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從周

張從周(1917.8—1988.2),名學禮,字從周,筆名張荒,男,漢族,1917年8月5日出生於山東省榮成縣一個貧農家庭。中國科學院枝術科學部原副主任,1988年2月4日,在北京逝世,終年71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從周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17年8月
  • 逝世日期:1988年2月4日
  • 性別:男
人物生平
張從周(1917.8—1988.2),名學禮,字從周,筆名張荒,男,漢族,1917年8月5日出生於山東省榮成縣一個貧農家庭。
7歲時,進本村國小和縣立第六國小讀書。在啟蒙老師共產黨員曹漫之的影響和教育下,思想進步,追求真理,政治上成熟較快。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參加抗日救國運動,從事黨的學運工作。1933年7月,由曹漫之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他不畏艱險,不怕犧牲,積極宣傳馬列主義,發展黨的組織。在榮成地區發動農民、漁民、鹽民,組織起抗債團和搶鹽隊,開展抗租、抗債、抗捐鬥爭。1935年,他組織領導了膠東著名的“一·一四”革命武裝暴動。暴動失敗後,他盡全力保存黨組織,在白色恐怖下繼續堅持鬥爭,為膠東地區黨組織的發展、壯大,為抗日局面的形成做出貢獻。抗日戰爭時期,任膠東遊擊隊隊長兼指導員、山東人民抗日救國軍三軍三路指揮部宣傳股長、中共山東特委保衛局科長、秘書處處長、兵工廠廠長兼政委、中共北海地委委員、社會部部長兼公安局局長、中共膠濟鐵路工委書記、中共南海地委委員、城工部長兼鐵路支隊政委等職。1938年2月,張從周率領游擊隊加入八路軍。期間,反掃蕩鬥爭十分頻繁與殘酷,形勢異常險惡,張從周浴血奮戰,每次都勝利地完成任務。張從周是中國共產黨在膠東地區兵器工業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在山東人民抗日鬥爭史上,寫下光輝一頁。解放戰爭時期,奉命奔赴東北通化,參加開闢鞏固東北革命根據地。歷任中共通化地委委員、公安處長、中共通化縣市(通化市縣合署辦公)委委員、通化縣市民主政府縣長等職。
1946年2月,張從周參與組織領導粉碎國民黨反動派勾結日本關東軍殘部萬餘人的“二·三反革命大暴亂”,為挫敗國民黨反動派勾結日本殘餘勢力企圖在通化成立“中日聯合政府”的陰謀,保衛新生的人民政權起到一定作用。平息“二·三反革命暴亂”後,張從周遵照縣市委決定,在建立新生人民政權的同時,加強地方武裝建設,多次親臨通化軍分區、軍政大學、通化炮校,抽調一批骨幹充實縣市大隊和區中隊力量,提高通化縣大隊的戰鬥力。根據東北局“關於在國軍控制地區內,在接收偽政權,建立民主政權,組建地方武裝,進行剿匪,安定社會秩序的同時,要發動組織民眾開展反好清算和減租減息鬥爭”的指示,領導全縣市人民,廣泛地開展反奸清算和減租減息鬥爭,打擊城鄉漢奸惡薪的囂張氣焰,保護人民民眾的利益。3月6日至30日,通化縣第一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召開,張從周當選為通化縣市民主政府縣市長。9月,國民黨集中5個師的兵力,向臨江發動4次大規模的進攻,東北民主聯軍開始舉世聞名的“臨江保衛戰”。10月30日,縣市委、縣市民主政府帶領全縣黨政機關幹部和縣大隊,分東西兩路戰略轉移。張從周帶領宣傳部等機關幹部、部分武裝,向通化縣西部桓仁、輯安接壤邊緣地帶轉移。由於國民黨軍大舉進犯,根據地不斷縮小,條件十分艱苦。1947年5月22日,東北民主聯軍取得“四保臨江”戰役勝利,通化第二次解放。24日,縣市民主政府召開2000餘人大會,張從周代表縣市委、縣市民主政府號召全縣市各族人民將革命進行到底。張從周在領導全縣人民進行各項恢復工作、醫治戰爭創傷的同時,領導廣大人民民眾開展轟轟烈烈的土地改革運動。8月,張從周調遼寧二地委任地委委員、社會部長兼公安處長。1988年2月4日,在北京逝世,終年71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