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街

張居正街

張居正街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東部,是一條具有文化旅遊特點的街道。為了紀念張居正,位於荊州城賓陽門和小東門間取名為張居正街。

也被稱為張居正旅遊步行街。

基本介紹

結構,景觀,歷史,特色,

結構

位於今湖北省荊州市古城東大門內。
張居正街 湖北荊州市
張居正街起於東門城樓賓陽樓,止於屈原路成豐天橋。長約一公里,其中東段為青石板路。
荊州古城一條以張居正命名的街巷由來已久,顧名思義張居正故居就在這條街道上。由於歷史原因,其故居毀於戰亂。為了給後人提供緬懷、紀念張居正的場所,荊州市決定重建張居正故居。

景觀

平整的青石板路,統一的灰白色牆面、淺藍色店門,豐富多彩的文化牆。
街面寬敞,牆面乾淨,古樸統一的店招增添了無限韻味,眾多市民踏著剛灑過水的街道細細地觀看和諧文明長廊,一副和諧安寧之景。
據荊州城區東城街辦,張居正西街作為拆違整治重點路段,按照“創衛”要求,依靠社區廣大幹部民眾的力量,共拆除該街道違章建築房屋88戶,違章面積1760平方米,拆除違章招牌、遮陽棚127家1439平方米。投入建設資金650萬元,硬化主幹道和人行道近11000平方米,清洗粉刷牆面24000平方米。結合荊州楚文化特色,用青銅瓦、古樸店招、仿古文化牆等古代建築形式來體現張居正街的特色,讓張居正街成為悠遠楚文化的一個縮影,社區環境面貌明顯改善,居民生活質量和居住環境得到明顯提升。兩邊牆面上的文化長廊採用“一古一今”對照的形式展出,成了張居正街向世人展示的精緻名片。

歷史

清光緒三年刊印的蒯正昌等人修纂的《續修江陵縣誌》中有一幅當時的荊州府城圖圖中標明“大書院即張相舊府”的建築,就是張居正故居,當在現荊州城的東北部。位於荊州古城大東門與新東門出口之間的原江陵碑苑(現改名“張居正故居”)的所在,是“東都統”所在地,而非張居正故居。
江陵縣誌 張居正故居江陵縣誌 張居正故居
已故荊州文化老人朱翰昆曾根據《江陵縣誌》和走訪調查資料,對張居正故居作如下記述:“張居正的太師府在東城東北部,清代東都統衙門即在其前,門前照壁就留基腳,為白石砌成,直到解放後才拆除。民國初年在其地植漆樹林,三十年代初建一小型飛機場,今則為荊州東部和兩旁樓房所建占。”(見荊州行署地方志辦公室編印、朱翰昆著《荊楚研究札記》第242頁。)
張居正是明代末期的宰相、改革家、政治家。其在位時,圍繞著財政經濟問題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軍事建設、水利建設、金融管理、糧食儲存和官吏升遷罷免進舉制度的改革等,被稱為我國古代六大改革家之一。張居正旅遊景區規劃建於荊州古城內,以古城主要景點東門寅賓樓和張居正街(張居正故居遺址)為核心。規劃用地12公頃。張居正街與荊州古城賓陽樓(東門)相連,是中外遊客遊覽賓陽樓景點的必經之地。東端300米長的街道建築已基本恢復形成明清建築風格,但尚需改造完善。西面鐘鼓樓街段長1000米,現已全部騰遷。

特色

荊州城區在張居正街北側的2個街區集中了大約60%的著名小吃。所謂民以食為天,小吃攤點的集中也反映了居民的消費習慣。在早餐方面,從粉麵包子和鍋貼的統計上反映,最受歡迎的攤點店面高度集中在張居正街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