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承東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職業:江蘇省節慶協會秘書長
江蘇省節慶協會秘書長,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江蘇省節慶協會秘書長
張承東,男,江蘇省節慶協會秘書長、盱眙縣節慶活動辦公室主任,科技哲學專業研究生學歷,江蘇省盱眙縣委辦公室副主任兼縣委縣政府台辦主任,盱眙縣人民政府新聞發言人。歷任盱眙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縣委外宣辦(縣政府新聞辦)主任,盱眙日報社總編等職。他是歷屆中國·盱眙國際龍蝦節辦公室副主任、核心策劃人。被評為“2010年中國節慶產業十大理論人物”。並參與盱眙龍蝦節全過程運作,積累了豐富的節慶策劃“實戰”經驗。其主要社會學術職務有:北京大學中國節慶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節慶中華理事會專家團隊成員;徐州師範大學兼職教授;徐州師範大學中國節慶產業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中國節慶產業年會專家組成員等。
張承東熟諳中國現代地方節慶實務,具有較強節慶理論功底,參加過國家行政學院高級節慶管理研修班等高層次節慶策研平台學習和交流。長於節慶創新,精於縣域節慶策劃與研究。曾主編和參與主編節慶專著多部,其與中國近百個著名知名節慶建立了合作研究關係,擔任多個節慶策劃研究顧問。成功組織了“長三角節慶國際化研討峰會”,“江蘇省節慶創新論壇”等多個區域性節慶學術研究活動。曾多次在全國節慶論壇上發表演講。並幫助多個少數民族節慶策劃。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張承東: 女, 1976年8月, 江蘇揚州人學位: 博士,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副教授。研究領域: 環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生物修復,污染物與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機制等。
主要學術經歷:
1994.09—1998.07南京大學環境科學系環境化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
1998.09—2000.12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
2002.08—2006.05美國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Rutger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獲理學博士學位。
2006.09—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榮譽與獎勵:
2010年6月,獲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七屆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
2006年4月,由化學和環境科學學院提名, 經新澤西理工學院研究委員會評定, 作為優秀學生研究代表參加學生研究成果展示會。
2004年8月在美國費城全美化學協會會議上做關於“通過乙醯膽鹼脂酶抑制方法提高有機磷檢測的研究”和“離子態液體中酶催化合成二酞的研究”。這兩篇文章均被美國ACS期刊《化學和工程新聞》(Chemical & Engineering News)引用及報導(Nov 8, 2004; Sep 13, 2004)。
2004年至2005年於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獲金紀念獎學金。
2003年4月在美國東部地區近百所著名院校中被當選為優秀研究生代表參加Pfizer 公司舉辦的綠色化學研討會。
2000年9月於南京大學獲傑出研究生光華獎學金一等獎。
1994年至1998年於南京大學4次獲人民獎學金。
主要參加和完成的科研項目有:
1. 南開大學基本科研業務基金《納米碳管的生物降解性研究》(主持),2010/06-2012/06。
2. 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納米材料吸附態有機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及影響機制研究》(主持),2010/01-2012/12。
3. 天津市套用基礎及前沿技術研究計畫《納米碳管與酶的相互作用機制及環境套用研究》(主持),2009/09-2012/09。
4. 天津市套用基礎及前沿技術研究計畫《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原位生物修復技術及生態毒性評價》(主持),2007/04-2009/09。
5. 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土壤中吸附態持久性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及降解模型研究》(主持),2008-2009。
6. 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重點項目《油田區石油污染土壤生態修復技術與示範》(主要參加人),2007/07-2010/12。
7. “Ionic Liquids in Biocatalysis and Environmental Persistence”, U. S. The Laboratory Direct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DRD,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 Department of Energy (DOE). 2004/01-2006/01.
8. 農藥的生態危險性評價基礎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99/1-2000/9.
9. QSAR 和替代芳香族化合物的生物可降解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998.
代表性論文:
1. C. Zhang§, S.V. Malhotra, A.J. Francis. Toxicity of imidazolium- and pyridinium- based ionic liquids and the co-metabolic degradation of N-ethylpyridinium tetrafluoroborate, Chemosphere, (in press).
2. 羅水明,喬俊,張承東*。天津濱海新區黑瀦河下游沉積物PAHs風險評價及環境基準值的比較,中國環境監測,2010,已接收。
3. 王芳,張承東*。1,1,2,2-四氯乙烷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研究及新型模型模擬,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0,已接收。
4. 段林,張承東,陳威。土壤和沉積物中疏水性有機污染物的鎖定及其環境效應(綜述),環境化學,2011,30(1),1-10。
5. 喬俊,邵德志,羅水明,段林,華桂英,張承東*。天津濱海新區黑瀦河沉積物中重金屬污染特徵及地區性重金屬污染指示指標選擇,環境科學研究,2010,23(11),11-18。
6. 唐昊,孔昊楠,張承東*。活性碳強吸附態1,1,2,2-四氯乙烷的脫氫氯反應活性,環境化學,2010,已接收。
7. 郭婷,張承東*,張清敏。生物修復石油污染鹽鹼土壤小試模擬系統中土壤性質與微生物特性變化,中國環境科學,2010,30(8),328-332。
8. 齊亞超,張承東§,王賀,陳威。黑炭對土壤和沉積物中菲的吸附解吸行為及生物可利用性影響的研究,環境化學,2010,29(5),848-855。
9. 喬俊,陳威,張承東*。添加不同營養助劑對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復的影響,環境化學,2010,29(1),6-11。
10. 齊建超,張承東*,喬俊,郭婷,張清敏,陳威。微生物與有機肥混合劑修復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0,29(1),66-72。
11. 郭婷,張承東§,齊建超,張清敏,喬俊,陳威。酵母菌—細菌聯合修復石油污染土壤研究,環境科學研究,2010,22(12),1472-1477。
12. C. Zhang§, H. Wang, S. V. Malhotra, C.J. Dodge, A. J. Francis,Biodegradation of Pyridinium Based Ionic Liquids by an Axenic Culture of Soil Corynebacteria,Green Chemistry,2010,12,851-858;
13. S.V. Malhotra, C. Zhang§, H. Wang, Enzymatic Synthesis of Dipeptides in Ionic Liquids, Letters in Organic Chemistry, 2010, 7(2):168-171;
14. Yang, W., Duan, L., Zhang, N., Zhang, C., Shipley, H.J., Kan, A.T., Tomson, M.B., Chen, W. 2008, “Resistant desorption of hydrophobic organic contaminants in typical Chinese soils: implication for long-term fate and soil quality standards,”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27(1), 235-242.
15. Duan, L., Zhang, N., Wang, Y., Zhang, C., Zhu, L., Chen, W. 2008, “Release of hexachlorocyclohexanes from historically and freshly contaminated soils in China: Implication for fate and regulation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156, 753-759.
16. Yang, W., Zhang, J., Zhang, C., Zhu, L., Chen, W., 2009, “Sorption and resistant desorption of atrazine in typical Chinese soil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 38, 171-179.
17. 羅曉麗,齊亞超,張承東,李婧,陳威,2008,“多環芳烴在中國兩種典型土壤中的吸附和解吸行為研究,”《環境科學學報》,28(7),1-6。
18. Chengdong Zhang and Sanjay V. Malhotra, “Increased paraoxon detection by acetylcholinesterase inactivation with ionic liquid additives,” Talanta, 2005, 67(3): 560-563.
19. Lu, Ying, S.K. Han, and C.D. Zhang. “Adsorption of Mefenacet in soils.” Bulletin of Environmental Contamination and Toxicology, 2001(66):17-23.
20. 張承東,張愛茜,韓朔睽,王連生。含硫芳香族化合物降解酶的定域及胞內產物的鑑定,環境科學,2000, 21(4), 90-93.
21. 張承東,韓朔睽,盧穎。不同土壤中苯噻草胺的微生物降解,農業環境保護,2001, 20(3), 152-154.
22. 張承東,韓朔睽,張愛茜。除草劑苯噻草胺脅迫對水稻活性氧清除系統的影響,農業環境保護,2001, 20(6), 411-413, 417.
23. 張承東,韓朔睽,魏鐘波。硒對除草劑脅迫下水稻苗活性氧清除系統回響的作用,環境科學,2001, 23(4), 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