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蘭村

清初,一說為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張姓建村於野蘭盛開處,故命名張家蘭村。後有于姓自上碾頭村、楊姓從石劍村遷此定居。 張家蘭村位於海陽市中部偏西,朱吳鎮西南部,地處東經121°02′,北緯36°51′。東與上碾頭村為鄰,西南與鎖子前村相連,東南與下碾頭村交界,北與湖河頭村接壤。隸屬朱吳鎮。距鎮政府駐地7公里,距市政府駐地20公里。全村轄區面積約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7.3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花生、蔬菜等。2002年,全村有101戶,265人。有張、於、楊等姓,均為漢族,其中於姓人口較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張家蘭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面積:1 km
  • 人口數量:265人
大事記,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組織建設,

大事記

1941年本村解放。 1953年成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1993年在村西挖大口井1個,蓄水量2000立方米。 1994年春修橋1座。

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50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363公斤,總產6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提高到549公斤,總產16萬公斤。 1998年冬,村黨支部、村委會發動民眾建櫻桃大棚9個,總面積3015平方米;簡易蔬菜大棚11個,總面積5336平方米。 2002年,全村第一產業總收入266萬元,其中農業200萬元,林業1萬元,畜牧養殖業63萬元,其它收入2萬元。 第二、三產業改革開放後,發展起工業、商業。2002年,第二、三產業總收入38萬元,其中工業20萬元,建築業5萬元,運輸業5萬元,商飲業5萬元,服務業3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1933年設私塾1所,執教塾師1名,學生5人。1949年以後,設立國小,學生20餘人。1995年,本村國小合併到湖河頭國小。自建國至2002年,全村共考取大中專院校的學生8人。 人民生活解放前,常年人均糧食不足百斤,靠糠菜充飢。建國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人均糧食100公斤。1975年,人均糧食提高到200公斤。2002年,人均糧食達到575公斤,人均存款餘額3000元,全村有各種運輸車35輛,機車11輛,電話22部,彩電34台,電冰櫃6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民住房主要是草房,住房擁擠。建國後,舊房逐年翻新為寬敞的瓦房。2002年,人均住房面積由建國前的7平方米,增加到25平方米。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1946年1月,於保善在夏澤村由孫作英、孫世輝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本村第一名黨員。同年,成立黨小組,於保新任組長。1947年3月,成立黨支部,時有黨員9名。2002年,有黨員23人。曾任村黨支部書記的有於保善、於良發、於保海、於保財、於保金、於春江、於春山、於春悅。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1年春,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9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6月,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12月,恢復大隊管委會。1984年5月,始設村民委員會,下設民兵、調解、民政、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於良發、於保財、於保海、於春江、於保金、於春義、於保貞、於春山、於春國、於春悅、楊國純。2002年4月起,於春悅再任村委會主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