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慎夫

張慎夫,原名張嘉猷,生於1899年11月24日,通渭縣平襄鎮河南村人。後舉家遷居隴川蔡家鋪。兄弟四人,慎夫行三,自幼由其父(前清生員)執教,在家讀書,以聰穎好學,深得父親偏愛。年齡漸長,遂入縣文廟國小讀書,後考入甘肅政法學校。由於成績優異,畢業後保送日本留學,就讀明治大學。1927年和崔仲遠、劉佛吾、王炳南、江隆基、江玉基等同志組織了一個旅日中國留學生中國共產黨支部。並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在日本的外圍組織“東京社會科學研究會”、“時代工程社”。1929年“中東路事件”發生後,中國留學生反對向滿州出兵,由中國共產黨、日本共產黨、朝鮮共產黨組織領導在東京舉行中國留日學生反對日本向滿州出兵示威遊行。張慎夫等人在遊行散發傳單時被捕,監禁3個多月。後被日本當局以中國共產黨黨員名義驅逐回國。張慎夫、崔仲遠、江隆基、王炳南由北京直接返回西安,劉佛吾由上海接上關係後回西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慎夫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99年11月24日
  • 原名:張嘉猷
人物生平,逝世,

人物生平

1928年,張慎夫在日留學時曾結識了楊虎城將軍。回國後他就任楊虎城將軍家庭教師,後被委任為西安郵局包裹稅局局長,渭南稅務局局長(主要是供十七路軍軍費,部分收入供地下黨活動經費)。以後,又隨楊虎城將軍在十七路軍工作。先後任十七路軍總部軍需處科長,十七路軍駐潼關辦事處主任,十七路軍駐南京辦事處運輸科科長。“西安事變”後,任42師軍需處處長等職。在十七路軍工作期間,與楊虎城將軍的夫人謝寶貞一起從事革命宣傳工作。他們多次派潼關辦事處中尉軍需陳久齋把情報縫在禮帽中送往山西風陵渡一個姓張的人,在樹下以乘涼交換禮帽的方式,互通情報,並把地下黨活動經費交給地下活動的葛霽雲。
1932年中央在陝西組織一個情報組,名為“中共中央西北情報組”,番號C3,成員均為中共正式黨員,由崔仲遠負責,崔仲遠、張慎夫、劉佛吾、任啟明等同志組成。他們的任務是負責把軍事、政治、經濟、社會等有關方面的重要情報直接送報上海,與上海情報負責人劉子華、馬子敬聯繫。
1937年春,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後,第十七路軍的番號撤銷,運輸科也隨之取消,張慎夫離開南京回到西安。此時,國民黨第50軍軍長楊子恆(駐防河南)因遭國民黨河南省主席劉峙的妒忌,加罪為“親日派”,被蔣軟禁後,陝西愛國志士為挽救楊將軍危急,公推張慎夫同志赴甘、青、寧聯繫社會賢達,澄清楊的罪名。在張慎夫的積極活動下,經西北志士的請願,于右任先生(國民政府監察院院長)的支持,楊子恆將軍被無罪釋放。張慎夫趁此機會旋里省親。在家鄉他目睹教育落後,遂提倡興辦學校,培育地方人才,並邀請地方知名人士,共同商議,得到社會賢達讚賞支持,又經國民黨通渭縣長楊可顯準許,於1938年春辦起了蔡家鋪完全國小,並在校任教。授課要求嚴格,教育有方,學生獲益不淺。

逝世

“七七事變”爆發後,張慎夫於1939年元月到達山西,就任郭仰汾部42師軍需處處長,隨部隊開赴山西夏縣抗日前線,和日寇作戰。因6月天氣炎熱,敵人施放毒彈,張慎夫感染成疾。同志們勸他到後方醫療,張慎夫堅守陣地,未能及時回西安治療,於1940年6月18日逝世。西安各界進步人士召開追悼大會,紛紛弔唁,楊明軒同志主持大會並致了悼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