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甘肅張掖山西會館
- 地理位置:甘肅張掖市甘州區
- 景點級別:無
- 門票價格:無
概述,歷史背景,文化價值,功能介紹,建築特色,
概述
始建於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為前後兩個院落,山門內前院南北構成為對稱的看樓各7間,牌坊後的南北兩面各排列5間廂房。布局嚴整,錯落有致。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掖會館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以及豐富的旅遊資源。
歷史背景
張掖會館始建於清雍正二年(1724),在張掖二中院內,是一座古典寺院建築,是民勤縣商人建於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作為聚會議事祭神的地方。大殿是會館的主體建築,古樸斗拱,保存完整。在一條中軸線上分布著大殿、陪殿、廂房、鐘鼓樓、牌坊等,既對稱,又陪襯,高低錯落,氣勢雄偉,構成了古建築物的特色。解放前在前院設私立民勤國小,館舍至今保存完好。
據考證,中國最早的會館可上溯到明朝永樂年間。最初的會館,主要為客居異地鄉人的聚會場所。山西人在異地建立會館,最早的始於明朝隆萬年間。據《藤蔭雜記》卷六《東城》記載,明朝隆萬年間,一個叫做賈仁元的山西萬泉人,當時為兵部左侍郎。他把自己宅院南邊的部分闢為三晉會館,這是最早有文字記載的三晉會館發端。
當時賈仁元所創的三晉會館規模較小,其功能也只是供在京的山西籍做官的人聚會,為來山西趕考的舉子提供住宿。自從明代實施開中法以來,晉商漸漸成為明代最有勢力的商人群體。而京城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晉商因為需要在京城活動,於是在京城設商會館。《晉冀會館碑記》記述了第一家山西商會館的設立。為了山西人集體祭祀方便,過節日逢喜事聚會有地方,以及聯絡感情互相交往有固定的場所,在山西的商人最終經過商議,在北京的布巷之東小蔣家胡同,購得房院一所,全部拆除後重新蓋起屋舍,成為第一家山西商會館。
會館其實經過一個這樣的轉化。它最初的功能,主要是為各地在京的官紳提供一個聚會的場所,為進京趕考的試子提供一個暫居之地,有人把這稱之為“官紳會館”或“科舉會館”。而商人由於地位低下,排在士、農、工、商“四民”之尾,他們是沒有資格進入這些會館的。不過,隨著明朝中葉商業的迅速發展,商人們的地位提高,商會館便出現了。而且,商人們的會館與“官紳會館”和“科舉會館”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的置建會館不僅僅在京城裡,而是發展到全國各地的商業中心和邊遠地區的商業集鎮,成為專門服務於商業的會館。而“海內最富”、蹤跡無處不到的山西商人的會館,更是遍布全國各地。
有文字可考的晉商會館全國約有400多座,西藏、新疆等地也有晉商會館存在。現存晉商會館,最東面到達山東聊城(山陝會館),東南面至江蘇蘇州(全晉會館);最西面抵甘肅張掖(山西會館);西南面為雲南晉寧(二街聖宮);最北面則為遼寧海城(山西會館);而保存最完整的是河南省社旗縣的山陝會館。
文化價值
說起山西會館的保護,張掖人還有一段佳話。1996年,張掖在城市建設中拓寬街道,山西會館占壓紅線14米,需要拆除。針對山西會館是拆除還是就地保護,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討論研究,會議邀請為張掖城區建設搞規劃方案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顧問、同濟大學教授阮儀三等專家參加。會上,市政府領導認真聽取了市文物主管部門及教授專家的意見,一致認為,文物古蹟一旦拆毀就失去了原有的價值,再造是假的。最後做出了南大街中心段在山西會館山門左右拐彎通過,就地保護山西會館的決定。雖然街道繞彎使道路工程建設比預算多出100多萬元,但山西會館卻完整無損地得到了保護。此舉在1996年歷史文化名城韓城分片年會上傳為佳話。
功能介紹
晉商會館在晉商發展中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也很複雜,山西商人許多需要處理的事情都需要在晉商會館中來解決。康熙六年(1667),在北京前門外護城河西邊建起了“銀號會館”,會館的目的在這個會館的記錄中寫得很明白:該會館是晉商作為奉神明,立商約,聯鄉誼,助游燕的場所。
首先,晉商會館是奉神明和利用神明威信立商約的地方。山西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董永剛告訴記者:“晉商尊奉關公,崇尚信義,不僅在店鋪懸掛關公畫像,而且在全國各通都大邑興建的山西會館中供奉關公,晉商認為關公具有中華民族‘信義昭著’、‘言必忠信’的傳統美德,是誠信、重義的化身。故而晉商以“信義”來團結同仁,凝聚同鄉,摒棄見利忘義、背信棄義的商業欺詐行為,贏得人們信賴,收到了取信於社會的良好效果。”山西省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張舒說:“晉商很崇奉關公,因此晉商到處修建關公廟宇,其目的是請神威廣大的關公,日夜監視商人的精神世界和商業活動,同時從關羽身上吸取正氣,使商業立於不敗之地。”
河南賒旗縣的山西會館就在石碑上記載:雍正時有的晉商商號改換戥秤,使秤準大小不一,於是晉商全行的商賈齊集在會館的關帝廟,來進行公議。以關公的信義來規範商業行為。晉商會館在此時,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歇腳的地方,而代表著一種約束,一種法律。
其次,晉商會館也是集聚聯繫所在地方的晉商老鄉,整契約鄉的力量,表達利益訴求,為行會成員服務的地方。北京的臨襄會館有一塊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的碑記稱:“會館之立,所以聯鄉情,篤友誼也。朋友居五倫之一,四海之內,以義相投,皆為兄弟。然籍同里井者,其情較洽。籍同里井,而於他鄉遇之則尤洽。”
太原社科院院長劉錦春稱:“山西商幫重視群體的力量,用會館作為集結地使行會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團結在一起,這在當時的社會也就起到了整合社會的作用。因為在當時的社會整體的氛圍是一種“商人”是四民之末,商人在中國的傳統地位是低下的,因而從某種意義上講晉商在當時也是一個弱勢群體。作為商人的自發的團體,行會就自然的承擔起表達商人自己的利益訴求。”
太原師範學院歷史地理與環境變遷研究所研究員張慧芝認為,山西商人在經營活動中很重視發揮群體力量,還注意量才使用,各盡所能,他們用會館的維繫和精神上崇奉關聖的方式,增強相互間的了解,通過講義氣、講相與、講幫靠,協調商號間的關係,消除人際間的不和,形成大大小小的商幫群體。山西商人在外經營,不可避免會發生與行內、行外之間的業務糾紛,對此,晉商會館,成為調解與仲裁的場所。
比如中俄恰克圖貿易,長期以來一直為晉商壟斷,商號最多時達120餘家,各商號組合成商會,維護共同利益。各店如同一家,一致對外,與同行競爭,使外幫勢力無法涉足其間。而晉商會館則是晉商組織商會進行同行間的經濟管理和協調,維護本會共同利益,約束全員,避免內斗,一致對外的場所。
最後,晉商會館還是一個幫助同鄉弱勢群體,解決災難性事件的慈善機構。古代交通不便,交通成本也非常大,信息傳遞相比現在更是遲滯不暢。晉商在外,一旦遇到各種災難,幾乎不可能得到家鄉的幫助。這時會館的的功能便是召集同鄉,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如果有人客死他鄉,會館則出錢安葬,幫助處理後事;對得病者,進行安置和醫療,對年老失去工作能力者以救助,即使對非商人的流落異鄉的山西籍寒士也會提供資助。
建築特色
大殿是會館的主體建築。古樸斗拱,保存完整。在一條中軸線上分布著牌坊,鐘鼓樓,大殿,配殿,廂房等,既對稱,又陪襯,高低錯落,氣勢雄偉。木牌坊為四柱三門,正樓大、左右次樓小,總面寬11.2米,歇山式頂,券口上雕刻二龍戲珠、大象、海馬、麒麟,神態生動,正樓正面刻行書“福陰蘇山”,背刻“膏流瀚海”,左右次樓嵌板上刻有8字楹聯一副。牌坊左右,排列兩座鐘鼓樓,平面正方形,邊寬6.2米,上下兩層,四面坡攢尖頂。下層或東或西正中開門,過牌坊東西兩邊為對稱的廂房,各寬9間,深1間,懸山式頂,最後正中為大殿3間,平面正方形,寬14米,深14.6米,單檐歇山頂,兩側為東西配殿,規模較小,各寬3間,深1間。整個建築主次分明,構成了古建築物的特色。解放前在前院設私立民勤國小,館舍至今保存完好。為全市保存較完整的一組民國初期建築,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