人。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瀋陽軍區總醫院原副院長、主任醫師、教授,瀋陽軍區醫學專家組原組長,瀋陽軍區衛生專業高層次人才專家評審委員會原副主任委員,原全軍醫學繼續教育委員會成員,第202醫院原院長,第321醫院原副院長,全國全軍著名外科專家,專業技術一級,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醫療專家。張新生是全軍醫療戰線上湧現出的先進典型代表,行醫62年來,他始終把白求恩作為自己敬業愛業的“精神導師”,潛心行醫,一心為民,用醫術和大愛服務廣大患者,創造了許多救治生命的醫學奇蹟,先後獲國家、軍隊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10餘項。被患者和醫學界冠譽為德技雙馨的人民好軍醫、當代“白求恩”。張新生曾參加過唐山抗震救災、日遺化武處理衛勤保障等重大任務,多次立功受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新生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湖北沔陽(今仙桃市)
  • 出生日期:1931年3月
  • 逝世日期:2010年08月16日
  • 職業:瀋陽軍區總醫院原副院長
  • 畢業院校:南京國立中央大學醫學系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全國全軍著名外科專家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醫療專家
    榮獲國家、軍隊科技進步獎10餘項
    榮獲軍區科技人才培養專家一等獎
    被授予瀋陽軍區總醫院十大功勳獎
  • 代表作品:主編《手術學全集》
  • 畢業院校:南京大學醫學院(解放後改稱)
  • 畢業院校:第五軍醫大學(1951年改稱)
個人簡介,人物生平,經歷與成就,人物故事,

個人簡介

張新生,湖北沔陽人,1931年3月出生,1951年9月入伍,1954年畢業,1977年2月入黨,2007年退休,全國全軍著名外科專家,專業技術一級,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醫療專家。
主(參)編急症學叢書、心臟外科學等大型學術專著4部。多次立功受獎,先後獲軍隊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10餘項。
歷任原第五軍醫大學助教,第321醫院主治醫師、科室副主任、副院長,第202醫院院長,?>瀋陽軍區總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瀋陽軍區醫學專家組組長。

人物生平

1931年3月,張新生出生於“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的荊楚大地一個國民黨高級軍官家庭。父親張柳雲是國民黨空軍少將。
1947年,16歲的張新生考入當時南京國立中央大學醫學系。
張新生與父母和家人的合影張新生與父母和家人的合影
1948年,張新生的父親決定舉家遷往台灣,而17歲正是熱血青年的張新生卻做出了一個改變他一生的重大決定:留在大陸繼續完成學業。此後,直到父親去世,他們都沒能再見一面。
1949年解放時,張新生18歲,正是血氣方剛的一個青年,當時接受了一些進步思想。看到當時國民黨的腐敗,民不聊生,決心不走。南京雖然是國民政府的首都,但是花天酒地,街上到處看到行乞、衣衫襤褸,甚至死在街邊的人。這些對青年來說,引起思想上的反思。那時就想參加這樣一個部隊,追求光明,追求進步。
張新生在學校就讀時迎來了新中國成立。1951年秋,張新生就讀的南京大學醫學院被解放軍接管,後改編為第五軍醫大學。1951年9月,他畢業並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入伍宣誓大會上,他動情地說:“我的名字雖然是父親起的,但我覺得在今天加入革命隊伍,為人民謀幸福,是真正獲得新生!”
張新生夫婦年輕時的合影張新生夫婦年輕時的合影
1954年,張新生以優異成績大學畢業留校任助教,而張新生的同班同學,也是他未婚妻王文霞被分配到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附屬313醫院。為解決兩地生活問題,在部隊組織的關心下,兩年後張新生也被調往哈爾濱313醫院工作。由此為起點,張新生的醫學才華全部奉獻給了那片冰封雪裹的北國土地。
在五、六十年代,張新生雖然歷經坎坷,但他對“大醫精誠”的追求從沒改變。
1966年,張新生來到了位於科爾沁草原的解放軍321醫院。
321醫院所在的科爾沁草原東部,上世紀60年代初,那裡是各型肝病高發區。他立足醫院條件,摸索實施了新中國成立後瀋陽軍區第一例肝中葉切除術。他針對當時重症患者因營養不良不宜做手術的實際,率先在瀋陽軍區開展了鎖骨下靜脈穿刺做靜脈高營養技術,比同類醫院早了10多年,當時全國僅有幾家大醫院掌握這項技術。
2009年11月11日張新生在圖書館查閱資料2009年11月11日張新生在圖書館查閱資料
1973年,在321醫院張新生成功實施了瀋陽軍區範圍第一例中肝切除術,患者術後安然無恙。那年,中國著名肝外科專家吳孟超院士路過當地,得知此事後,讚嘆說:“在這樣的條件下肝外科工作開展這樣好,真是不簡單!
張新生在科爾沁草原服務了十七年,處理了許多大型和高難度手術,成為當地遠近聞名的專家。
改革開放後,厚積薄發的張新生迎來了事業的春天,實現自己事業的“三級跳”。他先後從321醫院外科副主任破格提拔擔任副院長,之後又調任中心城市202醫院院長和瀋陽軍區總醫院副院長。相比醫療設備落後、醫療信息閉塞的基層醫院,到中心醫院張新生更有了“用武之地”,他先後開展新技術新業務70餘項,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20多篇。藉助西方先進醫院的管理理念,先後把兩所醫院帶入全軍先進行列。
張新生在給醫護人員授課張新生在給醫護人員授課
張新生從1994年起一直擔任瀋陽軍區醫療專家組組長,先後獲國家和軍隊科技進步獎10餘項,在國核心心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由他主編的《手術學全集》,榮獲軍隊科技進步一等獎。
幾十年來,特別是擔任瀋陽軍區醫學專家組組長以來,張新生一旦發現有發展潛力的人才,都備案在冊,跟蹤培養,定期詢問,經常幫帶。經他考核推薦的60多箇中青年優秀人才,如今大都走上了科室主任的崗位,其中19人成為軍區專業委員會負責人。
張新生帶病為患者會診張新生帶病為患者會診
2009年底,張新生被查出胰腺頭癌晚期後,仍然堅持在病床頑強地同病魔抗戰了240多天,不僅經常給病人會診、看片,還熱忱關心醫院醫療科技人才隊伍建設。
2010年08月16日,張新生在瀋陽病逝,享年80歲。

經歷與成就

一、從解放前夕“拒絕赴台”到投身革命報效國家,他始終把信黨愛黨、鐵心跟黨作為終生信仰
張新生從出生在舊社會的一名有抱負的熱血青年,到受黨的進步思想薰陶走上革命道路,成長為忠誠於黨、服務人民的好軍醫,他始終堅持不懈地用黨的理論武裝自己,即使在“文革”期間,因國民黨將門子弟的家庭背景,遭受諸多不公正待遇,他一心向黨、忠誠報國的政治信仰也沒有絲毫動搖,而是愈挫愈堅、歷久彌堅。
面對考驗矢志不移。南京解放前夕,張新生的父親時任國民黨空軍少將,決定攜全家飛往台灣,但年僅17歲的張新生,因學生時代參加黨的地下活動,初步接受進步思想薰陶,做出人生的第一次重大抉擇:違抗父命,留在南京,迎接解放。儘管父親多次發電催他“火速來台”,但他毅然決然地堅持留在大陸,並於1951年報名參軍,把個人的理想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地連在一起。然而,令張新生沒想到的是,這次抉擇,既給他的人生帶來了難以想像的挫折和考驗,也使他對黨的追求和信仰更加堅定。他每年都向黨組織遞交一份入黨申請書,一直寫了23年,都因政治歷史不清未能如願。但他覺得,這很正常,自己的家庭背景複雜,組織上的考驗自然要比別人嚴一些、時間長一些。20多年,他一直信念不改,積極表現,努力工作。文化大革命結束後,組織查清了他的歷史問題,46歲的張新生終於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入黨宣誓那天,他激動不已,莊重承諾:“絕不辜負黨和同志們的信任,一定加倍努力,用行動為黨爭光。”
被瀋陽軍區總醫院授予“十大功勳獎”被瀋陽軍區總醫院授予“十大功勳獎”
飽受磨難信念如磐。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張新生因父母在台灣,政治上受到諸多不公正待遇,但他始終信念堅定,投身革命熱情不減。下連當兵被評為“五好戰士”,下鄉務農被樹為“三好社員”。1972年,作為醫院外科副主任,無論是業務還是工作,他都是醫院外科主任的最佳人選,但由於“身份特殊”,他親手帶起來的學生被越級提拔,成了他的領導。對此,張新生毫無怨言。十一屆三中全會後,他迎來了事業的春天,從科室副主任先後走上了第321醫院副院長、第202醫院院長和瀋陽軍區總醫院副院長的領導崗位。
難捨親情忠誠祖國。從1948年10月張新生的父母帶著弟弟妹妹離開大陸的那天起,就一直杳無音信。直到“撥亂反正”後,隔絕29年的親人才有了音訊。一天,他接到父親的來信,得知離別後,他成了父母一生的牽掛。母親因念兒心切,不幸早逝,臨終前還念叨著他的名字。驚聞噩耗,張新生失聲痛哭。父親在信中說,他現在已經退休養病,弟弟妹妹先後定居美國,希望有生之年能一家團聚。一邊是難以割捨的親情血脈,一邊是摯愛的軍隊醫學事業。在人生的艱難抉擇面前,他再次將感情的砝碼傾向祖國。在回信中,他勸說父親,落葉總要歸根,早日回歸故里,為祖國的統一大業貢獻餘熱。直到父親病逝,他也未能見上最後一面。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社會上掀起一股出國熱,弟弟妹妹希望他出國發展,他不但不為所動,還告誡子女,人不一定出國才算有出息,在國內一樣能大有作為。
幼年張新生與父母在一起幼年張新生與父母在一起
二、從不求聞達的青年醫生到壽登耄耋的知名專家,他始終把精醫敬業、精益求精作為畢生追求
張新生從醫以來,無論是在邊疆草原還是在繁華省城,無論是普通醫生還是“將軍”院長,不管條件怎么艱苦、崗位怎么變換、職務怎么調整,他始終牢記一名軍隊醫務工作者肩負的使命責任,孜孜以求,敢於創新,勇於超越,把對軍隊醫療衛生事業的執著追求化作生命的全部。
勤學苦讀追求新知。張新生不管是身處逆境還是順境,始終保持著強烈的求知熱情。在“文革”期間,他當廁所清潔工、被剝奪行醫權力,也未放棄對醫學基礎理論、英語知識、前沿課題的學習鑽研。走上領導崗位後,張新生更是如饑似渴博覽群書,每天晚上除了看新聞聯播外,把全部時間都用在了學習上。他的妻子王文霞說:“他這個人,一輩子唯一的愛好就是讀書學習,每天都11點以後睡覺。”結婚頭十幾年,他倆一直在單位食堂就餐,三個孩子都是剛滿月就送到上海岳母家寄養。家庭、病房、圖書室是他生活的全部。這些年,他翻譯的學術論文、文獻卡片、醫學繪圖加在一起足有上百萬字,對《克氏外科學》、《希氏內科學》和英文版《孔氏實用解剖學》他基本上都能背下來,對分子生物學、遺傳學、免疫學、亞細胞結構、醫學統計學等他能用通俗的語言講出來,被全院上下譽為“百科全書”。
查閱資料查閱資料
追求卓越勇攀高峰。張新生對醫學事業的追求,堅持在實踐中探索起步,從看圖和動物實驗開始手術,一步一個腳印地摸索,一步一個支點地攀登,先後掌握了門體分流、胰十二指腸切除和肝葉切除等27項最新技術。在第321醫院工作那些年,在醫療條件非常艱苦、缺少設備和指導的情況下,他率先開展了鎖骨下靜脈穿刺、中肝葉切除術等技術,在國內首次採用一期心包切除術治療一組化膿性心包炎病人。著名肝膽外科專家吳孟超評價說:“在這樣的條件下,肝外科工作開展得這么好,真是不簡單!”進入省城醫院後,他更加珍惜先進的醫療條件和優越的醫療環境,更加主動地投身於醫療技術的創新中,先後開展新技術新業務70餘項,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60餘篇,獲國家和軍隊獎項10餘項。憑著這種追求卓越、勇於超越的探索精神,張新生練就了一身絕技。患者稱他是“神醫”,說沒有他治不了的病;同行稱他是“主心骨”,不管哪個科遇到多難治的病,只要他到場大家就感到有底兒;作為軍區醫學專家組組長,關鍵時刻他都親自出馬,深受軍區醫學界同仁的景仰。
張新生在學習張新生在學習
科學嚴謹高度負責。張新生始終堅持用科學的態度、嚴謹的作風、負責的精神對待工作。對待患者他嚴謹認真,每個患者入院,都認真診察,慎重做出診斷;每次做完手術,都對患者進行回訪,了解恢復情況;每次查房,都仔細閱讀病歷,防止出現任何紕漏和失誤。問題面前他敢於較真,堅決不允許醫生在病情診治、病歷填寫上出現模稜兩可的情況。有一次,他發現一個醫生在病歷上只寫著“心肺未見異常”,當場就作了嚴厲批評。這對很多醫生來說是很平常的事,但在他看來,這是對工作不認真、對病人不負責。風險面前他敢於擔當,一次醫院收治了一個患心臟二尖瓣狹窄的病人,手術後突然發生心室纖顫,生命垂危。他決定採用高能量直流電擊心臟除顫來搶救病人。但連續電擊四次室顫仍未消除。不救,病人馬上就會死亡;救,還有生還希望,但電擊超過四次,一旦發生意外,就要承擔責任。為搶救生命,他果斷決定繼續電擊,終於使病人脫離了生命危險。和他共事20多年的老專家汪曾煒說:“他是一個為了患者生命而敢於擔當的人”。
張新生在病房查房張新生在病房查房
三、從計畫經濟到市場經濟社會環境的變化,他始終把忠於使命、奉獻病人作為人格堅守
從計畫經濟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到改革開放後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論社會環境如何變化,價值取向如何多元,他都始終保持革命軍人、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恪守職業道德,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忠誠於黨、熱愛人民、報效國家、獻身使命、崇尚榮譽”的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鑄就了以人為本的大愛醫魂,彰顯了踐行崇高、追求高尚的人生境界。
始終視患者如親人。在張新生眼裡,患者只有病情輕重之分,沒有親疏遠近、貧富貴賤之別。無論是什麼身份,從事什麼職業,他都一樣平等真誠對待,一樣傾注滿腔熱情。在下鄉勞動和牧區巡診期間,他經常用自己的錢給生活困難的鄉親抓藥,利用一切業餘時間給老鄉看病,想盡一切辦法解除民眾的病痛。為了搶救一個患急性肺炎的牧民嬰兒,他隻身趕了六十多里山路,在牧民小土坑上治療護理了五天五夜,終於把孩子從死神手裡奪了回來。在給一位老人治病過程中,患者突然喉頭髮生痙攣,嘴裡吐出惡臭黏稠的穢物,引起窒息,他毫不猶豫地口對口進行人工呼吸,保證了手術順利進行,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從解放戰場下來的張興旺,20年前被查出肺癌晚期,許多專家都說他沒救了。但張新生認為,只要患者有一線希望,作為醫生就不能放棄。他先後兩次親自主刀,切除張興旺的肝臟、腎臟等8組器官和結構,讓他奇蹟般健康地活到現在。得救的張興旺把手術這一天定為他的第二個生日,以此紀念張新生救命的大恩大德。
張新生為患者診治病情張新生為患者診治病情
始終視崗位如戰場。張新生常說,搶救病人就是一場戰鬥,急救室、手術間就是戰場,如果離開這個戰場,外科醫生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1976年唐山大地震發生後,他主動請纓參加醫院抗震救災醫療隊,不顧身患痔瘡、每天便血的病痛,以驚人的毅力,在50多天裡做了100多例手術。這些年,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不管是寒冬還是酷暑,只要科室遇到疑難雜症他都有求必應,只要醫院有重大搶救任務他都必到現場。有一年,他患心肌炎住院期間,外科在給一名患者做全肺切除手術時,肺動脈的結紮口突然脫落,鮮血從指頭粗的動脈噴射出來,主刀醫生慌了手腳。得知情況後,他不顧個人安危,在醫護人員的攙扶下走上手術台搶救治療。病人得救了,他的心臟卻因此落下了後遺症。離開領導崗位退休後,他被醫院返聘為專家組成員,說是退休了,其實比以前更忙了,找他看病的人更多了。作為一個年過七旬的老人,他除去正常的專家門診、疑難病症會診,平均每周還要做兩到三個大手術。2007年他因嗜酸性粒細胞膽囊炎做了手術,術後第二天就堅持在病床上為疑難雜症患者會診,住院兩個星期,診斷了20多個科室、30多位患者。張新生就是這樣,心中只有病人,唯獨沒有自己;為了患者生命,敢於拚命。
張新生在圖書館學習張新生在圖書館學習
始終視醫德如生命。張新生經常講,醫德是涉及人生命的道德,醫生的價值就是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一切為病人著想。這些年,他做的每一例手術,都千方百計地為患者省錢,從來不開“大處方”。他把當前醫療行業存在的紅包、提成、回扣稱為“三害”,說:“三害不除,院無寧日,醫無寧日。”行醫幾十年,他治病救人無數,但從未收過患者一分錢。張新生走到哪身上都透著一股正氣。
張新生在急診科會診張新生在急診科會診
四、從醫學院助教到軍區醫學專家組長,他始終把培育人才、提攜後來人作為使命責任
張新生懷有強烈的愛才意識,始終把培養人才、扶植人才視為己任,作為推動軍區醫療衛生事業和單位建設持續發展的基礎工程緊抓不放。他雖然沒有博士碩士的頭銜,卻是眾多博士碩士的老師;沒有頂端的獎項,卻培養出頂尖的學科帶頭人;沒有出國留學的經歷,卻帶出一批出國歸國的優秀人才。
堅持以博愛的胸襟帶人。張新生學識淵博、醫術精深,幫帶身邊人從來都是大公無私,毫無保留。為幫助青年醫生提高醫療救治水平,他甘當“拐棍”和“墊腳石”。哪有需要,他隨請隨到;誰有困難,他主動幫忙,經常把典型病例資料送給年輕的主任、醫生作參考,為年輕的醫生、護士修改論文,翻譯學術文章。利用查房、疑難病例會診討論等時機,進行臨床教學、答疑解難。每搞成一項手術新技術,他都馬上教給別人,讓出主刀,自己先當第一助手,再做第二助手,最後做台下指導。1994年,第205醫院收治了一名胸部巨大肉瘤患者,邀請他去做手術,他堅持讓本院的科主任主刀,在12個小時的手術時間裡,他始終站在一旁“保駕”。僅去年一年,由他作助手讓別人上一線主刀的複雜危重手術就有10多例。經他親手幫帶的醫生都深有同感地說,和張院長做手術,既長見識,更長本事。
張新生在為醫護人員講解藥理知識張新生在為醫護人員講解藥理知識
堅持以前瞻的思維選人。張新生是“千里馬”,更是善於發現“千里馬”的伯樂。作為黨的十六大代表、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亞太地區和國內著名的心血管病專家,現任軍區總醫院副院長韓雅玲,提起張新生,一臉仰慕之情。1992年,張新生帶專家組對正在第二軍醫大學攻讀博士的韓雅玲,進行晉職考核,發現她基礎理論掌握特別紮實、對前沿學科了解非常精深、對外文資料翻譯十分流暢。他興奮不已,向院黨委建議,這樣的好苗子必須破格使用、委以重任。那一年,韓雅玲不僅提前晉升為副高,在博士還沒畢業的情況下,成為全軍各大軍區總醫院最年輕的心血管內科主任。任專家組長以來,他始終以求賢若渴的精神積極發現人才、舉薦人才,摸索出既考慮全面又兼顧特點的衡量標準和科學的考核辦法,幾乎走遍了戰區所有醫院,考核幹部近千人,為戰區醫學人才成長做出了突出貢獻。一旦發現有發展潛力的,他都備案在冊,跟蹤培養,定期詢問,經常幫帶。這些年,經他考核推薦的中青年優秀人才有60多個,現大多都已走上科室主任的崗位,其中有19人成為軍區專業委員會負責人。
張新生在進行傳幫帶張新生在進行傳幫帶
堅持以寬廣的思路育人。任專家組組長以來,他始終注重醫院和臨床醫學建設的整體性,倡導加強人才梯隊建設和臨床綜合素質提高,確保醫院和學科建設可持續發展。根據醫學人才隊伍成長規律,研究探索出“二年輪轉打基礎、三年專科定向培訓、一年總住院醫師全面鍛鍊”的“二三一”培養模式。針對部分醫務人員對基礎理論不夠重視、英文水平不高的問題,他建議有關部門對高學歷人才考核考察時,加大對基礎理論和實際能力的考核,並親自組織臨床病理討論會、基礎醫學知識競賽、醫學英語競賽、外語晚會等活動,為臨床實踐打下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他充分借鑑同類醫院的成功經驗,積極倡導推行《科主任任期目標責任制》,帶領專家組成員科學論證、跟蹤指導,切實發揮專家組在任期目標評審中的職能作用,提高了醫院學科總體建設水平。他還通過深入調研,向軍區黨委寫出醫療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專題報告,提出在人才培養上重點抓好醫院領導幹部、學科帶頭人、中青年科技骨幹三個層次的人才培養構想。1996年他榮獲軍區科技人才培養專家一等獎,1998年被總部聘為全軍醫學繼續教育委員會成員。
張新生給醫生上基礎理論課張新生給醫生上基礎理論課

人物故事

立志從醫
1931年,張新生出生在一個國民黨高級軍官家庭,父親為國民黨空軍少將。作為長子,從小父親就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長大能成人成才。
2008年9月張新生與愛人王文霞合影2008年9月張新生與愛人王文霞合影
張新生的少年時代,正當日寇侵華戰爭時期。隨著父親不斷調任,他和家人先後輾轉於雲南、四川、貴州等地生活。雖然學無定所,但勤奮好學的他,不管轉學到哪,都很快成為學校的佼佼者。
在隨家人輾轉遷移途中,年少的張新生親眼目睹了舊社會貧苦百姓有醫不能求、有藥不能問、有病不得治的悲慘境地,他對百姓的疾苦感同身受,這時他就立下志向:長大後一定要當一名專為貧苦老百姓看病的醫生。
1948年夏,張新生正在為考大學緊張忙碌地準備著。一天,父親問起他對報考志向的打算,張新生毫不猶豫地答道:"我想當醫生!"
兒子要當醫生,而在父親看來,如果兒子走上仕途,前途將會更為廣闊。 於是他便問張新生:"為什麼要當醫生呢?"
一對革命伴侶一對革命伴侶
"我想當一名醫生,為百姓看病,為國家和百姓做一些有意義的事。"一向倔犟而又有主張的張新生堅定地告訴父親。
1948秋天,年僅17歲的張新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南京國立中央大學醫學院,向自己從醫報國的理想邁出了第一步。
白求恩的“冬粉”
"一個清瘦的高鼻樑外國大夫,身著一身八路軍舊軍服,佩帶著"八路"臂章,穿著一雙草鞋,躬著身在一個破廟裡面給傷病員動手術……"這個清晰的畫面經常會在張新生的記憶中閃現。這個高鼻樑的外國大夫不是別人,他就是偉大的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白求恩。白求恩也是張新生一生中永恆的偶像。
在"文革"時期,張新生天天讀毛主席寫的《紀念白求恩》,這篇文章至今他還能完整地背下來。張新生認為文中提到的"對工作極端負責,對人民極端熱忱,對技術精益求精"是對醫務工作者道德約束的高度概括。這"兩個極端兩個精"言簡意賅,是古今中外對醫療道德最深刻、最精闢、最全面的高度概括,是醫務工作者永恆的職業情操,是每個人可奉為一生的座右銘。張新生認為,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你對社會奉獻了,創造了價值,這就是你的價值;人生的價值不在索取,索取的東西不叫價值,醫生的價值就應該把自己的醫術為廣大人民服務。白求恩同志在這一點上做得最好,他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對工作極端負責,既是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也是最偉大的醫生。他這么高的地位,不遠萬里來到中國,為中國抗日戰爭,犧牲了自己的生命,他這種精神值得永遠學習發揚。國家衛生部把每年11月16日正式確立為白求恩紀念日。張新生聽了很激動。他說這樣至少可以讓現在的醫生,在這個日子裡知道什麼是醫德、什麼是醫道。
張新生夫婦與孩子合影張新生夫婦與孩子合影
好典型的示範作用是巨大的,引領力量是無窮的。張新生一直將白求恩視作人生價值方向的航標,始終在服務病患、奉獻社會中書寫著自己的價值人生。他正是在白求恩精神的感召下,一步步成長為一個名醫大家的。
書籍比生命都重要
張新生一生學識淵博,醫術精深,這與他勤奮學習、刻苦鑽研是分不開的。
張新生在家中上網學習張新生在家中上網學習
為掌握國際上最新的醫學動態,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張新生就已經開始自費訂閱一些英文版的醫學雜誌。
1983年,張新生被調到202醫院當院長,為他搬家的同志清楚地記得:當時,張新生的家裡除了一個衣櫃,一個水壺外,就是一箱一箱的書了。
張新生有個特點,就是把書籍看得比金錢甚至生命都重要。
有一次,張新生居住的單位宿舍樓翻修搬家,恰逢他正生病在病房打吊瓶。愛人怕影響他養病就偷偷請來了勤務連的戰士幫忙,可還是沒有瞞過張新生,他全然不顧醫生的勸阻,拖著虛弱的身子就趕了過來。堅持親手把書籍一本一本地整理好,然後細心裝箱,看著戰士們抬上車。即使這樣他還不放心,裝車運輸時,自己還要親自"押運",大家誰也攔不住。
當汽車行駛途中,由於路況不好,車子一路顛簸。突然間,一箱書就要掉到地下,張新生反身伸手抓住箱子的一角,死死不放。眼看連人帶書就要掉下去,但他還是不撒手。要不是身邊的戰士眼疾手快,他非得出現意外不可。事後,每當愛人在他面前嘮叨時,他總是半開玩笑地說:"這些書可是我半輩子的命根呀,我可捨不得損壞呀!"
張新生(瀋陽軍區總醫院原副院長)
的確,張新生一直把書視同生命一樣重要,也把書當成了自己奮鬥中的良師益友。如今,在書桌案頭,還一直放著一摞厚厚的、有些發黃的手寫資料,這也是他行醫幾十年精心整理積累的文獻卡片,據說加在一起大概有上百萬字,而且還有幾十萬字的醫學資料是用英文書寫的。
兩大鎮院“法寶”
"知識改變命運,知識就是生命!"也許用在治病救人的醫務人員身上更為直接而貼切。
張新生認為基礎理論和外語水平是一個專業人才必不可少的兩座基石,基礎理論不牢就領悟不深,外語不精就視野不廣,理由有二:其一,如果一個臨床醫生沒有豐富的基礎知識作為根基,對一切臨床現象就不可能靈活運用解剖、生理、病理、藥理等基本理論作出解釋,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進而對各種情況複雜的病例就難以做到快速反應、準確判斷、對症施治。其二,英語是通用的國際語言,浩如大海的醫學文獻80%是以英文發表的,主要文獻工具書如醫學索引、醫學文摘、生物學文摘等都是以英語發行的。如果不精通外語,就不能迅速準確地掌握世界前沿的信息為我所用。
張新生在家中學習張新生在家中學習
張新生就是伴著對基礎理論和外語不斷地學習探索,來不斷拓寬自己的醫療事業之路的。對醫學基礎理論和外語知識的學習,在他習醫、從醫60年來從未間斷過。張新生曾下苦功夫通讀了有關解剖、生理、病理、藥理等基本理論的英語醫學專著以及大量的英文版文獻,一部英文版的孔氏實用解剖學他幾乎可以背下來,並把重要的圖繪製下來保存至今。紮實的業務理論知識和運用自如的外語功底,是張新生用來治病救人和從事醫療科研的兩大"法寶"。
"疾病雖然分科而治,可病人是不分科的,許多情況都是摻雜交織在一起的!"為了救治病人,張新生博採眾長學習了許多與外科有關的內科知識,讀過三冊不同版本的心電圖學,甚至廣泛學習了五官科、婦產科等學科知識。儘管這並非他的專業,他卻成了這一方面的內行,並以此糾正了許多偏頗。
在202醫院任職時,一名護士排便困難,便血。醫院普外科診斷為直腸癌,準備要手術切除直腸。在會診時,張新生推翻了先前普外科的判斷,診斷為"子宮內膜異位症"。這是少見的婦科病例。手術方案改變了,直腸被保留了,病人治癒了。當有人問張新生這一聞所未聞診斷結果出自哪裡時,張新生坦然地告訴大家,曾經在一本外文專著看到類似病例。他的回答,使大家又一次感受到"知識改變命運,知識就是生命!"的真正內涵和力量。
張新生在圖書館查閱資料張新生在圖書館查閱資料
任202醫院院長和瀋陽軍區總醫院副院長期間,張新生針對部分醫務人員對基礎理論不夠重視,英文水平不高的實際,親自組織和主持英語臨床病理討論會,英語基礎醫學知識競賽、英語查房、醫學英語競賽、英語晚會等活動,有效地提高了醫務人員的專業技術和外語水平。
多學科專家
張新生精湛的醫術涉及外科的多個分支學科,他做過的手術涵蓋普外科、胸外科、骨科、腦外科、泌尿外科、五官科等多個學科。孔祥文(321醫院外一科主任,張新生帶教的學生)這樣評價張新生:"我總覺得張新生簡直像神一樣,沒有他不會的東西。"
張新生給醫生上基礎理論課張新生給醫生上基礎理論課
一次,一個胸椎結核的病人,手術後,推到病房就昏迷了,並呼吸、心跳停止。
為什麼會昏迷?呼吸、心跳為什麼會停止?
醫院馬上進行討論,張主任聽到病情後立即問道:"胸腔放鏈黴素沒有?"
當得知放了鏈黴素後,他立即得出鏈黴素在麻醉劑協同下發生了神經肌接頭阻滯反應,致使呼吸停止的結論,並指導醫生開始搶救。
一些資格較高的醫生感到張新生只是個外科醫生,不可能對藥理如此精通,但又拿不出可行的救治方案。
一些年輕的醫生不明白其中的原由,問為什麼要這么救呢。張新生嚴厲地說:"現在先搶救病人不要問,回去再討論。"
按照張新生的指導,很快那個病人呼吸就恢復了。後來,張新生找來年輕的醫生為他們仔細講解。
張新生在給醫護人員授課張新生在給醫護人員授課
由於他技術全面,許多內科的病人都找他搶救。
有一個做過大手術的病人,輸了不少的血,按照慣例,醫院為病人輸了葡萄糖酸鈣。很快病人就發生了肺水腫,並產生了心衰。在搶救中,大家在用不用西地蘭這種藥物上發生了意見分歧。因為在理論上,如果用了西地蘭,就不能用葡萄糖酸鈣。否則會發生洋地黃心臟毒性,病人會死亡。
爭執仍在繼續,但沒有一個人敢拍板做決定。最後,還是張新生果斷表示:可以用。他的解釋是,理論上講先用西地蘭,不能用葡萄糖酸鈣,然而,先用了葡萄糖酸鈣,已和輸血中的抗凝劑枸椽酸結合,又經過代謝,鈣離子通道功能已恢復,可以放心地用西地蘭。
果然,用了之後,肺水腫消失了, 心衰也糾正了。
有一次,202醫院有一位護士長在婦產科住院,她52歲,老來得子也是個喜事,還是個雙胞胎,可眼看快生了,腹部突然疼得受不了,這可急壞了她的家人,弄不好大人和孩子都保不住啊,這也急壞了婦科的醫生,不知該如何治療!
張新生在病床上會診張新生在病床上會診
儘管張院長不是婦科大夫,但病人的家屬還是找到了他。人命關天,作為院長,他火速來到婦科病房,經過診斷,張新生確診為急性膽囊炎,並指導醫生採用下管引流的辦法進行治療。沒過多久,病好了,還平安生出一對龍鳳胎。
沒有“金剛鑽”也能幹瓷器活
1976年7月28日,唐山發生特大地震,一時舉國震驚,全國、全軍救援隊伍紛紛奔赴唐山,張新生也在救援的隊伍里。
在唐山抗震救災中搭設醫療帳篷在唐山抗震救災中搭設醫療帳篷
戰士小吳救災時不小心從高架橋上掉了下來,造成後腦摔傷、顱內大出血,當時就昏死了過去,情況非常緊急,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地震後的唐山一片廢墟,手術室都設在野外帳篷里,條件非常簡陋,沒有CT、磁共振等設備,也沒有腦外科專家,醫生們急得都急得搓手,但就是誰也不敢輕易冒險做手術。
時間在一分一秒流失,戰士的生命體徵也越來越弱……
"我來試試。"晚上9點多鐘,正當大家急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一個不大的聲音突然從人群後面傳來,大家回頭一看,原來是剛剛趕來的321醫院醫療隊副隊長、胸外科副主任張新生。
終於有人敢上手術台了,大家不僅都投來了敬佩的目光,但同時也有很多人充滿疑慮,"他行嗎?"和張新生一起來的孔祥文更是擔心不已,這種手術並非他的專業。
微弱的燈光下,人們開始忙碌起來,換上手術服的張新生站在手術台前,尋找出血點,縫合洗消包紮,一切有條不紊,一切有序進行。兩個多小時後,手術圓滿結束,小吳也慢慢恢復了意識,脫離了生命危險。
精心手術精心手術
在人們的歡呼和掌聲中,張新生疲憊地走出帳篷,望著繁星點點的夜空,不禁長吁了一口氣。"你怎么就上去了呢?不害怕手術失敗啊?"作為張新生的戰友和黨小組長,孔祥文擔心地問。
"我當時眼裡只有病人了",張新生微微一笑。
連續16次電擊創造奇蹟
"作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病人只要還有一絲希望,就要盡百分之百的努力!"這是張新生行醫的信條,他視患者如親人,對病人一直是不拋棄不放棄,在救治中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正是由於這種堅持,才使他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醫學奇蹟,才使一名又一名患者絕處逢生。
張新生給病人作手術張新生給病人作手術
1975年,321醫院收治了一個患心臟二尖瓣狹窄的病人,是一個年輕的林業工人的妻子。手術後的一天,病人突然發生心室纖顫,一時大家束手無策。
此時,作為主治醫生的張新生,與其他的同事正在學習室進行政治理論學習,聽到情況後,張新生立即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他趕緊跑到病房,抱著那名患者就往搶救室跑,在搶救室,張新生決定採用高能量直流電擊心臟除顫來搶救病人。要知道,當時醫院還是頭一次使用這種新技術。
一次,兩次,三次……
當進行到第四次時,有人就勸張新生說:"咱們已經盡力,不行就放棄吧。"大家的勸說也是不無道理的,因為在當時國內的學術報告中,這種電擊沒有超過四次。
醫院又電話求助於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也表示,到目前為止,他們也沒有超過四次電擊的病例。
聯勤部衛生部部長張踐看望張新生聯勤部衛生部部長張踐看望張新生
然而,張新生為病人做了檢查後認為,仍然要求繼續進行電擊搶救。他認為如果不採取措施,病人就只有等死了,電擊還有一絲希望。
十三,十四,十五…… 在張新生的周密指揮下,搶救組在一天內進行了創紀錄的16次電擊,消除了45次室顫,終於使病人轉危為安。這在醫學史上可以算做一次奇蹟。後來,《中華內科雜誌》刊發他的這一成功搶救案例。
甘為人梯
張新生為人清正,胸懷寬廣。作為領導他沒有官場的功利和浮躁;作為學者,他沒有文人的輕浮和自傲。他學識淵博,醫術精深,卻毫不保守。為了幫助周圍同志向專業技術高峰攀登,他甘當一根無私的"拐杖",一塊可敬的"墊腳石"。
張新生在醫院博士後工作站授課張新生在醫院博士後工作站授課
原321醫院外科主任醫師周長軒,一次要參加軍區衛生部組織的臨床急救會議,忙著準備學術論文。題目想好了,可是手頭典型病例資料卻少了點。一時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正發愁時,張新生知道情況後,主動把自己多年來精心收集的二千六百多個病例資料翻出來,連夜查選了幾十個典型病例資料,寫成三份清楚的索引,塞到他手裡。叮囑他好好準備,爭取為醫院爭光。
軍區總醫院整形科劉曉燕主任即將完成一篇重要的學術研究論文,可就在最後的關鍵環節,一項疑難的外文學術翻譯成為"攔路虎"。聽說張新生院長在外文知識方面淵博,劉主任前來請張新生幫忙。他二話沒說,帶病連續在書房裡忙了六個晝夜,終於使論文順利脫稿。
當醫生必須要嚴謹
張新生要求所有醫護人員必須有嚴謹的態度,不允許有半點摻假,不能有半點馬虎,因為他認為,這是對病人負責的最基本要求。
張新生在病床上與醫護人員交流張新生在病床上與醫護人員交流
張新生看病例最煩醫生打"問號",他要求醫生對病人的病情必須有明確的診斷。
張新生要求醫生對病人的病例、病案號、年齡、姓名、各種化驗單子都要一個不落地背下來。
報告病例,他要求醫生錯一個字都不行,而且用詞必須嚴謹。一次,一個老醫生匯報病例時,沒有用專業術語,張新生聽到後,立即對他提出批評:"我們做學術討論,必須嚴謹。"
張新生要求醫生填寫病歷,不能有錯別字,不能出現話語不通的現象,一經發現,張新生便會立即要求醫生重新填寫。
聯勤部吳長海政委看望慰問張新生聯勤部吳長海政委看望慰問張新生
一次,張新生看到一名醫生在一位病人的病歷上填寫:心肺未見異常。這四個字在現在一些醫院的病歷上時有出現,但張新生看到後大為惱火,他批評那名醫生說:"就你這個態度,你當不了醫生。"
張新生要求醫生,在檢查心臟時,要嚴格堅持視、觸、叩、聽,心界要以圖表標出,雜音要描寫的一清二楚,不能只看胸片、B超,一定要親眼、親手親耳檢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