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震救災活動中,中國重汽向四川地震災區捐贈了價值1200萬元的灑水噴藥車、垃圾車、水泥攪拌車、工程自卸車,累計為災區捐款捐物1642萬元,成都分公司更是奔赴抗震救災一線,運送救災物資。平時,中國重汽積極贊助社會文體活動,向貧困地區的學校捐款捐物,他們還向濟南慈善總會捐款1000萬元,設立濟南慈善總會中國重汽集團分會,救助社會困難群體。
無論是工作中的一些“小事”、“細節”,還是勇擔責任的義舉,都體現出這樣一個事實:共同的理念、規範已深深植入重汽人的思想,成為大家統一行動的指南。
從“重汽速度”說起
中國重汽章丘發動機生產基地從開工建設到批量投產僅用了8個月時間;年產5萬輛重型汽車的商用車公司從施工到完成搬遷投產僅用了1年……重汽人創造了一系列令人稱奇的“重汽速度”。曾有人這樣評價這一現象:“中國重汽能在短時間內從瀕臨破產到做大做強,不僅僅是幾項自主創新的技術和現代化管理的結果,沒有為廣大員工廣泛接受、並已成為精神動力的企業文化,企業不會站得這樣高,走得這樣遠。”
看看重汽的文化手冊:
核心理念——— 科學發展、理性經營、精心操作、追求最佳效益。
企業宗旨——— 堅持以人為本,誠信中國重汽。
社會價值觀——— 用人品打造精品,用精品奉獻社會。
企業哲學——— 一步到位、步步到位。
行為理念——— 打響中國牌、唱響重汽歌、當好重汽人、造好重汽車……
和一些企業的文化僅僅停留在本本上不同,重汽的文化是在幾十年的發展中、特別是在重組前後多年的“驚濤駭浪”中實踐形成的,早已根深蒂固。
“用先進的企業文化統領企業管理重在‘以人為本’。”中國重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馬純濟曾這樣談起他對於企業文化的認識。
改革重組前,重汽遺留了大量歷史問題,在濟南創下計畫單列企業“欠稅、欠銀行利息、欠職工工資、欠繳養老保險”的“四個第一”。按照國務院的重組方案,重汽要將7萬人減到2萬人。在研究減員分流的黨委會議上,馬純濟動情地說:“我們要帶著感情分流職工,人員不能一推了之,工齡不能一賣了之,飯碗不能一砸了之。國有企業的職工為國家為企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職工上有老、下有小,有的一家人幾代都在重汽工作,我們要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
重汽在減員中對勞動模範、雙職工、殘疾人制定了16項分流政策,實現了減員分流職工的“軟著陸”;補足了退養退休職工的工資;籌措資金,補交了拖欠多年的養老保險金,使數千名退休職工納入了社會統籌。在重組初期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主動在上級規定基礎上把下崗職工每月人均生活補助由300元提高到500元。此後,根據企業效益的提高情況,相應增加職工收入,使在職員工人均年收入由重組前的不足1萬元
重汽的企業管理形成了以人為中心的“人本管理”特色。企業每項重大決策出台,都按照科學民主的決策程式進行,廣泛徵求意見,反覆進行評估論證。為切實保障職工權益,集團和下屬企業的領導班子定期向職代會和股東大會報告工作,工資調整方案、房屋分配方案等都要在職代會上通過,企業的重大決策都要通報職工聯席會,並通過職工代表傳達給廣大職工。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內部激勵約束機制,在職工收入普遍增長的情況下,制定19項措施,增加關鍵崗位的收入,使員工的才能儘量得到施展。
“優秀人才在黨內,優秀人才應當進入黨內”
“中國重汽有一個深刻的體會,努力發揮黨組織在企業發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是實現企業跨越式發展堅強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日前,在與媒體記者暢談中國重汽堅持改革創新、振興民族重卡業的體會時,馬純濟頗有感觸地說。
新形勢下,中國重汽一直在探索如何建立黨委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的體制機制。他們的做法是,凡是涉及企業發展戰略、中長期發展規劃、生產經營方針、年度財務預決算、資產重組和資本運作、重大改革方案和重要管理制度制定、企業重要人事安排、內部機構設定調整等重要問題,以及涉及企業職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都要由黨委事先進行調研協商並提出意見和建議,然後提交股東會、董事會研究決定。集團公司和各下屬單位不斷完善黨組織參與決策的有關程式,堅持重大問題黨委事先集體研究,再由董事會、經理班子中的黨委成員向相關會議提出黨委的意見和建議,經會議討論後作出決策,保證各級黨委有效參與企業重大問題決策、發揮政治核心作用。“優秀人才在黨內,優秀人才應當進入黨內”。中國重汽重點培養吸收優秀專業技術人員、生產經營一線優秀職工特別是優秀青年職工入黨,把符合條件的重要崗位上的骨幹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的排頭兵,使黨員成為企業最優秀的人才中國重汽兩萬名職工中黨員有6000多人,在質量攻關、技術進步、自主創新、專利申報、節能增效等工作中,黨員的參與率達到90%以上。
“親人服務”讓重汽車一路平安
在重汽還聽到這樣一則故事:一天晚上,重汽西安銷售公司格爾木經營部突然接到求援電話,一輛斯太爾汽車在青藏公路唐古拉山口出現故障。唐古拉山口海拔5300多米,地形複雜、氣候惡劣,時間稍久司機就有生命危險。情況危急,服務站人員帶齊備件立即就上路了。唐古拉山距離格爾木市800公里,道路險峻,一路上,兩名維修人員相互鼓勵,克服困意。汽車越接近唐古拉山口,高原反應越嚴重,他們呼吸困難,口乾舌燥。經過22小時的跋涉,兩人終於到達了現場。3個多小時的艱苦作業後,車終於在一陣轟鳴中啟動了。看著眼前兩個一身積雪、滿臉青灰、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的服務人員,司機感動得熱淚直流。
這就是中國重汽的“親人服務”。他們在全國第一家註冊了“親人服務”品牌標誌,重新組建了售後服務中心,開通了24小時服務電話,提出“車在用戶心中,更在親人手中”的服務理念和“用戶第一、質量第一、信譽第一”的宗旨,以“親情服務、主動服務、及時服務、終身服務”達到讓用戶滿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