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思泉

張思泉(1871~1931),原籍澧縣。幼學徒,及長,在澧州(今澧縣)北門經營乾泰昌花紗行。張精於經營,一時獲利頗豐,到宣統年間(1909~1911),已成澧城殷商。民國初,為擺脫官紳敲詐勒索,遷徙津市。張思泉到津後,以其雄資,插足金融界,開設;裕記錢莊;,印發麵額銅幣一串文紙幣(總額銀元20萬元),流通九澧一帶,既獲巨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思泉
  • 出生日期:1871年
  • 逝世日期:1931年
  • 原籍:澧縣
經歷介紹,人物事跡,

經歷介紹

幼學徒,及長,在澧州(今澧縣)北門經營乾泰昌花紗行。張精於經營,一時獲利頗豐,到宣統年間(1909~1911),已成澧城殷商。民國初,為擺脫官紳敲詐勒索,遷徙津市。張思泉到津後,以其雄資,插足金融界,開設"裕記錢莊",印發麵額銅幣一串文紙幣(總額銀元20萬元),流通九澧一帶,既獲巨利。其時,外商煤油入津傾銷,經營者獲利甚厚。民國11年(1922),張趁津市正大煤油公司歇業之機,即與美孚煤油漢口分公司簽定經銷契約,以先貨後款、按期結帳方法,在津市新碼頭正街開設"鎮大煤油公司",經銷美孚煤油及其副產品。張素重信譽,美孚漢口分公司先撥煤油20萬公斤,價值銀元40000多元。繼之。張充分利用津市地處九澧門戶,具備集散湘西北物資功能的地理特點,擴展經營,開設申昌,油行,收購桐油、棉花、苧麻等土特產品運銷漢口等地。為進一步增強其市場競爭能力,在津澧各縣市埠設經銷代辦網點67處,在漢口、長沙、大庸、慈利等地設莊,辦理收購、調運、囤積業務,以控制、壟斷市場。一時上往下來,購銷活躍。僅"鎮大"煤油一宗即年銷40萬公斤左右,獲利令眾商翹首。.

人物事跡

不幾年,張為津市首富,雄峙津澧商界。張思泉為人厚道,一向急公好義,廣結人緣,以取得對其資財的維繫。賀龍任澧州鎮守使時,張為免蹈疇昔受勒覆轍,圖其保護,與賀龍過從甚密,結成忘年交,賀稱張"二爹",張呼賀"雲卿"(賀龍孛雲卿)。民國17年(1928),南昌起義失敗後,賀龍由滬返湘西創建革命根據地,途經津市,派人找張借光洋3000元,擬購置槍枝彈藥。張慨然應允,連夜遣人送交賀龍。民國19年,賀龍率工農紅軍攻克津市,司令部即駐"鎮大"。"鎮大"所存煤油,全部拍賣,款項悉數交作紅軍經費。而紅軍對張家其他財產,卻無一損毀。張居津市期間,凡過往軍隊頻繁向津市索捐,與商會發生摩擦,或商會覺得款項巨大難以攤付時,張為息事寧境,總是慨然認捐以事調停。地方學堂經費短絀,津市當局開徵煤油特捐一項,張慷慨解囊,後外商託辭拒繳,張仍不改初衷,月月按期樂捐,襄助地方教育事業,嘗為人所稱道。民國20年(1931)7月28日,張思泉病逝,年60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